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立德树人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2021-09-13陈金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堂教学

陈金泉

【摘要】学校要承担起做好基础教育的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教育,立德树人要与学科教学融汇结合,加强青少年道德素质修养。以人为本,立德为先,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合道德教育,弘扬高尚的道德精神。

【关键词】立德树人;课堂教学;融合道德教育

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它的地位是重中之重。“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需要在教育中弘扬人的道德主题精神,在教育中追求人的高尚精神境界。“立德树人”之路任重道远,它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立德树人与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全体教育工作者值得重视和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立德树人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

教书必须先懂得如何育人,教学必须有重要的教育性和引导性,这也是教育的基本原则。所以教学必须与育人紧紧相结合,培养学生拥有優良道德素养也是每个老师的基本责任和要求,树立高尚道德也是每个学生参加教育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老师需要正确明白了解课堂知识和道德素养的正确关系,课堂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途径,知识是道德素养的载体,也是道德素养的体现,因此老师需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学科的文化涵养和学科中的道德素养,注重知识和道德的双重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展示道德素养的深层含义和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观,能正确分清识别社会的是与非,知道有可为有不可为。课堂就就是学生的第一社会,对学生的做人处事有着深深的影响,老师就充当着学生的引路人,是学生的前进的一盏明灯,为的就是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老师不仅仅要注重自身言教,更要注重注重身教,老师课堂的一举一动,对人对事的处理方式都被学生看到眼里,记在心里,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公平公正,有质量有效率,为人师表就要做到以身作则,以德服人。课堂上老师要做用心呵护关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做到有问必答,有答必真,这样才能把课堂教学的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置于一个新高度,统筹兼顾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课堂教学也需要花心思去创新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学心,通过新颖的授课方式传递知识和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才能做到课堂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更加有效。老师需要从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自身特点入手,广泛探索创新适合他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二、立德树人与课堂教学知识的融合

道德素养的歌颂课堂教学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途径。以道德素养为主线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的任务,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是针对当下我国基础教育的问题、也是直面21世纪全球性挑战的改革举措。特别是在经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中,从各学科的功能出发提炼了学科的观念和核心素养,这就为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实、落细、落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方向,将为学科教学起到“提神铸魂”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忽视学科知识体系和道德素养结合并存发展的联系,让课堂教学深陷纯知识化,碎片化,未能在课堂知识中传承弘扬高尚的道德素养。任何任课老师不仅需要向学生解释知识是什么,也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知识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意思。通过把抽象的知识化为鲜活的事例,激发感染学生的道德思想,促进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融合贯通,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传承高尚道德的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积极挖掘课堂教学中生动鲜活的事例,善于创新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信息化科学化工具,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立德树人教育中来,用充实的内容吸引学生,以生动的形式感染学生,将立德树人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各个方面,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和亲和力。课程是育人的基础,在立德树人,培养人才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因此需要重视把立德树人的艰巨任务细分到每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去,细分到课堂教学的创新改革中去,认真根据不同学龄阶段,不同教学时期修订相关合适的课程标准。做到课堂教学中统筹各个学段,每个学龄阶段有机衔接,实事求是,根据各学段年龄的自身特点,循序渐进,传承弘扬道德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正确对待学习社会的高贵品质,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

三、立德树人与课堂教学融合总结

将思政课写进学科教育提纲,坚持知识传授和立德树人息息相关,坚持立德树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相结合,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理想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政治信仰,通过课堂讲授高贵品质,社会责任的题材和内容,课堂知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遇事析理能力。善于利用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思维,提炼总结课堂知识中的思想道德,将课堂教学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道德传授载体。积极培养学生从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中寻找体会前人高贵的道德品质的能力。教学方法和举措需要融入思政思想教育,多方面触发感染学生的思想变化,积极引导学生接受融入良好的品质环境,通过课堂的活动和课堂实践,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各门课程都融合了先人的智慧和道德品质,老师需要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结合当前的社会氛围,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注意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双管齐下,在新时代中创新更有质量更有效的立德树人的教学方式。因此,立德树人需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两者关系密切,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创新和探索。争取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总之,学校要承担起做好基础教育的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开展教育,立德树人要与学科教学融汇结合,加强青少年道德素质修养。

【参考文献】

[1]韩笑.小学音乐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9(01):204+206.

[2] 梁绍邦.体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几点思考[J].青海教育,2016(06)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