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惯性思维,看到每一个孩子
2021-09-13闵艳莉
闵艳莉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7年的一份报告中讲道: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下,20%的学龄儿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情绪问题在幼儿期已经有所显现,包括幼儿抑郁、焦虑障碍、社交恐惧、一般性焦虑等,其中幼儿抑郁发生率在2%~2.8%,而且常常持续到成年……这不由得让我们思考:是什么让孩子情绪紧张?是什么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除了家庭的不良影响,我们作为教师有没有因为一些惯性思维和不自觉的行为,让孩子陷入困境?在这里我讲一个我园教师记录的案例。
在区角游戏中,敏敏和萱萱选择了餐厅服务人员作为自己的游戏角色,教师发现只有敏敏在餐厅服务,萱萱一直在厨房洗碗,从没去招呼过客人。眼看游戏都快结束了,教师走过去对萱萱说:“你看,餐厅里面有好多客人,敏敏一个人可忙不过来呀,你也去帮帮忙好吗?”萱萱很不情愿地走了两步又回头看教师,教师鼓励她要“大方一点,服务员都很大方的”,并用眼神示意她快去,谁知萱萱走了两步,竟然哭了……
如果萱萱不哭,教师能够感受到孩子内心的紧张或精神的压力吗?如果萱萱不哭,教师会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对不对吗?如果萱萱不哭,下一次教师还会这样鼓励孩子吗?
如果萱萱不哭,我们会觉得教师这样鼓励孩子去交往是正确的,因为角色游戏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就是让孩子学习交往。这个案例促使我们反思教育有没有始终围绕“人”这一主体。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打破惯性思维,从尊重生命的角度看到每一个孩子。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的教育中看到每一个孩子呢?
首先,我们需要打破惯性思维。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惯性思维,比如,我们认为孩子只有积极举手发言才是在主动思考,孩子只有动手操作才是在学习,孩子只有坚守“岗位”才是在投入地游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当我们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们就会发现: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在语言活动中投入的表现可能是一言不发,这是孩子在深入思考;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在探究活动中投入的表现可能是对同伴“发号施令”,这是孩子希望自己的主张得到别人的认同;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在游戏活动中投入的表现可能是在各个活动区“乱窜”,这是孩子热衷于交往的表现……如果我们能看到孩子的多面性,就不会以教育之名强迫内向的孩子积极表达,就不会无视孩子的好奇心,就不会让孩子在一个我们亲手创设的困境中或焦虑或暴躁或哭泣……
其次,我们需要扩展自己的学识边界。学识边界的扩展让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看待教育活动中的现象和儿童的成长,帮助我们改变惯性思维和刻板印象。
记得20多年前,在我带的第一批孩子中,有一个男孩不论是语言、行为还是动作都表现出女孩子气,到中班时,他向妈妈提出想要学舞蹈,他的妈妈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很肯定地回复说,当然不能让他学舞蹈,孩子已经有一点女孩子气了,再学不是更加女孩子气了吗?于是这个孩子没有学成舞蹈,去了跆拳道班,后来听说孩子没多久就不想学跆拳道了。现在每当我看到电视上男性舞者或舒展或豪放的舞蹈画面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件事情来,心生懊悔。
现在反思这个案例,里面包含兩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我和孩子的妈妈认为男孩就不应该学舞蹈,这是一种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另一个问题是我和孩子的妈妈越过了这个孩子此刻的发展,一直是基于对他未来的想象在谈论他的现在,并没有看到他当下的需求,结果扼杀了孩子某种成长的可能性。
再次,我们需要从孩子的主观感受出发。我们平时常常向孩子传递对他们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关注孩子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表现,然而,我们更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行为的“合情性”,与孩子产生同理心,使孩子获得安全感。
在一次“cosplay服装秀活动”中,涵涵选择了猪八戒的角色,有的孩子一听就笑了起来,因为在《西游记》里猪八戒又胖又丑、好吃懒做。涵涵是一个内向、有想法但不够自信的孩子,教师看到涵涵尴尬的表情,心里一阵难受,急忙问涵涵:“为什么你要扮演猪八戒呢?”涵涵说:“猪八戒每天都乐呵呵的,我要像他那样……”于是教师补充说:“猪八戒不仅每天乐呵呵的,还有其他优点,他力气大,热爱美食……”教师的支持让涵涵喜悦。接下来,有着相同想法的孩子组成了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服装制作,而涵涵则独自成为一组。教师在活动时给予了涵涵特别的关注。涵涵在整个过程中一直情绪高涨,尤其在最后的表演中显得特别自信。这个案例里的教师基于对孩子的理解做出了恰当的回应。
教育,无论怎样都不能绕开对孩子心理和行为的理解,对孩子差异性的理解。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从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看见、关注、呵护每一位孩子。只有看到每一个孩子,才能让教育充满温度,让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市第五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