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化教学在小学田径教学中实践运用
2021-09-12孙鹏
孙鹏
1 兴趣化教学在小学田径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提出和深化,素质教育又一次被强调“如何培养学生在有良好的知识储备的同时又具有好的身体素质”是全社会思考的问题。小学作为基础培养的阶段,也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较为重要的阶段,开展田径体育训练可以传承体育精神,还能够让小学生认识了解民族文化,从而树立民族精神。
2 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2.1 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小学已经对于田径运动展开训练,但在实际的施行时却存在许多小学生对田径课堂中的训练不感兴趣的状况,造成这种状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还是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实际的田径训练期间只使用跑步的单一训练方法,没有其他运动项目缺乏创新元素,使小学生感到训练过程较枯燥、缺乏实用性。
2.2 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在当前的小学田径课堂训练中,小学生是教学训练的主体,体育教师是田径课堂训练中的引导者、组织者还是小学生的合作者,体育教师带领小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然而现如今学校因为缺乏对田径训练的重视,所以在招牌老师的时候并不重视体育教师的教学技巧,因此田径运动体育教师的训练技巧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小学生不能够较好地接受田径训练,体育教师训练技巧在田径训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3 小学生缺少田径运动训练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并且容易对于新鲜的事物感到好奇,小学生喜欢参与各种不同的活动。但是因为田径训练的过程比较枯燥,导致大部分小学生对田径训练不感兴趣,除此之外,有部分小学生在刚开始训练时较为积极但因为训练的过程比较漫长,不需要小学生一成不变地重复一个训练项目,导致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失去最初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上体育课时开展田径训练会减少小学生的自由活动的时间,从而使小学生对于田径训练的兴趣逐渐下降。
3 兴趣化教学在小学田径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为了增加在田径训练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师合理地引入体育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田径训练的教学质量,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田径训练时,应该充分地利用体育游戏趣味性的特点融入田径训练之中,激发学生对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出兴趣化教学运用到小学田径训练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对此下文主要对兴趣化教學在小学田径训练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阐述,以供参考。
3.1 课前应用兴趣化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角度而言,体育训练本身是活动,若小学生在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低,将会直接影响田径训练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运用创新的思维转化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兴趣,从而达到将田径训练水平全面提升的目的。体育教师要强化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可以将其他体育项目和田径训练融合到一起,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还可以将兴趣化教学模式运用到田径训练教学中。
3.2 课中应用兴趣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技能
在小学的田径训练教学中,开展有关体育的游戏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这能够完全体现出小学田径教育理念,从而真正的将体育教学落实到底体现体育教育的价值和其意义,上课这个阶段是体育教学环节里最为重要的主要阶段,所以在上课时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田径训练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节进行知识讲解,以此来激起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3.3 课后应用兴趣化教学,巩固小学生基础
将体育游戏运用到田径训练结束之后,同样可以起到提高田径训练质量的目标,大部分学生经过课堂的教学和训练之后,身体机能和精神状态都还处于紧张的状态,这种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出现运动疲劳,对此情况,传统的体育教学都会选择让学生自由活动来达到让学生放松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有非常充裕的休息时间,但是实质性的效果却与想象中的具有差异性,这种放松的方式既浪费学生的时间,还容易出现秩序混乱的问题,甚至不能够顺利地过渡到课后,最终浪费了有效的时间,而相对地采取具有舒缓性的体育游戏,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因为在田径训练之后产生的疲倦,让学生从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渐地恢复到平静的状态。
4 结论
将兴趣化教学运用到小学田径训练的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但若体育教师没有充分的把握好时机或者没有充分的计划,有可能会起到反面的效果,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师在运用体育游戏时,要充分的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和接受新事物的意识。
(作者单位:大连市金州区三十里堡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