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021-09-13陶云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陶云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促進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升华,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本文依托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分析,希望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

一、依托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还处于发展阶段,教师除了要教授他们学科知识以外,还要让他们通过传统文化学习,开阔自身视野、建立良好思想素质、提高语文应用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所以语文教育既属于德育教育又属于文化教育,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需要将传统文化与学习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获取宝贵精神财富。

二、依托小学语文教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一)将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相融合

教师可以根据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将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可以潜移默化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课文《精卫填海》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读顺古文、读出适当的节奏和停顿,感受古文的语言特点,探究精卫鸟的精神内涵,感受至死不屈斗争精神和顽强毅力。在这篇文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播放有关于精卫填海的小视频,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我国古代神话和山海经这部书,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中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僻字的读音,让学生根据多媒体播放的韵律进行抑扬顿挫的朗读课文,从中感受古文的奇妙之处。另外,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精卫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后来把精卫鸟作为什么象征?学生们经过讨论,教师总结出精卫具有无畏艰险、坚持不懈、顽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后来人们把精卫鸟象征力量虽微弱,但斗志却坚强的人,由此教师延伸中华民族必然要有这样的精神力量,华夏子孙要有坚强不屈、无畏艰险的生命力,让学生从学习中升起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组织多种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课堂学习目标有效组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短视频,让学生来感受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抢夺行为,其次通过品读课文来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可以开展“我是小小书法家”活动,让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并让大家一起探讨,有利于让学生养成分析汉字、归类书写的好习惯。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要想小学语文课堂上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首先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适合于本班级的教学方法,将学习内容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不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小活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地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汪旦旦)

参考文献:

[1]许卓蔚. 文化自信视域下小学语文诵读教学探讨[J]. 教师博览,2020,10(33):33-34.

[2]郭乐静. 统编小学《语文》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教学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2):56-58.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方法小学语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