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2021-09-13王宁宁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有效性小学语文

王宁宁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最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本文就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提高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尝试先学后教模式

预习是教学环节中的首要环节,通过高效率的预习学习活动,学生能够对课堂的教学内容产生初步的认知,为后续学习打下相应的基础,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二、条件引导提取思维导图信息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打造高效的阅读课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创新性地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融入学生的文章阅读过程中。思维导图的关键条件以板书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关键词信息更加系统化且具有针对性地完成阅读与思维导图的制作。

三、创造有效的语文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营造有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在学习中感到放松,能够更好地写作和学习。通过认真观察生活,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把生活中看到的内容通过作文表现出来,要突出真实性。同时,语文教师要使学生感到学习中的自由,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情感教育,对生活有一种真实的感受,在写作的时候不要太做作,自由地生活,还要自由地表达。

四、作业分层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学生能够切实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自身语文能力的发展,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个性引起重视,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好作业的分层工作。

例如在文言文《囊萤夜读》这一课的课后作业布置阶段,考虑到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于是按照学生的实际语文学习水平进行了语文作业的分层活动。在作业分层模式下,部分学生的作业内容偏向基础巩固,而部分学生则更偏向于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进阶方向,但作业内容之于学生而言都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思考才能完成,使学生能够切实地在作业过程中巩固自身对文章的理解,并且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

五、拓宽视野,融合课外教学资源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还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融合课外教学资源,达到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目的。虽然小学语文教材选录的文章有着较高的教育价值,但其内容毕竟有限,且无法实现“以点带面”的效果,对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知识视野有一定的限制。小学语文教学不应在“深度”方面要求太多,而需要在“广度”方面有所拓展。所以应适当结合教材内容,融入课外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更多知识。

六、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其独立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叶宗平.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1):10.

[2]尹静静.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學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性[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9):63.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有效性小学语文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效益最大化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