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柿饼
2021-09-13
我园有一棵柿子树,起初,由于它种在角落里,没怎么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但随着我园开展对种植课程的研究,我们逐渐意识到自然资源对孩子的发展价值。于是,10月的一天,我特意带着中班孩子散步来到柿子树前。那时,树上不少柿子已经成熟了,孩子走近时,一个柿子正好掉落下来,孩子们都凑过去看,谈论起来:“这是西红柿。”“不对,这是柿子,我认识,我家有柿子树。”“我在超市里见过。”“柿子甜甜的,我吃过。”“树上的柿子能吃吗?”见孩子们对柿子那么感兴趣,我觉得这也许是一个引导他们探究的机会,于是将掉落在地上的几个柿子捡起来带回班里,投放在自然角。接下来几天,孩子们常常围着这些柿子闻一闻、摸一摸、捏一捏,還剥开皮看看。过了几天,我又带着孩子们去采摘了一些,有生的、有熟的,让他们继续观察。我本想让孩子品尝,但考虑到人们都说柿子性寒,不适合让孩子多吃,便没有组织品尝活动。为了丰富孩子的经验,我在阅读区投放了几本关于柿子的绘本,并在班里组织进行了一次集中阅读分享活动。绘本中一段关于柿饼的介绍让孩子们产生了好奇:什么是柿饼?是像南瓜饼那样的吗?是什么味道的?这时,我想到了我们正在研究的种植课程,对于这棵柿子树,孩子虽然未曾经历植树、照料,但如能参与收获和加工的过程,是不是能获得多样的体验,从中收获多方面的经验?我能不能带着孩子们做一做柿饼呢?尽管我自己对于做柿饼也是零经验,但这不正好能让我和孩子们一起经历探究的过程,收获成长吗?我向孩子们提出“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试试做柿饼”,孩子们果然很感兴趣。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参照绘本中的介绍及网上查来的资料,确定了基本步骤,开启了制作柿饼的初体验。我们了解到,做柿饼时要选尚未熟透的、有点硬的柿子,将其去皮后晾晒。去皮时,孩子们首先想到用手剥,可是马上发现给硬柿子剥皮很难,我便给他们提供了刨子,他们尽管不太会用,但都努力尝试。接下来是晾晒。孩子们照着绘本上的介绍把柿子放在竹匾里,搁在窗沿上,让柿子能吹风、晒太阳。然而,接下来几天阴雨绵绵,一周后,孩子们发现柿子上出现了一些黑点,旁边还长了一些“毛”,显然是腐烂、发霉了。第一批柿饼的制作失败了。孩子们没有气馁,还想再试一试。我鼓励孩子们向周围有经验的大人请教。幼儿园里负责养护果树的阿婆向孩子们传授经验:柿子要挂起来晾晒。考虑到既要晒到太阳,又不能被雨淋,还要让孩子观察到,我们将柿子挂在了走廊里。为了不影响通行,柿子挂得有点高,孩子们就需要仰着头观察了,有些费劲。一周后,孩子们观察到柿子变小了一点,表面出现了一些“皱纹”;又过了几天,柿子似乎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孩子们发现,我们做的柿饼和超市里买到的柿饼外表差异挺大,尤其是表面没有结一层白白的“霜”。这样的柿饼能算做成功了吗?孩子们的积极性好像被打击到了。或许是柿子挂得太高容易被忽略,又或许是柿子的变化太不明显,孩子们对这些柿子的关注慢慢少了,路过走廊时也不记得去观察,孩子们的兴趣似乎已经转移了。制作柿饼的活动就这么不了了之了吗?
就这个问题,我和教研组的同事们进行了讨论,请他们支招。有教师提出,柿饼的制作周期确实较长,过程中的变化也不明显,既然孩子们的兴趣转移了,不如暂时搁置这个话题,但仍将柿子挂在走廊上,定期观察其变化,也许后面孩子们会重新产生兴趣的。有教师提出,两次失败确实会打击孩子们的积极性,是否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专业支持,比如发动家长一起来做或邀请专业人士来指导,让孩子们最终能体验到成功?有教师提出,虽然柿饼没有做成,但在采摘、加工、观察柿子的过程中,孩子们的经验有了生长,所以,即使失败也是有价值的,教师还可以借此引导孩子思考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是不是与选材、制作方法、天气条件等有关,这样的讨论也是很有价值的。但也有教师提出,柿饼的制作工艺不简单,孩子不可能很好地掌握,再加上柿饼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我们当地没有发展柿饼加工产业,也许就说明了这里的气候并不适合生产柿饼,如此,何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我自己也感到有些迷茫。孩子们看到柿子从枝头自然掉落,产生了兴趣,我认为这个机会值得抓住。但柿子的成熟季短,相比于常见的水果来说,孩子关于柿子的经验不多,因而关于柿子似乎没有太多可让孩子探究的内容。孩子对绘本中提到的柿饼感到好奇,我便觉得可以和孩子一起制作柿饼,通过一个具体的活动引导孩子深入探究。虽然我也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但眼看着活动难以继续,我感到困惑:制作柿饼真的不适合在幼儿园进行?除了做柿饼,我还可以引导孩子探究哪些内容?面对眼前的教育契机,我该如何判断和把握?
对于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如果是您,会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