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成因及预警方法的探讨

2021-09-13胡海洋李志壮

教育界·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研究探索预警系统心理健康

胡海洋 李志壮

【摘要】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自身因素。及时发现校内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学生,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每个中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文章围绕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的主题,探讨了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成因及可行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

【关键词】心理健康;预警系统;研究探索

一、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成因的探讨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发生率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苏州市七千多名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其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高达20%;在这20%的学生群体中,具有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症状的学生占30%左右。还有学者开展了全国性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平均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有心理疾病,幻想过自杀,离开世界;而考虑过自杀以及做过自杀计划的学生占样本总数的6%。所以,当前中小学生自杀问题成为较为严峻的事实,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上述各项研究工作都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有关联。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等12部门于2019年12月印发了《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要求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等应注重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和组织优势,加强对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群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落实传播各种专业、全面的心理健康常识,关注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受到相关影响的儿童青少年群体,并落实制定完善的方案,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问题是导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家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家长对学生的教养手段,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学生是否处在单亲家庭,学生为农村家庭还是城市家庭,学生是否为留守学生等对学生心理有或多或少的影响。齐平等人针对家庭问题所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指出对于处于高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其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手段有着密切联系,并且呈现出高度相关性。良好的家庭环境会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应善于和学生交流沟通,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促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温暖和关爱,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健康的性格与态度。如果家长和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其发展[2-3]。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压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體育运动等。过大的学习压力会使中学生身心超负荷运转,极易导致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无亲密朋友的学生,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显著增强[4-5]。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和学生交流沟通,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如果教师未能和学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甚至对学生不信任,不理解,很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和压抑心理,甚至发生攻击行为。因此,要想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提升学习效率,具备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教师应注重开展体育活动,让学生踊跃参加,使学生在实际参与各项活动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培养运动精神、坚强意志以及乐观的性格,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不放弃,善于克服困难,最终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6]。

综上所述,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家庭问题、学习压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体育运动等,学校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干预。

二、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的探讨

当前中小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较为严峻的事实。及时发现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学生进而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对于每所中小学而言至关重要。所以,找出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及时对学生心理健康隐患进行预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是挑选出那些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的一种机制。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状况、行为模式等现象进行解读和剖析,预测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趋势,针对心理健康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发出警示信号,提醒相关教师和家长采取防范措施来帮助学生有效防范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预警系统是解决学校心理教师数量少、精力有限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非常有必要的。该系统可以代替心理健康教师,监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对心理健康存在隐患的学生进行预警。

心理健康预警主要针对的是以下几类学生:

(1)存在明显受挫情况的学生,如人际关系矛盾、家庭变故、成绩重大滑坡、早恋失恋等;

(2)日常明显表现出情绪低落的学生;

(3)性格过于内向、孤僻,几乎不与同学交往的学生;

(4)家庭情况过于贫穷的学生;

(5)长期存在睡眠障碍的学生;

(6)家庭亲友中有自杀倾向者或有自杀史的学生。

现有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家校配合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与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

基于家校配合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是一个以学校为核心,个体、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整体预警模式。从各部分所处的地位及其所起的作用看,学校是主导,个体是中心,家庭是基础,社会是补充[7]。该种预警方法要求在学校层面,应做到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通报,早评估,力争及时发现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危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把握学生的整体健康状况及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2)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随时掌握高危个体的心理状况;

(3)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录入制度,将全校有心理健康危机倾向的学生录入其中,进行动态管理;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反馈制度,学校心理咨询室及时将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中的学生名单反馈给年级组以及学校的主管领导。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是一种基于家校配合,并应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改进和升级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基于该种方法,学校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起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通过网络建立起大数据共享平台,以完善学校内部的心理档案数据库,并可以根据社交平台等系统,对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揭示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学生进行预警[8]。另一方面,学校可以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记录学生的日常行为数据,从而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量化分析模型,通过心理健康量化分析,找出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学生,并且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干预。

此外,考虑到父母对学生的教养方式,学生与父母的关系,学生是否处在单亲家庭,学生为农村家庭还是城市家庭,学生是否为留守学生,学习压力,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体育运动,性别,年龄,业余爱好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学校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学生的上述数据,使用神经网络模型、决策树等算法,对学生的各项基本属性及心理健康數据进行建模,找到学生各项指标数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关系与规律,然后对学生心理健康危机的发生进行动态预测。

总之,各中学应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灵活应用适合本学校实际情况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方法并对其进行落实,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齐平,陈凤灵,王志超,等.高一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5(02):190-193.

吴晔,成民铎.体育活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03):110-111.

徐立峰,卢卫斌.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1):76-79.

洪忻,梁亚琼,王志勇,等.南京中学生体力活动现况及其与抑郁症状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2):1059-1061.

元文娟,晏杰.决策树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24(11):230-234.

林淑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7, (01): 86-90.

茹红忠.构建中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J].教育科学论坛,2012(03):61-63.

王冰.基于大数据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预警机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29(14):299.

猜你喜欢

研究探索预警系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一种基于CNN迁移学习的井下烟、火智能感知预警系统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桥、隧安全防范声光预警系统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