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市辖三区社区体育设施发展探究
2021-09-12刘译文
刘译文
1 引言
近年来,南充市顺庆区、嘉陵区、高坪区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社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通过社区设施完善有效落实民生福祉、满足群众强身健体的需求,持续补齐基层群众体育发展短板。然而,也要看到,社区体育设施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为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机制保障,优化审批建设,挖掘存量、激活增量,推进场地和设施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2 當前制约南充市辖社区场地设施建设的难题
2.1 场地设施供给与居民需求不匹配
南充市辖区社区体育基础设施是体育制度、行为方式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南充市相关区域中设施建设的总供给整体不足,与居民人均数量和需求总量相比占比偏低。尤其是,受制于部分企事业单位、学校等体育场馆和设施开放程度不足的现状,以及居民健身意识和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上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日趋明显和突出。
2.2 建设规模标准与社区空间不协调
南充市辖区各个社区体育设施多是由区政府统筹规划协调和投资建设,尽管社区内配建资源日趋完善,但是由于城市社区土地资源稀缺性等制约,设施建设规模和标准大打折扣,社区体育设施布局与开发改进空间与全民健身热情之间张力不断扩大。同时,传统意义上体育资源配置的单一化、趋同化问题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与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之间尚有磨合空间。条块矛盾、责权不一、维护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制约了政策落实和优势发挥。
3 推动南充市辖社区场地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任务目标
顺庆区、嘉陵区、高坪区要充分认识社区体育设施开发利用的重要价值,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发放问卷等方式,收集社区社情民意,切实明确社区体育设施在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并及时将意见向上汇报、定向反馈,为政策制定和方案编制提供坚实基础。在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中,要坚持高点定位,邀请国内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有资质的权威设计单位编制方案、拟定控详规图纸,切实提高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预期性。在目标制定上,要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就近原则,在居住社区因地制宜建设相关场地设施,确保基础性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要按照政策规定,突出中长期规划拟定和实施,确保在有条件的社区都能建设相应规模标准化体育运动设施。
3.2 发挥制度优势,强化联动效应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是一项牵一发动全身的民生工程。它既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抓总,也离不开教育、体育、住建、质检、规划、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有效联动。为此,在社区体育设施立项及推进中,要建立以党委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组长、社区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明确每个部门、每位同志的责任,做到责任到人。同时,要加大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调推进。住建部门要自觉担负起建设规划的重任,教育体育部门要切实发挥主管部门的责任。二者有效联动,共同编制社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详细方案。社区要积极调动工作人员和全体社区居民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将体育设施建设与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更新等诸多民生项目有机结合起来,要与新建小区的开发商签订配建协议,搭建各个部门充分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形成合力。
3.3 优化工作流程,高效利用空间
一方面,针对嘉陵区、顺庆区、高坪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施工中存在的审批周期长、协同困难多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开放民生项目绿色通道,先建设、后审批,边建设、边审批,对于某些临时性的运动场地,可以通过出台规范性文件的办法,明确不涉及重建、改扩建的可以免于规划许可及其他类型的审批手续办理,最大程度缩减手续办理的时间和流程,加速相关场地建设的进度,尽快缓解群众因为场地缺乏而造成的运动难等问题。另一方面,针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使用中存在困扰已久的土地资源紧缺等问题,相关社区可以积极探索借助滩涂地、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块、建筑屋顶等区域,建设符合空间力学结构的运动场地。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采取政府购买、委托授权、租赁置换等模式,利用废弃厂房、附属用地等加以改造利用,建设相应的场地设施,满足土地来源,强化政策效能。与此同时,要充分重视在建和已建场地设施的运营与维护,既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第3方从事相关的组织运营工作,也可以委托社区所在物业组织开展相应的功能开发、内容健全等工作,探索运营维护的全新机制。在移动互联时代,相关部门还可以采取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管控等平台和人员建设,吸引更多地群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形成全民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各种设施和场地利用的效率。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