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课堂生成科学素养
2021-09-13花晶晶
花晶晶
【摘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辅相成。在高中历史的课堂上,要确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抓住合适的时机适时渗入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和国际视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努力。
【关键词】历史课堂; 科学素养;科学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国家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点上,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胜利在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景明朗。千秋大业,人才为本。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以来,在学科界定上,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特征差异明显,教育中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自身的学科素养如时空、史料、史观等,常常被固化地认为与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相距甚远,尤其在学习中国古代史部分,似乎与诞生自近代的自然科学关系更不大。实际上,科学的理论、成果都有其历史渊源,科学本身亦会成为历史。中国古代科技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力量更能够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在新时代经济社会中,新一代具备科学素养更能适应发展的新变化,甚至能创新科技进步新成果。
科学素养内涵丰富,且随着科研发展而变化,目前其主要内容主要参考美国米勒体系,把科学核心素养定义为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是对科学的深入、细致的理解[1]。一直以来我们比较注重“器物”的教育,侧重科学与技术本身,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也不够广博。实际上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学生在面对各种科学观时,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基本的选择。而且,忽视人文学科教育,只是培养了具有专门知识或某种职业技能的人,不能造就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更加难以获得较大的科学成就。卓越的科学家往往都有很高的人文素养。爱因斯坦说过“通过专业的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同学们熟悉的王选在“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抉择”中就展现了科技工作者精彩的语言魅力和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奉献的情怀。真正的人文主义也不排斥科学,能理解科学的价值。在人文主义弘扬的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狄德罗把“百科全书编纂者”召集在一起,以科学为武器向宗教观念和封建思想宣战,推动了思想解放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了国民素质,为18世纪法国的工业起步奠基。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可以借助科技史相关内容,在古代科学成就特别是科学精神方面培养科学素养。
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历史学家傅斯年先生说“史学的对象是史料, 不是文词, 不是伦理, 不是神学,并且不是社会学。”[2]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实事求是是其最基本的学科精神,它的主要研究资料就是史料。从希罗多德,到司马迁,到近代梁启超,再到现代谭其骧等等,古今中外历史上很多历史学家历经辛苦,在对于史料的质疑、考证、去伪存真等方面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留下的浩瀚的史学巨著有时候往往是“历经几代甚至是更多世代学者群体的辛勤劳动和汗水心血。”所以我们要怀着敬畏崇敬之心,认真研读。如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说到,“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遗存。”[3]教师要与学生解释,为什么是“可能”?这是因为二里头虽然有宫殿的遗址,但是没有出土文字证明,而殷墟就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这正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素养的好时机。我们的学生是看着穿越和玄幻题材的文艺作品成长的,有时候难免有一些异想天开、天马行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特别需要通过各个史料实证来培育。
二、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和国际视野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新增了“辽夏金元的统治”,意在明确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宋元文化科技是古代文化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科技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宋元时期少数民族的建筑成就典型卓越,如山西应县木塔、金时期的卢沟桥和元大都等。可引导学生关注在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请,通过蒙古族长调民歌、藏戏等少数民族特色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民族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体会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性,能富于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并主动传播传统文化。
在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脚步,列强以抢盗骗等手段致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教师要引导学关注重大国宝的海外情况、现代追寻文物回归的主要事件,培养学生家国意识和正确的国家视野。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的隋唐科技部分就呈现了一则史料,介绍了世界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金刚经》卷子,并介绍了她的发现和现存状况。在此,对于无数国家宝藏的正确态度以及如何评价斯坦因等此类人物就是个恰当的教育机会,也更能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历史观
乡土历史资源是直接架构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能够加强学习历史的亲近熟悉感和实践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历史教学的宽度,丰富教学内涵;更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要挖掘地方人物资源,以此来保存历史文化遗产并传承精神文化价值,可以用名人故事来展现他们的精神;要将历史名人精神与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相结合,在有限的课堂上以追寻名人成长轨迹、探究名人核心思想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
明清科技部分,笔者当地明代徐霞客的历史人物故事非常典型。徐霞客真正朴实真诚地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理想,他出行的目的不仅仅是登临览胜,其观察记述的满是科学和智慧。“天下奇人”“天下奇书”, 徐霞客的价值也越来越被普遍承认。2011年开始,每年的5月19日,即《徐霞客游记》的开篇之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另外,纪念其诞辰的活动兼霞客研究热持续高涨,在乡土历史课堂上,很多学校要讲其人和其书。 徐霞客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游记作家,1586年生于江阴马镇南旸岐人,22岁时在母亲和新婚妻子的支持下开始出行,直至1641年去世,34年中几乎年年出游。他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的名山大川,后人评价说汉代张骞通西域、唐代玄奘西行都是奉皇命,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而徐霞客是自费出行,餐风咽露、跋涉山川,“不惮虎狼”,忍受穷困饥寒,和孤寂相伴,被称为“千古奇人”。尤其是晚年历时四年的西南之旅,在路遇强盗、身体受伤、好友病死、伙伴卷走行李和旅费的情况下,徐霞客依然带病坚持他的出行,特别是对西南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的度量、探索,凭借丰富经验,他依靠目测步量对岩溶洞探究并做了详尽叙述,早于西方学者一百多年。徐霞客还特别注意文字记述,在30多年的野外生活中,不论客观条件如何艰苦,他总要记述当日经历,至今60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涉及自然、史学、社会、旅游等多个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被称为“天下奇书”。
徐霞客故事中,他的母亲王氏有重要的影响力。徐霞客非常孝顺,古人“父母在不远游”,她却鼓励儿子远游,是因为明白儿子的理想志趣,她还制作了一顶远游冠给儿子,助他远行。“奇书”《徐霞客游记》自1776年刊行以来,“依据的都是一个祖本:李介立本。徐霞客的这个不姓徐的儿子, 是寻访、收集、整理《游记》稿本, 使之得以流传下来的关键人物”[4],李介立与徐家的故事、游记的整理和传承也是有趣味和重要的历史故事。
乡土历史文化是学生成长的环境,通过学习了解可以加深对家乡的热爱。教师不仅要依靠课堂,更要依托学生的亲身实践、调查、比较、汇报等,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同,将来为家乡、为祖国服务,逐渐建构家国情怀。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中的优良家风是一种文化,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应该说,最好的传承是文化传承,可以化作民族文化的基因绵延不息。
我国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教兴国是战略之一,必定需要与之相应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理论和国民基础。在历史的课堂上,我们要确立全面发展的理念,抓住合适的时机采取有效措施,适时渗入科学素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坚.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整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S1):61-65.
[2]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外历史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周宁霞.徐霞客家庭悲剧索隐(增补稿) —解析一个累世谜团[J].河池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