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1-09-13林碧彩

临床医药实践 2021年9期
关键词:系统化鼻咽癌放化疗

林碧彩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5)

鼻咽癌(NPC)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和腺体,占头颈癌的78.08%,我国南部病例约占全球的80.00%[1-2]。目前,放化疗联合方案成为其有效治疗方法[3]。但治疗过程中导致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反应,对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利于疾病的转归和治疗。系统化护理干预专注于患者躯体和心理康复,符合新时代卫生服务要求[4]。本研究对2019年1月-2019年5月入住我院放疗科的鼻咽癌放化疗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鼻咽癌患者60 例。在Research Randomizer网站生成1套随机数字序列,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将符合入选标准的鼻咽癌患者按照对应的数字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46.81±10.34) 岁。观察组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7.25±10.17)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首次确诊为鼻咽癌患者;在研究期间,患者接受了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方案;就诊年龄范围18~70 周岁;取得患者充分理解,并自行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曾确诊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或精神疾病的患者;研究期间治疗中断或终止治疗者;有听力、视力、阅读理解障碍,无法配合调查者;要求退出或者主管医师认为不适合参与研究者。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安全宣教、一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措施、治疗护理、饮食健康宣教等。观察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第一阶段:入院后给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并提供相应的指导。第二阶段:在放化疗期间,每天上午播放30 min舒缓轻音乐,指导患者做头颈部训练操,内容为:张口运动(口腔大幅度张开)、叩齿训练(上下牙齿相互叩击)、舌肌运动(舌头分别向前、向左、向右拉伸,左右拉伸时舌尖顶向颊部)、按摩颞颌关节(指腹按压颞颌关节处顺、逆时针交替按摩)、鼓腮吸颊、颈部运动(头部分别前、后、左、右屈曲伸展,左右转头,360 °全颈关节转动)。头颈部训练结束后,组织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已改善的患者作经验交流,坚定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嘱患者睡前全身放松,暗示自己已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第三阶段: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恢复状况,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指导,并做详细的出院健康宣教,嘱其适当运动。

1.3 观察指标

1.3.1 焦虑抑郁量表(HADS)

HADS由Zigmond开发用于筛查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5]。HADS中焦虑抑郁分别由7个条目(分0,1,2,3,4共5 级)测量,总分范围均为0~21 分,评分≥8 分则判定为阳性[6]。HADS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分别为0.971,0.929,0.889,0.836,并适用于中国癌症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测评[7]。

1.3.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PSQI由美国Buysse教授研制,于1996年引入中国[8-10]。该量表由18 个自评条目组成,分0,1,2,3级,共0~21 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PSQI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为0.8420,0.851 9,可筛查患者睡眠质量。

1.4 质量控制

参与此研究的护师需在2 周内完成培训。由经过培训的护师分别于干预前后收集患者HADS及PSQI。资料收集过程中护师在患者身旁解释,并当场核查。本研究HADS和PSQI的前后两次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鼻咽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鼻咽癌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近年来已经有超过80%的鼻咽癌患者存活期在5年以上[11],然而焦虑抑郁仍旧始终困扰着癌症患者,尤其是头颈癌,其焦虑抑郁程度显著高于其他癌症患者[12]。除了疾病本身导致的不适以外,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也会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导致其焦虑抑郁加重,睡眠质量下降,失眠率高达42.4%[13],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严重下降[14]。为缓解患者心理及睡眠状况,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势在必行。本研究将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鼻咽癌放化疗患者,结果显示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状况与睡眠质量均显著改善。这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对缓解鼻咽癌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有较好的效果。金鑫[15]和芦婷婷等[16]分别对患有晚期肿瘤和肺部疾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干预,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和睡眠质量,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分阶段对鼻咽癌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听轻音乐放松,指导患者头颈部功能训练,缓解放射部位肌肉紧张程度,并采取心理疏导与暗示等方法,有利于促进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患者坦然面对自身疾病及疾病治疗过程中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缓解了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担忧与恐惧。

猜你喜欢

系统化鼻咽癌放化疗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等等再看”能否成为主流?
鼻咽癌组织Raf-1的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探讨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高危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
肝内胆管癌行全身放化疗后缓解一例
晚期NSCLC同步放化疗和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