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21-09-13杨志和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7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榜样习惯

杨志和

【摘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的真谛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数学的良好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怎样养成低年级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守纪律、懂规则;反复训练,持之以恒;榜样作用,潜移默化;激发兴趣,自觉养成;因材施教,抓准时机

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学习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培养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终生受益。

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呢?我认为:教师必须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行为特征、学习过程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善于引导启发,通过反复训练才能帮助学生养成习惯。

一、守纪律、懂规则,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我的做法是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纪律和规则需要内化,需要反复强化学习和生活的各项纪律和规则,在规范行为中生活、学习。例如在“专心听讲的习惯”中,我常常强调课堂纪律,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努力控制好自己的手和口,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课堂上当老师要求做数学练习时,才能拿起笔,其余时间小手不能拿着任何东西;同时也强调眼睛的关注的地方:该看黑板的、看投影的、看同学的发言和演示的等,就要目不转睛的看和听。有时也通过一些游戏训练学生的“专心”能力,例如开火车背乘法口诀、规定时间的计算比赛、不写错数据等。

在“提问(发言)的习惯”的培养中,先举手,后发言;尊重和聆听同学的发言;老师提问同学时不能乱插嘴;齐答时声音要齐整、响亮等。让他们明白“守纪律、懂规则”就能“听得清楚、课堂有序、顺畅、学得明白”的简单的道理。

二、反复训练,让学生持之以恒练好习惯

一种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当老师定出规矩、提出学习要求,这仅是训练的开始,还必须通过每个小要求让学生反复训练,一个一个去落实并持之以恒。

例如培养小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我根据低年级的学生掌握文字的数量不多,理解能力不强的特点,先由老师读一遍题目,再由学生重读一遍,加深理解。面对图文结合的题目,就让他们把几句话按次序组织起来读;对还没学到的文字和词语,老师先读和先解释。

为了培养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采取先讲后看书的办法。当学生初步适应了课堂常规,有了一定的自制能力时,可采取讲讲看看与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的办法相结合。这些办法都要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这样,不仅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榜样作用,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最爱以他所尊敬、佩服的人的一言一行为模仿榜样,因而榜样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老师可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的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以及他们有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都给戴上小红花,上光荣榜,促进其互相模仿学习。更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作学生的榜样,用自己的行为、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要求学生做作业要认真细心,一丝不拘,教师自己的板书就应该工工整整;如要求学生说话完整、响亮,教师自己也应做到。

例如培养“严守纪律的习惯”,老师必须做到按时上课和下课。我常常上课时提前达到课室,上课铃一响完就进入课室上课,下课不拖堂。这样,学生明白老师是个严守纪律的人。学生一边会提醒违反纪律的同学要遵守纪律,一边会感受到老师的“榜样”的做法,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

四、激发兴趣,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

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很重要一点是依靠学生自己长期主观努力和坚持,特别是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更需要学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充分利用幻灯片和制作色彩鲜艳、富有趣味的教具进行演示;经常将所学的知识寓于游戏之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他们才能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自觉克服不良习惯,逐步养成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

例如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我从“独立完成、保守秘密”做起。当学习完一个知识后,需要进行练习时,老师需要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必须要求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保守答案的秘密,让老师亲自批改的习惯。在小组比赛中,如果不是这样,学生随便的把答案说出来,会影响别的学生,学生没兴趣,更不能起到“独立”的作用。

又例如“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展示书写工整、漂亮的学生作业,来激发学生兴趣。挑选优秀学生参加学校的“优秀作业展”,激励学生努力做到书写工整、漂亮的好习惯。“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的要求不高,我也能做到,在家长的配合下开展,效果更好。

五、因材施教,抓准时机,让学生人人都有好习惯

学生刚入学,好奇、好动、贪玩、自尊心强,不习惯学校生活,特别是独生子女,更是任性、散慢、依赖、缺乏主动。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可采用多表扬少批评的办法,来鼓励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激发他们去重复曾经受到表扬的行为,巩固发扬这些优点。对一些差生,教师需要关怀、鼓励,教育他们;不能疏远、打击、冷淡他们。低年级段学生的成绩差异,并不主要取决于他们智力水平的高低,而往往取决于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差异。因此,低年级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多观察、分析学生的每件“小事”,从小事中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和刚冒出来的不良习惯。一旦发现就尽力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必要时联系家长共同对症下药,不给学生重复不良习惯的机会。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从地起”,小学低年级是健全人格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學会学习、学会共处,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曾曙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M].江西教育出版社,1987.

[2]黄正平,《小学养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陈锋,《教育就是习惯培养》[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榜样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中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中改善学生不良习惯的行为研究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听妈妈讲故事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