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教融合视阈下日本研学旅行经验新探
2021-09-12吴程穗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研学旅行迅猛发展,已经逐步形成融合文化、旅游、教育发展的新业态。日本研学旅行的发展历史悠久,是中小学校课程教育中的重要项目。在文化、旅游与教育融合视阈下,考察日本研学旅行的历史演变、活动特点、组织模式,说明研学旅行是文旅教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与新方向,通过促进协调与统筹、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结合实际注重实践等渠道,为我国研学旅行在文旅教融合发展新阶段拓展思路、创新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文旅教融合;研学旅行;日本研学旅行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ZWX20120)
[作者简介] 吴程穗(1992—),女,浙江苍南人,硕士,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文化创意和中日文化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8-0036-04 [收稿日期] 2021-01-06
自2016年教育部等11个部门颁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简称《意见》)以来,我国的研学旅行迅猛发展[1]。研学旅行与一般的旅游活动不同,不仅是旅游活动,更是学生集体活动、教育活动及文化活动。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倡导,在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在学生和家长的需要与支持下,全国各地教育部门、文旅管理部门、中小学校、社会团体、旅行社、培训机构等积极响应,研学旅行的发展呈现勃勃生机,已初步创造了引人注目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进一步加强我国研学旅行的理论研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以外,还可以学习借鉴日本、欧美等国家的成熟发展经验和有效做法。探索日本研学旅行经验,对文旅教融合视阈下我国研学旅行的稳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研学旅行概述
(一)日本研学旅行的嬗变
日本研学旅行的历史演变,大致分为:研学旅行的发祥、明治时代到战前的研学旅行的发展、战后研学旅行的复兴、研学旅行的改善与全国研学旅行研究协会的成立、基于新干线的研学旅行的发展、国际化时代的海外研学旅行六个阶段[2]。
第一阶段:江户时代,随着伊势神宫参拜活动,以及大名参勤交替制度的出现,旅行开始逐渐在日本发展,这也可以说是日本研学旅行的发祥与起源。第二阶段:1886年2月,东京师范学校组织全校参加“长途远足”,研学旅行开始了多样化的实践。此后,研学旅行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本的教育中。这一时期的日本研学旅行与日本的军事教育关系密切,研学旅行内容除了“兵式体操”外,还有参观军队和战争遗迹等[3]。第三阶段: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通过发布政策和文件,指导日本进行新教育的开展和战后教育改革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民主教育改革。这一时期,随着经济的复苏和日本国有铁路团体折扣的推出,研学旅行的复兴之路缓缓开启[4]。第四阶段:研学旅行路途中事故多发,引起日本文部科学省对研学旅行安全问题的关注,1955年6月1日,举行了研学旅行协议会,并于次年9月20日,发行了《研学旅行手册》。1958年10月1日,《学习指导要领》将研学旅行正式纳入日本的教育课程体系中,日本研学旅行的发展迈出一大步。另外,为了更好地开展研学旅行教育,落实安全的实施与指导工作,1959年开始,日本利用国库补助来促使全员参加研学旅行[5,6]。第五阶段:1959年4月20日,研学旅行专用电车“日出号“和“希望号”的出现,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各地纷纷设置研学旅行专用交通工具。如此一来,更进一步推进了研学旅行的普及[7]。第六阶段: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和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日本研学旅行的形式与内容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开始走向国际社会。1984年,最早有学校前往韩国进行了研学旅行。此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成为日本中小学校研学旅行的目的地。1989年,日本运输省提出了5年内促进海外旅行达到1000万人的计划[8,9]。研学旅行国际化,成为21世纪日本研学旅行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二)日本研学旅行的活动特点
日本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丰富、类型繁多,包括从参观、体验到鉴赏等多样化开展形式。以公益财团法人日本修学旅行协会主导的日本国内研学旅行调查为例,自2011年至2018年,日本国内研学旅行活动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历史学习、艺术鉴赏、和平学习、手工制作体验、职业体验、宗教体验、生活体验、自然·环境、体育体验、防灾学习、交流活动、学校参观等。这其中最多的是历史学习,其次是艺术鉴赏,再者是和平学习,三者占据全体总数的半数以上。从整体分析日本研学旅行的活动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重视历史学习。根据日本修学旅行协会每年公布的日本国内中学研学旅行实施情况(摘录),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寺庙等参观始终位于研学旅行活动内容前列。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带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感悟。除此之外,在研学活动中开展以和平学习为主题的内容,通过参观以战争或者和平为主题的博物馆与纪念馆,一方面让学生在参观中自主学习历史,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和平教育,让学生懂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和维护和平的意识。
2.强调文化体验。日本研学旅行活动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与教育。研学旅行中涉及文化体验的内容有博物馆与美术馆等参观、音乐会与歌舞伎等鉴赏、传统文化体验与祭祀活动、坐禅体验等。在文化体验中,将文化活动与教育活动有机融合,一方面通过艺术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增强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度;另一方面對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认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
3.提倡知行合一。日本的研学旅行活动,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生活技能的习得。除了设置职业体验、自然体验、体育体验、生活体验等丰富的体验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领悟书本知识。日本的研学旅行活动十分强调生活细节,例如,学生乘坐大巴时系安全带问题,日本大巴的空座位也需系安全带,从微小的细节处着眼,对学生进行教育[ 10 ] (P239)。另外,比起单方面的传授,教师更会身体力行地带领学生共同实践。带队教师会向学生反复强调,将物品摆放整齐且使用后恢复原位,在道路上不要造成拥挤,按照发放的示意图摆放睡觉时的床单、被子等生活细节,增强学生的文明礼仪与公共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