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题型教学方法探析

2021-09-13柳絮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七选五阅读理解题型

柳絮

[摘   要]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题型是近年来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常见题,也是令不少学生失分严重的疑难题型,文章分析了“七选五”题型的历史渊源、考查目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这一题型的教学技巧和解答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题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4-0033-02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题型是近年来出现的辨识度较高的新题型,它较好地体现了“突出语篇、强调运用、注重交际”的命题思路,在选项设置中给出的错误选项的干扰性和关联性较强。学生单靠题海战术已不能跟上解题新形势,亟须英语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一、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及“七选五”题型的历史渊源

(一)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是高中生外语素养提升的重要阶段,英语教学既能满足學生情感、心智、升学、就业、成长的需求,也能为新时代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语言支撑。高中英语课需要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语感,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精读、略读、猜测词义、推理判断的能力。英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突出表现在此题型在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分值占比上。高考英语全国卷总分值为150分,近几年阅读部分就占26.7%。这只是表面的分值统计,高考试卷中其他题型对于考生的阅读理解技能也有一定要求。

(二)“七选五”题型的历史渊源

“七选五”题型在较大范围内的推广始见于2007年,当时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在英语科目中推出全新的题型——“七选五”阅读理解题,按照题目考查的形式又称为“补全短文”。此题型先给出一篇短文,但在文章的局部空置五个句子,要求学生从既定的七个选项中一一对应地选出契合文意的句子,剩下的两句则为干扰项。由于英文文章中多使用主题段和主题句,各个段落之间通常由承上启下的有连接作用的词句连接,以使得文通句顺。只有把握住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这是“七选五”题型的解答依据。这一题型对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考查较多,使有的学生单纯地从句子层面去理解和掌握词汇意义及语法结构变得较困难,必须从整篇文章的角度体会句子或段落的前后衔接与连贯性,从而对篇章大意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有整体的把握。“七选五”题型自被引入高考试卷之后,对广大考生的英语水平有了较高的要求,一部分学生答题时存在较多困惑,笔者查询资料及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可知,有的学生答题正确率低于50%。

二、“七选五”题型的考查目的和特点

(一)“七选五”题型的考查目的

《高考考试大纲与说明》中指出,选用“七选五”题型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容和结构及上下文逻辑关系的理解与掌握。所以,这一题型提升了以往的阅读理解题型对于阅读速度、文章要义和具体内容的要求,需要学生掌握整篇文章的写作意图、主要观点、结构脉络,不能再割裂地、片面地按图索骥式地答题,而应该注重对一致性、连贯性等语段特征有深刻的理解。

(二)“七选五”题型的特点

从词汇量来说,这类题型中的短文一般含270~300单词,其中正文单词240个左右,A~G选项单词60个左右;从短文文体来看,一般为说明文,文章结构多为先提出相关问题再解决问题,不在首段的首句设置空白待选项增大难度。全国卷自引入“七选五”题型后,极少出现记叙文或者议论文。仍以新课标卷(I卷)2011—2016年高考试卷为例,6年的短文都为说明文,这与完形填空多为记叙文形成较有效的补位;从选项内容来看,A~G选项在内容上都与短文密切相关,且一般是完整的一句话。若是小标题空则可能是句子也可能是短语或单词,同时,A~G选项一般按照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设置的空白部分有小标题空(在有小标题的文章中较为常见)、段首空、段中空、段尾空。设空时,两空选项之间一般距离,且一段一般只设置一空。

三、“七选五”题型的可行性教学技巧和解答方法

(一)“七选五”题型的可行性教学技巧

教师要想教学生解答“七选五”题型,归根结底要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以语篇分析推进阅读教学,将语篇当作整体,增强“语言即语篇”的意识,从宏观层面分析语篇体裁和结构、主旨,从微观层面分析句段关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1.理解标题,预测内容。对于有标题的“七选五”题型而言,文章标题一般潜藏着语篇的类型和行文风格,通过引导学生对标题进行分析,可以有效预测文章的整体主旨和中心思想,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形成阅读期待。经过这一步骤,学生可大致明白文体性质、语篇模式。

2.高屋建瓴,把握脉络。在理解标题、预测文本内容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一步解析文章的结构,看准段落和句子之间的衔接关系、逻辑思维的连贯性,理解作者表达的观点、主旨。

3.细读文本,辨析关系。衔接理论证明各种相关衔接手段的运用不但是谋篇作文的方法,也是学生对语篇深入理解的依据。教师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逻辑关联词罗列给学生,提高学生对于句与句之间关系的解读信心,进而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有连接功能的副词,在语境中剖析复现的和同现的词汇关系,以此甄别出隐蔽的逻辑关系。

4.紧抓词眼,破解意图。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词眼”,也就是关键词,在具体语境中剖析关键词的字面意思和阅读情感反应间的差距,反向推断出文章作者的行文态度和情感。

(二)“七选五”题型的解答方法

对“七选五”题型的解答一般离不开四步。首先,有标题读标题,无标题读首段以预测文本内容;其次,读A~G七个选项,找出关键词;再次,细读全文,敲定选项;最后,通读全文,对照文章检查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还是掌握具体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主要是“三猜三抓三查”。

1.三猜即对照A~G选项猜主旨、猜顺序、猜作用。“七选五”题型常被用来与完形填空题型比较,总体来看,“七选五”题型较完形填空的题量和选项都少,且A~G选项都是完整的句子,学生可以通过通读全文再合理猜测来解题。正因为句子有连贯性和完整性,学生可以据此及句子前后的标点符号来猜选项句在文章中的位序,根据作为文章标题和占据特定位置的选项句,还可以猜测文章大意。A~G选项是已经明确给出具体语词的,结合语句位置和标点符号,可以综合判断哪些是主题中心句、哪些是承上启下句、哪些是注释句。

2.三抓即通读文章抓首句、抓主题、抓形式。随着“七选五”题型考查频次变密,该题型要求学生注重对文章整体大意的理解,这突出表现在A~G选项的设置中必然有数项需学生在吃透全文文意的基础上才能选定。①抓首句,是因为首句多是开宗明义之句,借此可以窥见文章的全貌,判断文章的文体,进而领悟出文章的主旨。部分文章在考查学生时可能将选项设在首句,这时学生便可以通过通读文章,按照文章语篇整体性和一贯性原则,筛选与问题相关的词以找出主题句,进而了解文章大意。②抓主题,即抓主题中心句。按照行文布局的规律来看,一般开门见山和画龙点睛是英文文章最为常见的写作方法,全文的主题中心句因而多出现在第一段的末尾,有时末段的末尾也容易反溯出文章的主题。③抓形式,即略读全文抓文章的写作形式,在了解写作形式的基础上解题会事半功倍。

3.三查即在精读全文的基础上查全文内容、查遣词造句、查逻辑关系。一般在三猜、三抓后,对于A~G选项的对应位置,学生已有了具体的判断,这时候就要精读全文,把答案带到原文中对比遴选,清除干扰项。①查全文内容即检查选项填入后全文是否顺畅无碍、语义是否合理连贯、段落与句子之间是否无缝衔接且紧扣文章主题,文章主题是否明确。②查遣词造句即核查文章的语词是否能有效承接段落前后的写作思路,整篇文章的内容和逻辑性是否顺畅无碍,是否符合英语规范等。③查逻辑关系即通过阅读核查设空位置前后文是否语句通顺,上下衔接是否无矛盾,分析各段和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文章内容是否意思连贯,衔接是否顺畅无阻。如果文意连贯,逻辑合理,正确答案便可以确定,反之则是干扰项。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题型的考查目的和特点都启发高中教师树立语篇意识,转变传统的割裂式教学模式;重视高中阶段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并加强在语境里的理解和运用,使语义得到充分理解和传达;强化关联和衔接意识,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对于隐性衔接方法的掌握,如此才能正确解答“七选五”题型,提升答题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章燕芳.语篇衔接理論视域下高中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题型的实验研究:以福州第四十中学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8.

[2]  刘积顺.图式理论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题型中的应用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6.

[3]  瞿献锋.浅谈高考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解题技巧[J].英语教师,2016(2):112-114.

(责任编辑   谭斯陌)

猜你喜欢

七选五阅读理解题型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随机抽样题型“晒一晒”
探讨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英语“七选五”阅读理解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能力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