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有效课堂实证研究

2021-09-12温嘉丽周盈谢芳芳王楚怡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8期
关键词: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有效课堂

温嘉丽 周盈 谢芳芳 王楚怡

[摘 要] 扶贫工作是我国现阶段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国各地正在加速推进决战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教育扶贫是实现脱贫重要途径。随着形势的发展与新课改的深度推进,乡村学校的教育逐渐受到重视。从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的有效课堂出发,以广东部分山区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际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乡村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具针对性地探求实现乡村有效课堂的途径,目的是为教师提供有效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在教育中取得有效的进步。

[关键词] 乡村学校;有效课堂;教学质量;教育发展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肇庆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学校有效课堂实证研究——以广东山区为例”(201910580003)

[作者简介] 温嘉丽(1999—),女,广东广州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山区教育;周 盈(1998—),女,广东揭阳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山区教育;谢芳芳(1997—),女,新疆喀什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山区教育;王楚怡(1999—),女,广东陆丰人,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山区教育;曲中林(1965—),男,黑龙江绥化人,学士,肇庆学院教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指导教师),教育学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发展战略和教师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8-0023-05   [收稿日期] 2020-11-19

一、研究背景

(一)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统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1]。在城乡教育差异悬殊的背景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下,人们开始高度关注乡村教育的发展情况。建设乡村有效课堂,向乡村学生高效率传授知识,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有利于打破山区乡村教育僵局,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更迭教育。

经济欠发展地区是扶贫重点关注地区,抓好乡村发展是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要让农村脱掉贫困的帽子,首先,要从思想上淡化新一代农村孩子的贫困意识,改变“志短人穷”的观念;其次,引导他们凭借自身的努力、家乡资源的优势、国家的政策在特定领域有所作为,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脱离贫困需要依靠智慧。教育是培养智慧的重要手段,是阻止贫困代代传递的重要方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保障措施中,其中一项就是人才保障,致力于培育本土人才投身于乡村事业的建设当中,大力推动乡村发展。

(二)乡村教育情况复杂,学生发展受限

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各地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城乡发展显现出不均衡的局面,农村教育问题变得日益复杂。《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中提到:在义务教育县域内教育公平得以改善的同时,县域之间、省域之间的教育差距在加大[2] (P2)。现如今,多数青年教师不愿到乡村谋职,乡村学校缺少新的活力,师资得不到改善,教学状况远不如城市;学校生源以当地乡村孩子为主,学生见识不广,思维受限,自觉性差;学校教学硬件设施配套不足,校内外培训机会少等,都折射出乡村教育的艰难。城乡间的生活环境与教育差异影响了大多乡村学生对未来的选择,他们缺乏远大的目标,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实现自身价值,对脱离贫困極其不利。因此,改善乡村教育环境是必要的。

(三)乡村学校教学效果低下,教师转型艰难

虽然我国有效课堂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繁盛阶段,学术界部分研究成果得到教育界的普遍认可与运用,但是由于山区教育的特殊性,例如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留守儿童较多等因素影响着乡村教学建设,乡村办学质量难以提升,间接导致课堂实施难以高效稳步进行、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无法得到有效培养。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措施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乡村学校改革有法可依,各级部门为乡村教育发展保驾护航。大部分乡村小学教师意识到这一背景下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性,开始着眼探求有效教学的建设途径,积极提升自己自身对应技能。但受现实因素限制,部分教师对有效课堂认识不深、操作不当、提升缓慢,仍处于摸索阶段,转型艰难,他们正努力适应变革。

二、乡村“有效课堂”研究的必要性

(一)乡村“有效课堂”概念界定

“有效教学”概念产生于20世纪西方开展的教育科学化运动。国内外学者也相应提出各自见解,但学术界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笔者在收集整理资料时发现,有效教学和有效课堂关系密切,教学实施影响着课堂达成效果,有效课堂包含有效课堂教学。周秀芳等人提出的有效课堂教学定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探究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的有效知识量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3]这是笔者颇为认同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对乡村有效课堂的界定又有不同的看法,认为乡村有效课堂应结合农村人文地理、教育环境、经济实况等方面再重新定义。教师基于乡村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知识接受能力、对待课程的态度,乡村环境对有效课堂教学影响、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等一系列因素进行教学规划,实现课堂最优化。

简而言之,乡村学校有效课堂指教师与学生根据当地的资源环境等综合要素,共同遵循教育规律创设特色的教育活动,教师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关注乡村学生的心理环境,以有效且符合乡村实际环境的措施促成学生在知识、认知、情感领域上的整合与协调,促进教学目标生成,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二)乡村有效课堂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乡村学校教育发展有效课堂
村落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学校的使命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新时代乡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乡村学校开展义工服务活动是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