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设计研究

2021-09-13陶子平张亚先

工业设计 2021年8期
关键词:沉浸式体验语言学习交互

陶子平 张亚先

关键词:心流体验;语言学习;APP设计;沉浸式体验;交互

面对语言学习类APP无法持续引导用户进行学习且界面枯燥、难以操作等一系列问题,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立足于用户体验,通过情景化、可视化、游戏化的设计使用户融入语言课程、享受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度兴奋感及充实感,以此提升交互的附加价值,可以更好地引导用户将注意力投入在语言学习的交互活动中。

1 心流体验概述

“心流体验”是由心理学家米哈里· 齐克森提出的一种积极心理学概念。描述的是一种将精神力完全投注到某项交互过程中的感觉,进而达到“沉浸式”的状态,伴随着心流产生的同时,将收获高度的充实感和兴奋感[1]。类似创作过程中的艺术家所表现的高度“忘我”的心理状态,在此状态中的人通常抗拒中断,同时产生高度的兴奋及充实的体验,并伴有价值极高的交互成果。

心流体验是指主观上人在积极参与有难度的交互时产生的富有融入感、控制感、享受感的沉浸式体验,以此来满足用户更深刻的功能需求及心理需求。对于心流产生的条件,米哈里认为:清晰明确的目标、即时多维的反馈、高难度挑战与卓越的能力相互配合[2]。三者相互依存,层层递进,共同打造对于用户的沉浸式体验。

1) 清晰明确的目标。当人们心存明确的目标,而活动又存在明确的行为准则,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地需要采用特定的方式和手段去达成心愿,心流所激发的沉浸式体验便很容易达到。

2) 即时多维的反馈机制。心流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即时多维的反馈机制。投石问路,当用户做出一个操作,机制必须提供给用户一个正确或错误的评判,甚至是指导意见。只有这样使用者才会产生对操作的心理反馈,进而自发地推进操作的进程。

3) 卓越的能力与高难度挑战的配合。当使用者在进行一项超出自身的技能水平且极具挑战的操作时,个体会产生游离感与焦虑感;如果技能水平超出挑战水平,个体会出现松弛感演变成厌烦感[3]。适当的挑战配合自我探索的技巧将激发用户的沉浸式体验,并伴有使人产生满足感的实践成果。

2 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意义

激发学习者产生心流体验将会极大地提升语言学习类APP 的实用价值。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将以用户的学习体验为核心,把涵盖心流体验的服务作为舞台,激发学习热情,帮助学习者规避交互过程中的不良反馈,提高学习效率,最终引导学生自发地学习语言。与此同时,借助心流体验下的可视化、通感化、虚拟化的交互手段,可以满足用户更深刻的语言学习功能需求及心理需求。延展用户的感官与思维,激发心流,使之全身心沉浸于学习过程中,已成为当下语言学习类APP 的设计趋势[4]。学习者享受流畅教学过程、高度集中注意力,在沉浸体验中控制获取语言知识的进程,在收获知识的满足与自豪中期待下一次的学习体验,真正实现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从“关注内容与界面”到“关注用户体验”的转变。

3 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现存问题

3.1 难以吸引学习者持续交互

语言学习是一个重视积累的过程,要想长期坚持语言学习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异国语言体系,光依靠学习者的自律几乎是很难的,“缺乏乐趣”“无法引导学习者坚持”几乎成了大部分语言学习类APP 的通病。在学习语言这一交互体验中,主要矛盾表现为语言学习类APP 单纯作为工具难以与使用者实现交互的“黏连”,即缺乏一种交互机制来引导学习者沉浸于学习过程中、帮助学习者维持学习行为。此外,矛盾还体现在忽略学习中用户与用户间的交互。用户大多成了“孤独的求学者”,“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几乎成了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常态。在完成语言学习目标之前,大部分语言学习类APP 终究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无法引导学习者产生心流体验,是由于对用户心理需求以及流畅体验感的忽视而导致的,而这往往是影响用户学习体验的重要因素。

3.2 忽视用户交互行为的即时反馈

用户在语言学习类APP 端的学习过程往往伴随着对某些特定功能的评价,而不舒适的评价往往会进一步演变成学习者新的交互需求。而市面上大多数语言学习类APP 缺乏线下测试机制,忽略对学者使用行为的观察,难以完成再设计。例如,学习者对于异国语言的学习往往伴随着对异国文化的好奇。而市面上大多数APP往往只注重语言教育,而忽视了对学习者想要了解异国文化的需求,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枯燥艰涩。

3.3 可视化交互界面設置不合理

与此同时,一些功能区的不合理设计也会影响学习者的使用感。例如,不同的学习功能界面进行时切换时往往存在断层现象,而这种“打断式”的学习体验,则会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难以高效地完成对语言知识的吸收与运用。

4 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思路

4.1 游戏化设计引发沉浸式学习体验

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关注的核心是引导用户产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并使用户自发地维持学习行为。其中游戏化的交互设计可以有效地使学习者引发并维持心流体验。语言学习类APP 的游戏化设计并非是以丰富的交互功能为核心,而是站在人的角度对“学习语言”这一交互行为进行趣味化、可视化的设计。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设计要融入游戏化的交互元素,让用户参与游戏化场景,将用户的学习目标进行分解、拆散、重组[5]。当用户完成阶段性的学习任务后辅以鼓励和奖励,并为学习者下一阶段的交互行为指明方向。这种趣味化、游戏化的交互设计增强了用户对语言学习类APP 使用的动力和黏性。学习者将在游戏化交互体验中,不断强化语言技能,了解语言文化,激发心流,进而产生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从而真正实现引导用户自主、高效、持续地学习语言。

4.2 合理的可视化界面满足控制感

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应该注重创造交互的流畅感和控制感。顺畅的交互过程也是学习者维持心流体验的重要因素。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目标语种地区的人文特色打造独特的可视化界面语言,使学习者在学习异国语言文化之中产生特殊的语言思维,激发用户产生心流体验,这将极大地锻炼学习者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尽可能地排除母语界面提示的干扰,引导交互。因此,合理的可视化界面语言、流畅的交互设计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优化用户的语言学习体验,有效避免晦涩的交互动作影响用户操作,引导用户将注意力集中在语言学习本身上,使用户在交互过程中沉浸于控制感与满足感的体验中。此外,在可视化界面设计中可以添加与社交媒体的互联分享版块,联合各大社交平台创立社交社区,让学习者有分享、答疑、展示的平台,加强学习者之间的合流,这将极大程度地提升学习者自我效能感。

4.3 多维反馈促进APP 评估迭代

关注用户交互过程中的多维度反馈有利于语言学习类APP明确用户新需求,以便不断进行设计上的迭代升级。在语言学习类APP设计中加入在线测试、用户屏幕使用时间测试等环节,以此观察用户的学习行为,收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多维反馈,并对特定功能区进行评估再设计。对学习者正确的交互行为给予正面反馈,可以减轻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情绪,并且维持用户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态度,进而带给学习者愉悦的学习体验,以便高效率地推进语言知识的消化吸收、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维持心流状态。而且更加有利于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的自我评估与反思,在设计—测试—再设计的进程中实现APP 设计的升级与迭代,以便为学习者提供更流畅舒适的学习体验[6]。为打造心流体验下满足用户功能需求及心理需求的人性化、沉浸式的语言学习体验进行补充与完善。

5 结语

心流体验对语言学习类APP 设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其优化设计打开了新的思路。基于心流体验的语言学习类APP设计通过游戏化交互、即时多维的反馈机制、合理的可视化交互界面语言等满足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功能需求与心理需求。引导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产生心流体验,在愉悦的沉浸式学习体验中提升语言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沉浸式体验语言学习交互
虚拟现实技术在主题公园中的应用
指向具身学习的高中物理“沉浸式体验”教学策略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中的诗与画
扎根语言学习,提升语文素养
让英语教学闪现创新智慧的灵光
社交网络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及应用
改善阅读障碍儿童的英语拼写能力
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多点触控交互技术综述
基于互动装置艺术的自然交互设计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