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艺术类高职院校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关系
2021-09-12曹承进张作虎
曹承进 张作虎
摘 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个城市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趋同化现象,城市之间的差异逐渐消失。就常州而言,在全域一体化、产城融合的推进过程中,城市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好,但在体现人文情感、营造艺术氛围、展现城市温度等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通过城市美学唤醒城市活力,充分发挥文化艺术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而一座城市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这其中起着关键的耦合作用,对城市美学重塑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发展;高职院校;产城融合
基金项目:本文系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教师企业实践锻炼项目研究成果。
一、地方艺术类高职院校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地方艺术类高职院校以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为主要目的,为城市发展输送艺术人才,对塑造城市品牌、城市文化、城市空间、城市美学起着重要作用。
(一)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应是创意、创新风向标的树立者,是艺术发展的引路者,对艺术潮流发展动向有着敏锐的嗅觉。一方面,艺术院校通过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为城市建设提供创意灵感,其培养的艺术人才和艺术家在重大项目的文化建设方面起着关键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艺术院校通过专业成果为城市输送再生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城市美学影响力,从而带动全民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塑造城市气质和内涵的作用
一座城市的气质来自外在和内在,外在的美体现在城市样貌、公共建筑、标识标牌等方面,内在的美体现在城市文化、城市性格等方面。艺术有助于塑造城市气质和内涵,将外在美和内在美、古典美和现代美进行创新融合,形成城市独有的美学格调。艺术类院校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发生地,能够从源头激发城市发展的美学动力和创新活力。
(三)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作用
产城融合的生态核心是“产城人”,产业发展是把人引进来,城市发展是把人留下来。产城融合应该刚柔并济,除了“刚”的产业布局,还应该有“柔”的城市功能,而“柔”包含着城市文化、城市美学、城市创意等内容。加速城市新陈代谢,发挥文化创意的价值,构建有温度、有美感、有生命力的城市,这样才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城市的艺术场景、美学空间是催生构思与发明的先决条件,丰富的建筑空间、艺术机构、道路驿站和文化设施等创意环境,吸引着创意类人才、运营者和游客的到来。美丽的城市吸引着美丽的人,美丽的人建设出美丽的城市,人才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魅力指数,而艺术类高职院校既是艺术人才的集中地和输送地,也是城市活力的源泉。
(四)艺术院校的地标性作用,带动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
一座城市高校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和城市综合实力,是文化聚集的地方。艺术类高职院校本身具有较强的艺术塑造性,能够快速接受各类创新性事物,容纳各类创新资源。艺术类高职院校极易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成为短期旅游打卡的聚集地,带动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
二、常州艺术类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艺术类高职院校也获得一定的发展。常州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不多,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校更是凤毛麟角,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在推动城市文化、城市美学发展方面显得能力不足。
首先,常州艺术类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建设特色不明显、美学思维欠缺、学科发展不平衡、办学理念滞后等问题,专业发展与学科发展已经落后于城市的发展。
其次,艺术类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还处于闭门造车的阶段,与城市文化发展不匹配,没有深度参与城市的各类建设项目。在许多城市中,如成都、南京、西安、济南等城市,地方性大学尤其是艺术类院校参与城市发展规划、城市文化美学建设的广度与深度是非常全面而深入的。因此,常州艺术类院校和专业与本土的文化和美学契合度有待提高。
最后,社会认同度不够高、专业与产业不尽协调等问题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高校在一座城市当中,是先进文化和先进美学的价值体现。产业与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校的引领协调,高校艺术类各专业除了培养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外,也要做到与行业协会、产业协会的协调共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人,也能够促进专业的发展,从而促进行业产业集群与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打造常州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建议
(一)倾全市之力重点打造一所高质量艺术类高职院校
中国不乏艺术类院校,一座优秀的艺术类院校能够带动一座城市的美学发展,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常州的艺术类院校在各方面还不够突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关部门在规划城市建设时,往往更加注重城市建筑的功能布局,90%的资金投入物理建设,而忽视了一所大学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城市规划者应该转变思路,加强项目的立项、规划,以及资金投入的力度,为艺术类院校提供更多的共建机会,倾力打造一所真正属于常州的高质量艺术院校。
(二)深化产教融合,让校企合作形成闭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大论述,这对于本地高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以职业要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提高实践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重点关注创新类实践项目。其次,应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瞄准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让知识技能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在产学研一体化中,实现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同时在校企合作中务必形成闭环,让企业深度参与课程改革,将优秀项目引入大学,促进大学生的有效实践。
(三)提升学校的整体艺术氛围
第一,校园环境的艺术氛围塑造。学校应该利用自身学科专业的优势,将美学思维融入校园环境。实践出真知,因此实践与艺术创作应緊密结合,由学生以项目实践的形式,积极参与校园的美学重塑,比如让学生参与学校文化体系、学校微场景建设等。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通过实践增强专业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学校增强艺术氛围。
第二,举办艺术活动。通过多元化的艺术活动,塑造学校的艺术氛围,例如:举办主题艺术展、艺术沙龙;邀请艺术名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举办大规模的校园艺术节,形成常態化节日;参与艺术团体的演出活动,集合各方资源,主动参与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等等。
(四)提升艺术院校的城市参与度
第一,学校与政府携手,举办毕业季活动。例如:“名城苏州毕业季”是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首次和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广新局、苏州市教育局联合打造的开放性毕业展示活动,活动展出在苏学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创作成果,通过分享各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共同推进“苏州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试点城市”的建设。此活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常州艺术类院校也可以联合政府相关部门举办此类活动,让学校的艺术作品真正参与全域一体化、产城融合中。
第二,参与城市文化艺术建设。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的宝库。学者张丽堂沿用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将城市文化定义为人类生活于都市社会组织中,所具有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一切从都市社会所获得的任何能力及习惯。城市布局、建筑美学、城市创意、文艺活动等城市建设内容其实是长久的大课题,艺术类院校可以把城市课题作为模拟项目,让学生进行提案模拟,打造如网红公交站台、网红小广场、网红菜场、微剧场、微书房、微展览、微画廊等文化艺术载体。发挥高校教师的带动作用,形成课题研究团队,为城市文化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第三,为城市艺术发展建言献策。艺术类院校学生是具有一定审美的、有个性的、年轻的群体,同时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所带来的文化也是多元化的。为城市艺术发展建言献策,有助于城市吸收优秀的艺术风格,用创新的思维唤醒本土文化。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多聆听年轻人的心声,开辟特殊通道,共同激活城市美学。高校有着独特的人才资源优势,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高素质人才和技能人才以独特视角对城市的再认识,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第四,合力举办社区艺术大学。相关部门应与学校合力筹办社区艺术大学,下沉到社区文化美学创造当中,让学校融入城市,让城市更具活力,真正让学校走进城市,走进社区,了解本土文化,创造和发展一座城市的艺术魅力。把优质的教育资源本土共享,把本土的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提升整个城市的内涵。
综上所述,地方艺术类高职院校必须立足本土,转变办学理念,紧密结合地方发展实际,担起塑造城市美学的重要责任。相关部门也应该在探索全域一体化、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的同时,把美学理念融入城市,倾注精力,加大投入,重点打造一所本领硬、学术专、品质优的艺术院校。二者相辅相成,相生相长,共同掀起城市的美学复兴,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陈亚军,李莉方.高职院校与地方城市发展互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22):35-38.
[2]曹鸿骅,陈乃林.融合发展:高职院校引领城市社区教育的战略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1):23-25.
[3]周晓刚.苏南地区高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J].中国培训,2015(12):3-4.
[4]李海涛.“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杭州市为例[J].创意城市学刊,2019(2):43-53.
[5]吴淑娟.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20-124.
作者简介:
曹承进,常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创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张作虎,常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产业教授,江苏花头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方向:数字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