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数学批判性思维能力之门径

2021-09-12施益东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实践操作以生为本问题情境

施益东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我们一定要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智力潜能和求知策略上的差异,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情境,帮助学生学会“批判”与创新,自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创新思维的星空中展翅翱翔。

关键词: 问题情境;横向比较;以生为本;实践操作;批评思维

数学思维属于高阶思维的范畴,既是学生对数量、空间、结构等知识间接反映,又是根据思维的一般规律认识数学概念及其内部规律的理性活动。创新是数学思维的核心所在,而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批判性思维就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涉及内容、形式、结果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思考。笔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谈一些体会,以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之愿景。

一、巧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萌发批判性思维的火苗

问题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的前提条件,尤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三维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有利于萌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火苗的问题情境。

例如:笔者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的导入时,先直接提问:“李华拿着一张写着‘宝物距你的左脚3米的寻宝图参加寻宝活动,试问这个宝物到底在何处?”话音刚落,小朋友们立即挥笔在纸上量画(用3厘米表示3米)表达心中的观点;然后,接着提问:“当你找到的这个点以后,是否存在宝物还在其他的地方吗?”随着同学们在纸上所画的点增加,逐步形成了一个“圆”形;接着,“你是否愿意告诉李华宝物到底藏在哪里呢?”顿时,他们畅所欲言,纷纷描述了各自探索的结果。如此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过程,不仅让学生萌发创新思维的情感涟漪,而且逐步构建“圆心确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的理念;同时,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下问题:“一个圆到底有一条边还是无数条边?”“其他平面图形是否也存在‘一中同长的现象呢?”“为什么只有应用圆规画出一个比较标准的圆?”等问题进行思辨,当时的气氛非常活跃,从而加深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深度,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二、借助横向比较,提高学生是非辨别能力

俗话说:“灯芯不拨不亮,道理不辩不明。”由于许多小学数学习题往往是一题多解的。因此,除了积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解答之外,还要让他们借助横向比较找到各种解题方法的异同点,从而多角度分析、归纳解题规律,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是非辨别能力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执教涉及应用题的知识时,先打开多媒体展示如下习题:黄伟与陈娟两人骑着自行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行驶,黄伟每分钟走65米,陈娟每分钟走70米,行驶9分钟后两人相遇,问甲乙两地之间相隔的距离是多少米?

然后,要求学生各自动笔解题,并指派2个学生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完成,学生1解法:65×9=585(米),70×9=630(米),585+630=1215(米);学生2解法:65+70=135(米),135×9=1215(米)。面对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我鼓励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两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一致认为学生2的解题方法比较好,凡是类型习题都可以采取“速度和×时间=路程”这一解题思路。

三、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科学的怀疑态度

没有科学的怀疑态度,就没批判性思维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鼓励、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向学术权威挑战。

例如,笔者在执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时,部分学生在完成有余数的小数除法过程中,直接利用“商不变”性质可转化为除數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但他们对商“不变”情况下余数“在变”的现象提出了质疑。此时,我点拨道:“‘商不变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修整的”。后来,经过同学们的适度研讨,最终得出结论:在有余数除法中,除数与被除数同时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会随着除数与被除数的变化同时出现缩小或扩大的现象。可见,科学的怀疑态度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意识的重要条件。

四、加强实践操作,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假如让学生主动参与相应的实验操作,往往会产生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和想法,这是学生扬起批判性思维的船帆。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让他们大胆发表各自独特的观点或建议,从而进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美妙境界,逐步提升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例如:笔者在引导学生对“圆锥的体积”进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先迅速用水进行了演示实验,然后要求各学习小组用黄沙进行实验性验证。结果出现了如下情况:3个学习小组虽然倒了5次,但圆柱容器中的黄沙都始终没有加满;5个学习小组倒了3次,黄沙早已超过了圆柱容器的口。面对这一奇怪现象,我积极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其中的原因,最后顺利地找到了出现上述奇怪现象的原因:由于水和黄沙属性有本质的区别,水没有“松”“实”之分,但堆积的黄沙有“松”、有“实”,因此,凡使用黄沙进行实验不一定获得用水进行实验操作的统一标准。类似的教学片段,不仅让学生圆满地完成了实验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我们一定要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智力潜能和求知策略上的差异,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师生互动情境,帮助学生学会“批判”与创新,自觉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让学生在创新思维的星空中展翅翱翔。

猜你喜欢

实践操作以生为本问题情境
小学科学课外活动的拓展与开发初探
在电类实践操作课程中对士官学员安全及规范操作意识的培养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创新思维培养之我见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