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做合一”教学实践探索
2021-09-12顾海龙
顾海龙
目前,不少高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都愈来愈重视体育教学的事件教育工作。但由于很多体育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依旧无法彻底改变“先理论、后锻炼”的教学模式,导致高校体育教学无法取得预期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有必要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引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以此来清除高校体育课堂中存在的弊端,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 以“做”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
陶行知先生认为,任何学科的教学都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特点出发,通过“做”这一行为为学生传授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在“做”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从而将教师所带领的“做”转变为自己主动的去“做”。对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来说,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那么就需要教师将自己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从而引导学生去学习体育知识。具体而言,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1 通过“教”来支撑“做”
高校体育教学除了需要重视“做”以外,同样也需要将“教”重视起来。这里所说的“教”更偏向于对理论知识有关的讲解,通过让学生学习更多体育理论知识,从而让他们将理论知识在“做”中运用。大部分体育教师由于太过于重视学生是否掌握了所有的理论知识,而没有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这些理论知识,而导致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对陶行知现实所提出的“如何做便如何学,如何学便如何教”理念进行深层次分析,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让“教”更有质量。一方面,教师需要精讲相关的理论知识,使用学生能够轻松理解的语言来表达体育理论知识中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某些体育动作教学于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以此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产生更直观的感受。
1.2 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体育核心素养
教师需要听过自己“做”的行为去指引学生“做”。教师需要保证自己“做”时具有有效性与科学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对相关的体育知识产生更充分的感受,还能从中感受到体育学习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所展示给学生的一言一行进行不断的规范,让学生能够在自己脑海中记住这些规范化的一言一行,从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正确的指导。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要保证自己示范动作的规范性,要用清晰的思路为学生讲解知识,同时也要运用具有技术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所带来的乐趣。不仅如此,作为教师本身也需要积极参与相关体育知识的学习,通过让自己获得较高的体育教学素养,以此来保证今后的体育课程教学,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更好的体育课程学习。
2 体育教学要在“做”中学
总的来说,学生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锻炼时是否具有积极性,是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需要指引学生通过实际的行动,带领学生在“做”中学。这里所提出的“做”,指的是学生能够自觉地模仿并练习教师所演示的动作,通过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从而让自己获得较高的体育核心素养。在“教、学、做合一”思想深入运用于高校体育教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积极进行改变,不断对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优化。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分配相关的体育锻炼任务,让学生能够对体育动作进行自主探索,学生在自己“做”的过程中,就能慢慢掌握该项体育动作。
陶行知先生认为,“做”这一行为本就是在劳心的基础上再劳心,他提出“做”能够推动行为与思想并产生新的价值。因此,将“做”具体运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一是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将新的教学方式运用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使该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又能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同时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尤其使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摸索进行学习;二是体育学习本身即是个体的也是团体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合作学习的模式引入进来,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进而达到相应的体育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安排学生练习某一体育动作时,学生如果只是单人练习,那么很难感知自己动作的正确性,而如果采取小组练习的方式,那么学生就能够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动作,让自己在小组學习中互共同进步;三是体育课程教学也需要重视引导学生教学思想层面上的思考,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方式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不断感知体育文化,并指引他们进行独立思考与练习,从而让学生获得思考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如此,高校体育教师要将“做”始终看作是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时刻将“做”作为教学的中心。只有把“做”看作是生产任何一切的源泉,学生才能通过“做”的过程感知并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也会对这些新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思考,直到自己真正掌握这些新知识为止。
(作者单位:保险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