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9-13李旭飞

婚育与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

李旭飞

【摘 要】目的: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实施微创穿刺术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共抽取5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来源时间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获得患者完整资料后进行分析。分组方式结合实际开展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 =26,小骨窗开颅术)与观察组(n =26,微创穿刺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状态、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偏瘫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偏低(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偏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瘫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实施微创穿刺术治疗后,可促使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缓解疼痛程度,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关键词】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小骨窗开颅术;神经功能

在临床神经系统疾病中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较高,主要集中在基底结区,是一种因高血压疾病引发脑实质内出血疾病,其中动脉硬化人群发病率较高,症状严重者会引发死亡,必须予以早期有效治疗方式进行预防[1]。据相关研究报道显示,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最佳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包括小骨窗开颅术以及微创穿刺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神经系统,缓解病情[2]。然而小骨窗开颅术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多,影响患者预后,延长患者康复时间[3]。鉴于此,本研究共抽取5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来源时间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实施微创穿刺术治疗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共抽取5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例,来源时间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获得患者完整资料后进行分析。分组方式结合实际开展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26,小骨窗开颅术)与观察组(n=26,微创穿刺术),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50岁~63岁,平均年龄(57.86±6.34)岁;观察组,男18例,女8例,年龄50岁~63岁,平均年龄(58.22±7.41)岁。两组资料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血肿位置在基底节区;②经头颅CT确诊属于基底节区脑出血;③年龄>18岁;④无精神疾病或严重臟器功能损伤者;⑤经有关医务人员详细讲解后,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和血小板凝聚者;②属于继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者,分别包括:梗死后、脑肿瘤、血管异常(海绵状血管瘤、动脉瘤以及动静脉畸形);③存在精神疾病者;④原发性脑室内出血。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小骨窗开颅术具体操作如下,对患者开展全麻处理,随后将颞部定位手术切口位置,长度控制在5cm左右。钻一骨孔,将骨孔扩大为直径3cm至4cm窗口,在颞中回入路一直到血肿腔内。在直视情况下开展血肿清除工作,整个清除过程保持动作缓慢,避免出现清除不彻底事件发生,引起颅内压快速下降。随后对血肿位置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未存在活动出血后再留置引流管。手术治疗后2h实施头颅CT检查,观察并分析患者血肿状况,血肿>15ml,则予以尿激酶,开放引流2h~4h后再实施头颅CT检查,拔针指标血肿10%以下。

1.2.2 观察组 微创穿刺术具体操作如下,手术治疗前指导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如:血压检测以及心电监护等。开展头颅CT扫描,分析患者发生血肿状况,设计手术治疗方案,将最大层面血肿作为术中靶点,确定穿刺点、穿刺针长度以及穿刺方面。术中完善各项医疗用具,随后把穿刺针置于电钻头行穿刺。首次抽取10ml~40ml血量,根据具体状况而定。随后对血肿位置采用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留置引流管4h,结合头颅CT检查结果以及引流状况予以患者尿激酶,拔针指标血肿块清除90%左右,术后加压包扎创面。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分:角色受限、躯体疼痛、生命活力、感情因素、社交能力、精神健康、总体健康和活动能力,每项评分为100分,分值高低与患者个人生活质量好坏呈正比关系。

1.3.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分,总分值42分,分值越高视为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

1.3.3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利用视觉疼痛评分表(VAS)评估,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

1.3.4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偏瘫恢复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NIHSS偏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对比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偏低(P<0.05),见表3。

2.4 两组偏瘫恢复及住院时间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偏瘫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据有关研究报道指出,高血压疾病会引发基底节区脑出血,增加患者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对人体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4]。当出血后半小时便会产生颅内血肿,导致患者脑神经压迫,促使颅内压上升。国内有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证实,若为能够彻底清除血肿,其分解物具有神经毒性,促使患者病情恶化,影响预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头颅CT扫描后能够予以大量临床依据,对血肿扩大预后情况以及可能性进行预测[5]。所以,为了确保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治疗安全性,挽救患者生命,开展早期有效治疗方式意义重大。

当前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最佳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以往主要以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主,然而治疗后两种手术对患者造成创伤较大,但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性小于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因此在临床中使用更加广泛。但是,治疗后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对后期疗效造成影响,延长患者康复时间,为此临床决定探寻更有效治疗方式。随着国内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开始推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损害程度,改善预后。大部分研究报道均指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通过实施该手术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到改善,同时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組比较,观察组NIHSS偏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偏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偏瘫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微创穿刺引流术创口小,整个手术操作过程时间短,能够缓解患者内心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疗配合度;对患者正常脑组织功能造成损伤程度轻,预后良好。

总之,针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后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是可行的,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行并运用。

参考文献

[1] 白磊,陈晨,李军,等.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0(12):64-67.

[2] 张水昌.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中度脑出血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4):639-640.

[3] 石代乐,高继英,王鹏飞,等.血肿穿刺引流术在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9,32(6):55-57,65.

[4] 张寒,管义祥,陆正,等.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价值评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9):40-41.

[5] 王战英,夏辉,千超.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8,29(23):62-64.

[6] 贺中正,刘峰,王安生,等.两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基底节区中度脑出血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46(3):237-239.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干预效果
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听音乐可改善自律神经功能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变化及对预后的判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