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2021-09-12崔静怡翁丽媛杨治宽
崔静怡 翁丽媛 杨治宽
[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融媒体信息技术对于各行各业的未来发展影响越来越大。高校教育也是如此,尤其是在2020年特殊时期之后,线上教育就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高校大学生教育中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高校校园中学生党员群体不在少数,而且这些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党员群体,引导和教育他们履行党员使命、树立模范标杆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学生党员队伍的发展,加强大学生党员的使命教育成为高校大学生教育的热点问题。因此,立足融媒体时代背景中的相关内容,对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创新路径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 键 词]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004-02
当代大学生党员是青年中的先进代表,是最具有理想和担当的群体。因此,引导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未来,同时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迫切需要。当前,融媒体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融媒体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机融合和优势互补,给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融媒体建设,他曾强调:“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因此,融媒体时代下,高校如何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创新引导大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方式,关系到青年的前途,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发展,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中长期规划的战略前景,这已经成为摆在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因此,本文将结合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中的相关内容,对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创新路径展开分析和研究。
一、融媒体时代的定义
对于高校党务工作者而言,想要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利用融媒体来促进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的发展,需要清晰地掌握融媒体时代的定义。通过我们的调查和研究能够发现,所谓的融媒体时代,实际上指通过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展开相关的信息传播。在融媒体这种媒介中,不仅有各种不同媒体传播载体的共同点,又能够体现出各种不同媒体载体之间的互补性,从而实现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的整合,大大提高信息流通速度,构建出“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宣传理念。而对于高校教育来说,由于现代媒体的高度融合,大部分大学生都拥有手机和电脑,他们既是媒体的传播者,又是媒体的被传播者,受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较大;有的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仅满足于组织上入党,不求思想上入党,入党带有一定的个人目的和功利色彩;在工作方法问题上,有的大学生党员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如果加以重视,将对高校党组织的建设和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掌握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做好融媒体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教育工作是每一位高校党建领导者、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落实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高校教育者,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做好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的必要性,并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抢抓重点,着重落实。通过笔者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落实好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而且能够提升高校基层党员队伍的质量。
(一)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高校教育中,做好学生党员的使命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大学生群体可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所接受的都是知识思想上的教育。但是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并没有专门针对党员学生开展的学科课程。所以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學生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填补工作。
(二)促进大学生成长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开展学生党员使命教育工作,就学生个人而言,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大学生能够在平时的生活中,以此来监督、勉励和提升自己的行为规范,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三)提升党员队伍的质量
高校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给学生党员做好使命教育工作,能够提高党员队伍的质量。高校学生的党员队伍可以说是我国党员队伍的高质量后备军。我党一直强调党员应该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在学校教育中给学生党员落实使命教育工作,能够让学生党员变得更加纯粹,能够实现党员队伍质量的发展。
三、立足融媒体时代展开大学生党员使命教育
在高校教育者明确了相关的理论性内容之后,就需要从实际的教育内容出发,展开融媒体时代学生党员使命教育的探究和分析工作,以此来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与发展。
(一)构建标杆党员培养体系
所谓的标杆党员,实际上就是指学生党员中的优秀者。从当前高校教育的实际来看,并不是所有的党员彼此之间都是熟悉的,更多的是以班级为单位,展开相应的联系工作。这样的情况实际上是不利于高校大学生党员群体之间的联络与发展的。所以为了加强学生党员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生党员之间的共同发展,高校教育就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组织形式为载体,通过前期、中期、后期三个培养阶段完成培养对象从群众到合格党员再到标杆党员的发展。前期以广泛的兴趣社团为依托,如机器人协会、梦想启航团、“梦耀中华”社会实践团队等,为学生提供参与科技竞赛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中期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依托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或“三下乡”社会实践等平台,吸收态度积极、表现突出的学生入党,鼓励他们继续发展特长,提升自我,并积极带动其他学生的参与热情。后期对学生党员集中培训,加强理论培养,树立标杆意识,提升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在工作和生活的各方面都努力成为标杆,主动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表现突出的党员所在的组织或团队挂牌立项,营造积极争先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