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分析
2021-09-12王双伟
王双伟
1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的特点
1.1 开放时间受限制
在高校体育馆的管理过程中,体育设施比普通体育馆更开放,工作时间应根据学生正常学习时间确定。高校体育设施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综合型人才。体育场馆的开放如果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破坏了高校的教学活动,就违背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的初衷。
1.2 社会效益较好
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能够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借助个人以及集体活动来增加社会收益。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使的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对我国社会生产力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了我国国际经济的发展。
1.3 具有排他性
因为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有限性,一些人对于体育场馆应用一定是会影响到另一部分人的使用,具有明显的排他性。随着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社会人员的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和活动,所以,在场馆的运营过程中,要考虑到这一点。
2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
2.1 体育场馆缺乏管理,维护不到位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管理都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体育场馆的服务、管理等方面都没有统一。大部分交给后勤部门管理。由于缺乏管理,也就招致体育场馆的维修不到位。高校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科研。只要体育场馆能够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和满足师生的锻炼需求,体育场馆也就无人问津,更谈不上重视。场馆的正常维护也就谈不上了。
2.2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建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对自身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对体育锻炼的需求每日剧增。对于体育场馆的需求也就明显增加。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水准不够,只开放部分体育场馆,或者因为维护成本高,基本上就不开放。
2.3 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
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分别属于学校和体育学院,这种权力分离管理模式使高校对场馆使用情况把握不及時。为了不影响教学,搞一刀切,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造成体育场馆使用率不高。也有的学校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侵占了教学场地,与学校体育教学产生冲突,影响到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
2.4 经营制度不规范
目前,我们对高校体育场的运行机制没有明确规定,对资助高校体育场的运行也没有政策解释。在经营政策不足的情况下,高校管理者不肯也不愿进行红线触碰操作,因此很难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3 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建议
3.1 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大多数民众愿意利用下班后的时间进行锻炼,下午以及晚上是锻炼的高峰期,因此高校合理安排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时间,既要考虑学校本身的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锻炼健身的需求,可以集中在下午、周末以及节假日。此外,高校还要及时更新学校的体育设施,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度,满足人们健身的需要。
3.2 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规章制度是高师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尤其是人们参与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各项规章制度是解决人们使用过程中各种问题的重要根据。比如在人们在使用场馆过程中有运动器材遭到损坏,损坏程度如何,是否影响器材的正常使用等问题。为了可以有效处理以上问题,对体育场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规定,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从而更好的协调高校与人们之间的关系,这对大学体育场馆发展尤为重要。
3.3 培养管理人才
大学可以为体育管理者提供职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增强管理人员自身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可通过奖惩条例,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动性。高校之间积极交流,建立合作机制,体育场馆管理人员内部之间交流管理经验,从而促进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高校还可以有针对性的引进专业人才。这样的专业管理队伍才能推动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更好的发展。
4 结束语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要做好风险控制工作,保证体育馆教育的正常进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当前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工作存在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育场馆管理不足,维护不到位。二是对外开放程度不够。三是经营权与管理权分离。四是经营制度不规范。提高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水准以及场馆利用率,对于促进高校场馆健康发展,提高高校社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有必要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提高开放性、制定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培养管理人才,从而为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水平作保障。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