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初中生数学素养的培养

2021-09-13庞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7期
关键词:底蕴数学知识思维能力

庞吉

【摘要】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跨学科发展的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把数学素养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目标。本文从加强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两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而展开论述。

【关键词】数学素养;初中数学

一、加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认知心理学强调: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对人的认知和行为有重大的影响。“无知者,无智;无能者,无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由此可知,人脑中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决定了他对所遇数学问题的认知和解决。因此,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前提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

(一)注重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理解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把握本质,扎实掌握。这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必要条件。

1.结合人文底蕴创设教学情境,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

数学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形成都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来源于数学的发展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实验、数学的实际应用等方面。结合人文底蕴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中蕴含的人文底蕴,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结合人文底蕴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数学的人文素养。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通过引入毕达哥斯拉发现勾股定理的故事和赵爽弦图的证明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定理的热情,加深了学生对定理的理解。

2.注重对数学语言的理解

数学语言抽象严密,它这样的特性使得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感到恐惧。因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语言成为了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的教学时,既要注意引导学生推敲数学语句中的关键词,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之间进行相互转化。

3.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和系统性决定了知识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包括了知识点之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例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征时,注意引导学生结合x轴和y轴的正、负半轴来理解,如第一象限是由x轴的正半轴和y轴的正半轴围成的,所以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符号特征是(+,+)。

(二)精选题目,适当练习,熟练技能

初中阶段的数学基本技能,一般表现为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而这些方法和步骤都是以某些数学知识为依据的。教学时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它们,就必须要有一定量的训练才行,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精选题目让学生进行精练。

二、重视数学应用

数学应用既能引发数学思考,又能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識。数学的应用意识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被明确指出,它是人的数学素养的重要部分,也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所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视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提高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包括了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新知识、更好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因此,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提升数学素养的充分条件。

(一)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

1.创设问题,引导数学思考

数学问题引发数学思考,故能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教学中选择适当的内容来创设问题,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5.3.1平行线的性质》时,可以创设如下的问题串,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数学思考。

问题1: 如图,a // b,直线 c与a、b相交,度量这些角,它们有什么数量关系吗?

【设计意图】: 让学生实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2: ∠1,…,∠8中,哪些是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同一位置关系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3: 通过上面的思考和探究,你能得出什么样的猜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数学猜想,培养学生数学猜想的习惯。

问题4:任意再画一条截线d与直线a、b相交,上述的猜想还成立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训练学士严密的思维。

问题5: 对比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你能说出平行线的性质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培养逆向思维,提高归纳、证明能力。

2.设计合作探究环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而合作探究又是问题解决的一种非常好的课堂教学形式。因此,在教学中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在探究活动中领悟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数学思维。

(二)重视渗透数学思想

教学中要有效渗透数学思想,就必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课改的方向,也是数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教学、重视数学应用和数学思想的渗透,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猜你喜欢

底蕴数学知识思维能力
小草
倍er高级
走进文化遗存 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山西平遥古城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