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9-13王玲凤

天津教育·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小学

王玲凤

【摘  要】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要想学好数学,学生首先就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关键期,而且新课标也要求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逻辑思维能力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主动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发展。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3-0026-02

【Abstract】Mathematics itself is a subject with strong logic and abstraction. To learn mathematics well, students must first have a certain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Elementary school is a critical period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good thinking habits, and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requir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nd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bilities. Therefor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think about the method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guide students to further development. Only in this way can students truly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mathematic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切实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师就需要从教学方法出发,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思维始终保持着活跃的状态。传统的讲授法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这一需求,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这样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要想培養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思维能力还没有有效培养起来时,学习数学是较为吃力的,此时若没有有效地疏导,学生就很容易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这样数学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师需要思考怎样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负担,让学生愿意主动去思考数学问题,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小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并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多数情况下学生都只是将学习数学当作一项教师、家长的要求来完成的,此时学习是为了让教师、家长满意。这种外驱力并不能够真正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自然也就不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采用趣味情境创设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思维能够更加活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在游戏中学生思维是活跃的,心情是愉悦的,学习速度以及思考速度都是很快的,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正好满足小学生的需求,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在选择游戏情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控制游戏的难度以及环节,保证游戏可以顺利开展。低年级小学生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教师选择的游戏难度要适当,环节要简单,这样才能够保证游戏情境可以创设顺利。以“表内乘法”为例,教师可以设计“拍七令”的游戏,有关乘法的知识本身就需要学生牢牢掌握。“拍七令”指的是数到7或者7的倍数就不说出来,而是采取拍手或者拍下一个人的方式。通过此类游戏,学生一方面对于7以内的乘法会产生更清楚的认知,另一方面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活跃的状态,这种状态会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其思维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因此教师采取的游戏要具备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简易方程”的教学时,方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难点,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点,为此,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教学重难点设计寻找未知数的游戏。教师整理出一些应用题,让学生以龙摆尾的形式一个一个地回答未知数是谁。在此游戏过程中,学生阅读分析题目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

二、组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弱,若教师仅靠言语讲授新知,并不能够保证学生可以完全理解数学知识,而数学的重点主要就是其概念以及使用方法,若能够掌握这一核心内容,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升。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首先,教师可以模拟生活场景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数学本身就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创设实践教学活动,能使学生在进行实践时其思维更加活跃,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有所提升。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还原商店购物的场景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准备相应的价签与物品,为了调动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可以将这些物品当作奖励发给学生。教师需要准备相应的假的人民币,给每名学生发两元钱,但是物品的价钱需要呈现出几元几角几分的形式,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元、角、分的单位换算,然后让学生五人一组轮流到台前挑选自己想要的物品,并且只能买一种物品,教师当售货员,学生自己需要计算出应找零多少元。若学生计算正确,就将物品当作奖励赠给学生;若是计算错误,则要扣除相应的人民币。在这个实践活动的过程当中,学生对于实践的知识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与印象,并且会在实践中了解到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了解数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此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升。

三、运用启发提问,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就需要保证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并且在思考中得到有效提升。为此,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以此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保证提出的问题具备启发性,避免一些假大空的问题,保证问题的有效性才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借助启发性问题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垂直与平行》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若是将一张白纸的面无限地扩大,是什么样子的?在无限大的面上出现两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会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进行思考,在经过充分的思考后,学生在头脑中就会自主地建立思维结构。其次,教师可以将启发性问题应用在课后作业中,优化课后作业的结构,合理安排问题的顺序,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同时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学生未来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达到理想的培养效果,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可以创设趣味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其次要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最后可以设计启发性问题,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同时也要优化课后作业的结构,重点强调其中的逻辑性,利用课后时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雷萍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36).

[2]陈文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

[3]刘海萍.挖掘教材价值  培育数学思维之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20(19).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