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育产业中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的发展

2021-09-12陈建成陈禹瀚

当代体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教练员体育产业民办

陈建成 陈禹瀚

体育产业的兴起让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快速发展,然而在实际开展阶段,受限于政策层面、社会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诸多因素,使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在发展中遇到一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体育产业中公有民办竞训机构,探讨其发展方向和形势。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诸多领域的进步,体育产业也不例外,当前的体育产业已经发展为竞技、健身、体育用品等多元化的体系。政府体育部门在加强调整自身职能过程中,在决策、更新观念、组织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激活体育供求和培育体育市场的影响,在短期时间内有效挖掘体育产业向多领域发展的潜力,不过,体育产业中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的发展存在较大的阻力。

1 促进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体育赛事的刺激

在早期体育产业兴起的阶段,也给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为例,多项体育竞技比赛项目不仅吸引到众人关注,而且会有更多人愿意参与其中。在体育赛事的刺激下,比如锦标赛、奥运会、亚运会等活动中,逐渐让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近些年来电视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也对人们关注体育起到了带动和推动作用。让更多人知道并关注了很多体育赛事,并且随着人们对体育健康的重视,以及家庭对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认识提高,针对于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就抓住这一契机,有效吸引更多对赛事感兴趣的人员,包括部分家长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参加相关培训,为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1.2 全民健身的号召

由于大型的体育赛事吸引到更多人对体育项目的关注,不少人对健身运动充满希望。在政府积极号召全民健身的基础上,健身运动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推广。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百姓和家庭消费能力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个人健身和家庭及学生健身的投入比重不断加大。在全民健身思潮的影响下,在人们对体育健康越来越重视的情况下,为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带来了比较庞大的生源,在此条件下,促进了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的发展。

2 体育产业中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发展探究

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的发展要符合市场化特征,在具体开展中,必须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竞训机构的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市场的需求变化。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在发展中遇到挑战,按照现阶段呈现出来的发展状况,主要可从以下方向来分析:

2.1 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却在淡化边缘化教练员队伍的核心作用

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在开展中,有时会存在过于重视社会效益的现象。针对于参加竞训机构的人员来讲,他们主要想通过积极参与锻炼和增强自身在体育竞技方向的能力和水平,重视对专业化的培训。虽然竞训机构在宣传理念时,会尽量通过炒作或者名人效应来扩大影响力,但是却在执行过程中淡化边缘化教练员队伍的重要性突出性,盲目性的定位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终会让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失去竞争力。

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在发展战略方向上要足够明确,只有定位精准,才能够为参与人员提供优质的竞训内容和项目。在当前,如果只是存在重视规模却不重视质量的情况,只能够让自身水平维持在低层次的阶段。在失去了教练员队伍核心优势后,无法对学员产生吸引,单纯凭借平时积累的口碑吃老本并不符合科学化的发展的理念,势必在短时间内失去市场认可并逐步被其他更有优势的机构所替代。

2.2 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管理环节

在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发展期间,人才也属于竞争的资本,针对于体育产业中公有民办竞训机构来讲,教练员就属于重要的核心人才。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练员人才,才能够为机构的发展引领正确的方向,比如,在实际开展中,应确保以体育教练员和专业运动员为主,保证教练员作为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与发展计划制定者。不过,若只是利用教练员和著名运动员作为经济上名誉上的宣传,评优等使用,在实践中机构不让谋面,更甚的是打压,试图把教练员变成被剥削者,这种想花最少的钱让教练员创造最大的收益的公有民办竞训机构,这样在体育项目的开展中几乎无法展现出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师资力量的优势。

不少学员在最初参与时,并不具备专业性的文化知识,一些运动基础也相对薄弱,在此过程中就需要依靠教练员来提供帮助。在倡导因材施教的理念下,教学培训过程应具有针对性,师资力量因素可以说是限制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发展上一台阶的关键所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机构为了节约人力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在该方面并不存在优势,加强缺乏有效的管理环节,促使整体的竞争力下降,不足以形成自身独特的项目特色。公有民办机构的领导人把竞训只当一个普通打个卡而已的工作,而机构里的教练员把竞训工作当做生命一样重视。由于机构领导人和教练员团队的信念理想和追求存在质的区别,势必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

2.3 缺乏实践过程,竞训浮于表面

体育产业中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在迫于招生的压力下,尤其会在宣传阶段加以修饰,在实际竞训过程中,却无法将具体项目应用于实践。根据竞训活动的特征,它具备综合性、自主性以及实践性,而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的公有性质已决定了很多制度方面的不灵活无法满足,就难以通过教练员给学员通过实践获得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的过程。由于课堂掌握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加强巩固,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却无法满足该条件。

从大方向来观察,体育产业能够实现不断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创新能力。在体育产业包含的领域范围内,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的发展同样需要创新来提供动力,只是在逐渐协调发展体育产业项目中,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缺乏明显的优势,在机构内部又没有充足的灵活性,让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只有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找准定位,才能够在充满竞争性的市场中开拓出生存空间。

2.4 社会体育力量增强,冲击公有民办竞训机构

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进程中,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已经不属于新兴的事物,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可供选择的生源数量在逐年降低,许多学生群体通过参与校内组织的相关活动就能够使自身得到专业化的锻炼。同时,虽然大家都积极推崇体育运动,在现阶段更多人将体育运动视作养生方面的内容,专业化的竞训并不符合老龄化群体的要求,在重视休闲体育的基础上,公有民办竞训机构的吸引力有所下降。

2.5 民办竞训机构管理不严,逐渐失去信誉

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下,很多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尤其近年来机构圈钱跑路的新闻事件屡见不鲜。这对于社会和广大群众利益来说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导致群众对公有民办竞训机构逐渐失去信心。最终产生连锁反应,使得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发展举步维艰,最终会彻底淡出市场。

3 总结

社会体育的力量在增强,面对复杂多样化的体育运动项目,供大家选择的余地更为广阔。受到社会体育多种类型和自主化运动的影响,现有公有民办竞训机构又不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更不具备财务制度的灵活性,没有清晰的发展方向定位、过于重视社会效益,同时内部管理制度缺乏科学化与规范化的标准,最终会逐渐在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被体育社會力量所淘汰。

(作者单位:鹿城尚武游泳队)

猜你喜欢

教练员体育产业民办
我国体育产业政策演进与效果评价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体育产业之篮球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河北省国家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状况研究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办高等教育:现状、问题与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