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习题的策略研究

2021-09-13黄建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98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策略

黄建其

【摘要】由于学生成长环境等的不同,初中生在开展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会表现出一些个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对知识点掌握方面,更表现在对知识点的观察角度和理解方向上。这种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知识点的把握能力,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效率,教师应尝试布置一些分层习题让学生展开练习。本文以分层习题的主要内容及布置注意事项作为出发点,围绕分层习题布置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分层习题;策略

“在数学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围绕不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展开不同形式、不同特点、不同内容的教学活动,并采用个性化教学评价手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检测。

一、分层习题的含义和作用

(一)分层习题的含义

所谓分层习题是指,在传统习题的基础上对所有题目进行分层处理,按照习题内容、性质、难易程度等不同的属性对习题进行分层处理后形成的习题。从分层习题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其本身所具备的特点。第一是个性化,分层习题具有一定的个性化特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有选择性的完成某一个习题题目;第二是层次性,分层习题的题目往往会根据知识点的难易情况展开题目设计。

(二)分层习题的作用分析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习题往往难易混杂,由于缺乏外力,很多学生丧失克难动力。分层习题中每一级别题目的赋分情况不同,学生要想获得更高的分数就必须挑战这些困难题目。因此,分层习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克难意识;其次,分层习题能激发学生形成独自完成习题的习惯。大多数人都可以完成分层习题中最基础的题目,因此,抄袭其他学生习题的不良习惯会被学生逐步丢到脑后。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习题的策略

(一)依据学生个体学情,实现合理的层次划分

按照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与学习问题合理分化学生的学习层次是进行习题练习分层的第一步。当前,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习题与练习题的布置时仍然延续陈旧的整体性布置方法,让所有学生在同一难度下完成同样的习题量,忽视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情况上的个体差异性。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层次的科学划分,将学生之间的不同知识掌握程度、运算能力等差异性问题暴露出来,在合理划分层次的基础上借助符合不同水平阶段学生学习诉求的分层练习习题为学生创造查漏补缺的机会。通常来说,教师可划分出三个学生层组,即A层(班级优秀生群体)、B层(班级中等生群体)、C层(班级学困生群体)。需要注意的是,每一个层组的学生数量、学生个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定期依据既定的综合标准对各层组的成员进行调整,同时,在调整之前应当尽早与相关学生进行沟通,避免因分层而使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比如,教师在进行“平方根”部分内容的授课时,就可以按照学生对上一阶段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计算能力,将学生分为尖子生、中等生与有待提高的学生这三大层次。一是把学习能力和运算准确率效率较高的学生归为尖子生。教师可为这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综合性和灵活性强的习题练习,像找出实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简化算术平方根代数式,等等,帮助这部分学生实现平方根数学能力的拔高、拓展知识面;二是把数学成绩较为一般、在日常数学课堂上表现不出彩但是能够独立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的学生归为中等生。教师可为这部分学生布置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运用平方根两者之间的关系来计算代数式”为主要内容的数学练习,帮助这部分同学夯实基础,提高计算能力;三是针对基础较差、有很大上升空间的第三类“有待提高的学生”,教师则要以巩固基础知识为目的安排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像“求121、144的平方根”“列举平方根的具体求法”等内容。

(二)习题分层,深化认知

在学生分层工作处理好之后,教师应当立足班级的层组实施习题分层教学。期间,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为各层组设置相匹配的习题练习,既要保证习题的合理性,又要保证习题难度的阶梯性。例如,在讲授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设计层次化的章节练习习题。如针对C层组,教师可设置一些标准型的习题:Rt△ABC中∠C是直角,AB=5,AC=4,问cosA是多少?针对B层组,教师可设置一些变式型的习题:Rt△ABC中∠C为直角,如果3x+2x2-2=0是sinA方程的话,问cosB是多少?针对A层组,教师可设置一些拓展型的习题:海岛A属于一个孤岛,在它方圆20海里之内拥有大量的海底暗礁。这时,有一艘货轮由海岛东向海岛西航行,当货轮在B点时,海岛A处于其偏西方向60o,货轮又航行了24海里到达C点,此时海岛A处于其偏西方向30o,问如果这艘货轮继续航行,是否有触礁危险?以此来让各层组学生均能有习题可练、有知识可学、有空间发散思维。

(三)分层开展习题评价,鼓励学生分享经验

教师根据学生在做习题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展开评价活动,挖掘学生个性特点,最终达到提升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灵活把握这一目标。学生完成习题内容后并不是整个分层习题活动的结束,而是分层习题评价的开端。当学生能够围绕习题情况作出正确、客观的判断,才能对自己习题情况有更加深入的认识,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做好分层习题评价,重在鼓励学生分享经验。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将完成不同等级习题的学生进行分组,并展开队内评价,让完成不同等级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客观评价,对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第二,组织开展习题经验交流活动,允许学生开展跨級经验交流,通过分享学习经验、探寻解题思路、寻求学生指点等方式提升对所学知识点的把握,达到班级学生共同进步的最终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布置分层习题不仅能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为此,教师应围绕分层制定学习目标、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分层设计习题内容、引导学生独自完成,分层开展习题评价、鼓励学生分享经验三个方面展开分层习题活动,让更多学生在分层习题的形式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张玲斐.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分层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J].学苑教育,2020(24):41-42.

[2]陈亮.探究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习题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A5):73.

责任编辑  温铁雄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初中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