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劳动教育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探

2021-09-12古惠兴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古惠兴

摘要:语文教学中渗透劳动的过程,就是一个综合性实践的过程,学生在其中可以获得多方面的成长。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劳动的课文比例较大,在小学语文教学尤其习作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有益于语文教学作文的学习,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降低了习作教学的难度,从而提升了学生习作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劳动实践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劳动教育跟学科教育存在着天然的脐带关系,“耕读传家”便是对这种理念最朴素的表述。《朱子家训》曰:“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谓“洒扫庭除”所谓的“能守一职”,都是对劳动教育意识的朴素阐述。

其实,劳动教育不仅是锻炼人、涵养人的行为,更是促进语文学习、提升写作能力的实践。没有剃头师傅的劳动智慧,怎么会有“留发时乌云秀士,剃头后白面书生。”这样的绝对;没有裁缝师傅的劳动智慧,哪里会有“剪绿裁红春色,挑花绣叶仪容。”这样的美对。这些对联本身就是一种劳动教育渗透语文的案例,笔者不禁有豁然开朗之感。

一、劳动教育对作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一)劳动可以点燃作文之智

小学生写作难点有两个,一个是缺少写作素材,一个是写不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米下锅”,这说明学生没有写作素材,难以写好作文。陶行知说:“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这“双手会做工”和“大脑会思考”可以解读为因果关系。智慧就在双手上,“劳动”可以启发“教育”,这就是“劳动教育”。

(二)劳动可以直接反哺作文

本校是一所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学生家里有一些菜田,教师与学生家长主动沟通,讲清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到了家长对劳动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可。自从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劳动和简单的田间劳动之后,学生日记和作文里的劳动和乡野气息便浓厚了起来。每一滴汗水里都有阳光般的智慧在闪耀,每一缕清风里都有香甜的汗水在鼓荡,每一次劳动能力的提升都化作作文里自豪的成长。

(三)精细的劳动提升作文的精致度

前文提到,小学生作文难点有二,第一个是缺少写作素材,第二个就是写不好。有文学家说:“细节的才是文学的。”作文写不好,或者写成流水账,多是因为在生活中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体验。尤其体验,相对于隔靴搔痒的“看”,亲身体验和文学化的观察才是最重要的。在劳动中,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至少充分调动了各个感官,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全身的骨骼肌肉、眼耳鼻舌身意全处于发动状态,全身器官的协调带来了对客观事物和自身体验的充分感知,劳动之后,身体上的感觉都会让人久久回味。这种状态下的写作,自然是如泉喷涌、酣畅淋漓,自然是有情有意有感,令读者也会从中体味到属于写作者的情感,这样的文章自然是好文章。

(四)劳动促进了学生学习韧性的提升

语文学习尤其作文学习,尤其需要坚持不懈的韧性,“贵在有恒”。劳动中,学生必定会经历轻松、劳累、坚持、突破、自在的曲折发展过程,有了这种经历的学生,才能更深切地体味和坚守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现在很多学生平时缺乏劳动锻炼,他们很难体会到劳动中“痛并快乐着”的感受,自然对“痛”过于敏感,从而也更容易放弃。说坚守,难;说放弃,容易。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补差补懒”的效果。

二、劳动教育与作文教学融合的策略

(一)立足劳动:成为劳动小能手就是最好的作文教学

“把每个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劳动者,是教育的基本职责。”劳动的精细会提升作文的精致。所以,到位的劳动实践指导便成为劳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教育部颁布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淬炼操作。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强化规范意识,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严守规则,避免主观随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每个步骤、环节都要精准到位。强化专注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对操作行为的评估与监控,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终。”如果劳动实践指导不到位,既不利于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习惯的养成,也无益于语文教学作文学习。

在开展劳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生的劳动教育当中,从个人生活内务整理开始,到家务劳动,再到田间简单的劳作,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家長要加强示范与指导,哪怕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以收获最佳的劳动成果和最佳的劳动教育效果。学生在习作中这样写道:“妈妈负责耕田翻土,我负责播种,我们种的是玉米和黄豆。我在每个坑里放五到六粒黄豆种,我东一脚西一脚地摆种子。我享受着萧红在祖父园子里想怎么种就怎么种的快乐情景,可妈妈却叫我五寸远放一粒玉米种,她说种植要有适当的行距和株距,种植是有讲究和学问的……”

种植是有学问的,劳动是有学问的。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了劳动的学问,学生便会有自己的发现和收获,劳动带来的自豪感便会成为其作文中的源头活水。

(二)立足语文: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不是孤立的,必须跟其他活动融合在一起。《纲要》指出:“在开足专门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实践环节中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重叠部分,可整合实施。”劳动教育跟语文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据考古研究,人类最早的诗歌就诞生于劳动实践中。

在语文综合实践中实践劳动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习作的前提是必须有实践基础,否则无话可写,甚至是胡编乱造,与事情不符。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习作:《我的拿手好戏》,是“好戏”,又是“拿手”的,无论是关于兴趣爱好的、手工劳动的,还是家务田间劳动的,都必须有长期的实践,并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期中考试之后,笔者就布置了综合实践任务,让学生自行对全班学生的“拿手好戏”展开调查统计,然后“合并同类项”,相同的或类似的“好戏”所有者自愿组成小组,并创造条件在学校或在家里开展“拿手好戏”预演,对熟练程度进行区分,并让已经熟练的同学指导不够熟练的同学甚至不会的同学,让他们也尽快从中获得成功。在上课的两周前,笔者让全班同学举行一次“拿手好戏”汇报会活动,学生的习作取得了成功。

小学语文教学尤其习作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习作教学的难度,提升了学生习作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学也更加内涵丰沛,较好地实践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海静.语文教育与多学科融合之我见[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7(06).

[2]赵荣辉.劳动教育及其合理性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3]郝红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成长[J].河南教育,2001(01).

[4]徐立群.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劳动教育[J].小学教学研究,1991(11).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