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活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2021-09-12汪高华
汪高华
缺乏指向、过程趋同、形式泛滥、情感虚化等现象影响活动教学成效,教师披上“活动的外衣”让学生记忆内容,却忽略了学生的内化与感悟,难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道德知识的丰富,替代不了真切的体验,难以促成真正的道德行为,教师要借助活动引领,促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向道德行为的转化。
一、依托教材,合理延伸
贴近教材,围绕目标设计。教材是学生学习道德内容的载体,能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升,教师要围绕教材开展活动引发学生共鸣,让他们通过探讨交流建构真正的道德认识,能促进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如在学习部编本七上第九课第一框“守护生命”内容时,在导入时教者引导学生探讨“幸福是什么”的话题,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知道守护好生命才有幸福的可能。教者播放“健康去哪儿了”的视频,让他们分享健康的生活方式,能认识到要爱护身体就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者呈现学生安全演练的照片,让他们分组汇报发生火灾、地震、电梯故障时的自救知识,能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掌握自救的方法。教者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样活动,让他们学会守护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能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1.补充延伸,促进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效性强,教师要将时政事件、社会热点素材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学习道德与法治内容的良好方法。教师要开展时政分享活动,围绕教学内容收集、筛选出新近发生的社会事件以及时政内容,并设计问题与学生讨论交流,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教师要联系教材内容,以课件呈现新闻事件中的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评议,让他们结合教材内容讨论交流,能提升他们的研究分析能力。
2.开发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教师要依据学生特点,构建形象生动的活泼场景,增进学生的学习体验,调动学生参与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积极开发资源,构建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引领学生参与研究学习之中。教师不一味照本宣科,要充分利用纪录片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并组织学生讨论,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能拓展学生的认知视野,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贴近生活,促进感知
1.了解学生,把握认知特点。很多教师不研判学情,不分析特点,一味“灌输”,导致多教少学、有教无学现象的发生。初中生处于青春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渴望获得他人认可与尊重,互联网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教师要观察学生生活、倾听学生表达,多沟通、多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领他们融入社会中去思考、感受,从而能適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能获得人生的感悟。教师要改变空洞说教的现状,引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从而能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学习部编本七上第五课第二框“网上交友新时空”内容时,教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网上交往提出问题:在你与网友交往的过程中,给你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经历是什么?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在网友提出见面的要求时,你如果要去见网友,会做哪些方面的准备?与网友见面后,你可能会有怎样的心情?为什么?教者引导学生针对网上交友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交流探讨,让他们能从“见”与“不见”两个角度展开探讨,在交流中能总结出慎交网友及网上交友的注意事项。
2.融于现实,选取生活案例。选择的案例只有联系生活,才会易于让学生所接受,才能促进学生的行为投入。教师要借助于生活化的教学,引领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之中,才能为抽象理念的理解提供支撑,他们也才会乐意参与探究,也能从生活案例中提炼出自己的看法。如在学习部编本八上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教学中,为帮助学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形成守法的观念,教者选择《从爱书到偷书》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名牌大学生周梅从嗜书到偷书的过程,并交流:一个好学生为什么会丢了面子?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学生通过交流意识到周梅做了违法之事,会受到法律制裁,也会令自己的名誉受到伤害,也让学生意识到法不可违。为让学生对“什么是违法行为”问题的了解,教者引领学生小组讨论生活中违法的事例,学生能说出新闻报道中的弃子、拐卖儿童以及生活中的不赡养老人等都是违法行为,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发表见解,能相互启发,能帮助学生感知抽象的概念。
三、多元活动,增进体验
道德与法治课程既有认知,也有体验与内化的过程,学生能从情景体验中实现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效果,能促进道德情感的升华。教师结合所学内容,引领学生扮演角色,参与情景体验,能促进他们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更好的理解。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融入情景之中,去思考、联想,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从扮演中获得真实的体验,能形成自己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针对一些焦点问题引导学生辩论,让他们能依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生活阅历去分析问题,为支持自己的观点而寻找理论与案例作为支持。教师要借助于多样形式的辩论活动,让学生越辩越明,能促进他们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
总而言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本,依据学情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能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增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内化,促进他们学科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