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移云”信息技术在线教学模式研究
2021-09-12管萍黄容
管萍 黄容
[摘 要]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将是未来一种趋势,“大智移云”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对在线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超星平台为例,研究了课程设计和创建、课程教学和互动、课程考核和评价三大教学环节,基于信息技术创新背景的教学过程。结果表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环境下在线教学将转变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移动学习、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信息技术;在线教学;MOOC;超星平台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流研究生培养课程建设项目“审计理论与实务”(0233-A1-5300-20-01062);2020年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建设项目“会计学(全英文)”(0233-A3-0601-20-0201)
[作者简介] 管 萍(1979—),女,江苏扬州人,博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管理研究;黄 容(1978—),女,四川成都人,硕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数据挖掘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8-0148-05 [收稿日期] 2020-11-10
2020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由于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1]。教育部组织推出了22个线上课程平台,开设了2.4万门在线课程,为普通高等学校在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要求提供了技术支持。钉钉、腾讯会议等办公应用成为被全国师生普遍采用的在线教育平台。各种在线教学工具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未来线上线下教学并行将成为趋势,教师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下基于信息技术创新背景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一、信息技术背景下在线教学的特点
信息技术环境下在线教学内容和方式丰富多样。目前,各种MOOC课程资源较多,而且课程中有不同的教师共同授课,教学资料既有分章节的课件PPT、课程视频、案例习题,也有学术文章、各种链接资源推荐等,拓宽了课程的知识维度,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情境。同时,在线课程教学采用了多种信息技术工具,如直播、录播、在线测试、在线讨论,有文档、视频、音频、图片等不同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平台中的互动工具如弹幕,群聊功能也大大增进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通過对在线作业、在线考核等成绩数据的及时统计分析还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在线教学的主要模式和技术工具
在线教学主要采用直播或录播(如MOOC平台)+互动(如翻转课堂)模式。直播教学模式下,课前教师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期刊论文、制度规范、推荐的公众号和链接网站等学习材料上传至课程资源平台供学生学习和参考;授课时采用钉钉、腾讯、ZOOM等平台进行PPT屏幕共享或资料共享的方式在线讲解。录播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借助于自制录课的视频和优质慕课。疫情期间教育部推荐了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智慧树网、超星尔雅网络通识课平台、人卫慕课、智慧职教、实验空间—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等22个支持高校在线教学服务的课程平台资源供教师进行选择。许多学校自建的网络教学平台如雨课堂等则综合了直播和录播功能,还有些学校通过智慧教室云录播方式邀请教学名师和专家进行授课。许多优质课程资源平台不仅提前做好了各种网络压力测试,同时还嵌入了许多智慧教学工具,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
翻转课堂互动则形式多样,有线上测验、线上抢答、线上辩论、头脑风暴、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团队或小组prestation、留言和弹幕互动、笔记和作业分享、习题难点讲解等,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表1和表2是常用的在线教学系统平台,以及课程资源设计和制作工具。
三、“大智移云”信息技术对于在线教学模式的影响
(一)大数据技术与在线教学的融合
权威信息技术研究咨询公司高德纳(Gartner)将大数据归纳为数量大、变化快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需要高效、创新的信息处理方式,从而提升洞察力、强化决策、优化流程[2]。一切皆可量化,让数据说话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主要特征。而大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高速性(Velocity)、多样性(Variety)、价值性(Value)、真实性(Veracity)的5V特征已经形成共识。在数据规模上从兆字节(MB)、吉字节(GB),跨入到了尧字节(YB)、亿字节(BB)指数增长的时代;在数据类型上从结构化数据转向对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的计算处理。
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在线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数据驱动教学的新趋势[3-6]。大规模、开放的在线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如各种课程数据、教师团队数据、学生规模数据、学生学习数据、教学互动数据、成绩数据、各种评价数据和分析数据,这些数据形式多样,有视频、音频、文件、图表、数字。通过数据收集整理、数据加工处理、数据挖掘分析,进而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在线教学信息化。比如对海量学习资源有效聚合、分析应用,形成多元化和特质化的教学内容框架和教学活动结构。通过对访问签到、观看视频、参与互动、阅读文献、作业完成等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的数据进行研究,掌握学生学习特征、学习习惯,以及学习兴趣。对各种问卷调查、课程考核成绩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评价教学效果,进行教学诊断,优化教学方案。大数据环境下的在线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推进人才培养个性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