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鼻龙类
2021-09-13刘俊
刘 俊
大鼻龙类(Captorhinids)是一类古生代的四足动物,起源于石炭纪(约3亿年前),在二叠纪早期(3-2.73亿年前)很繁盛,到二叠纪晚期就已经灭绝。我国内蒙古大青山的化石是已知最晚的记录。
大鼻龙类是爬行类中最早分化出去的一支,早期个体小,头长4厘米左右,可能以昆虫为食。最早的化石记录主要局限于北美洲,近来在南美洲(巴西,见题图)也发现了。到二叠纪中期已经扩散到欧洲东部以及中国甘肃,到晚期才出现在非洲以及印度,还有中国华北。后期的大鼻龙类身体变大,头长可达45厘米。最独特的是牙齿由一排变成多排(保留了多个齿列),而且有了上下牙齿的咬合,说明可以处理中高纤维的食物,是植食性的。
在大多数四足动物中只有一排牙齿,在磨损后再不断替换,牙齿数目大致保持恒定。故晚期大鼻龙类的齿板是很特殊的。与之有些类似的齿板出现在三叠纪的喙头龙类(Rhynchosaurs)中。它们也有很多排牙齿,但是像玉米棒子上面的玉米粒,很矮。这些牙齿并不替换,在磨蚀殆尽后就用骨骼来切割食物。在生长过程中,新牙齿是从后面萌发。
我国甘肃大山口的青头山组及内蒙古大青山的脑包沟组均发现过大鼻龙类化石,根据齿板形态都归入了甘肃鼻龙。二者时间间隔超过1千万年,有些太长了,二者共有的特征可能仅代表这支共有的特征,故研究者对归入同种有所纠结。目前发现的材料还不足以把它们区分开来,期待以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化石来解决这个问题。
(上)大鼻龙(Captorhinus)的艺术复原图,示意能够自断的尾巴。(左下)大鼻龙的一节尾椎。(右下上排)大鼻龙属及(右下下排)鬣蜥尾部自断示意图(引自LeBlac等2018)
产自甘肃(上)及内蒙古(下)的青头山甘肃鼻龙化石(比例尺等于1厘米)
异平齿龙(Hyperodapedon)的上颌齿板,L为外侧,M为内侧(比例尺等于2厘米)
小型的大鼻龙(Captorhinus)尾巴还可以自主断尾,就如现生的壁虎一样。在它的尾椎骨中间有纵向的裂纹,紧要关头能够断尾求生,利用尾巴误导猎食者,然后逃之夭夭。在个体发育中,裂纹到成年阶段就会愈合。这说明在幼年阶段更需要这种生存技能。与蜥蜴中往往是从一个脊椎的前半部连神经棘一起一分为二不同,大鼻龙类却只是椎体后半部分开来。这种自主断尾的行为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化石纪录,后期蜥蜴中是独立演化出相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