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建议研究
2021-09-12解鸿蕾
解鸿蕾
摘 要: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保障。随着工业革命的大力发展与变革,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政府和消费者的关注。本文对黑龙江省食品安全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净化地方食品市场的流通环境,确保食品安全,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对策;绿色食品
1 黑龙江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幅员辽阔,城乡县区镇村较多。全省现有食品加工企业13 483家,有全国知名企业、证照齐全和不齐全的食品小企业,多数分布于地理位置偏远的村镇乡屯,监管难度大,质量规范标准难以补齐,加之宣传力度的缺失等一系列原因,使得偏远地区的食品质量安全难以监控和保障[1]。近年来,黑龙江省依托国家出台的政策标准为基础,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使得黑龙江省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提高,食源性疾病监测的问题病例数据逐年下降,食物中毒总量也呈现下降趋势。由于黑龙江省地处中国的最北端,全省食品产值不高,部分商户缺乏法律意识,地方百姓消费水平偏低等原因,造成了全省食品安全问题仍然较为突出[2]。
2 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食品中致病菌污染
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是致病菌污染,黑龙江省每年的食物中毒事件大部分是由致病菌所引起。黑龙江省食品安全相关监测网显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在地方食品中检测阳性率有上升趋势。
2.2 食品中污染物污染
因黑龙江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污染因素有很多。例如为了解黑龙江省野生淡水鱼、虾的重金属污染情况,在省内流域开展专项监测,监测项目一般包括铅、铬、总汞、总砷等。
2.3 源头污染
黑龙江是农牧业大省,作物种植过程中的农药、兽药残留对于食品污染相当严重。此外,养殖业中生长激素的过量添加,养殖地周边环境的土地和水污染等因素,都会对生产出的食品造成污染。
2.4 添加剂的不规格使用
食品企业的违规添加、添加限量超标、不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添加量添加食品添加剂,造成添加剂残留量超标[3]。因此,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的相关条款及其增补公告。
2.5 自然环境污染
自然环境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工业、交通排污等[4]。其中大气污染物的种类最多,黑龙江省冬季寒冷期较长,因燃烧燃料供暖引起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可以造成雾霾等自然灾害,也可通过沉降到农作物表面被人体吸收,对人体造成伤害[5]。
2.6 食品加工和流通污染
许多黑龙江省的小型食品企业由于生产者整体文化水平低、卫生意识淡薄、食品加工流程环境卫生不达标等诸多因素,导致食品加工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残留,若这些食品流通于市场必定造成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6]。食品运输中,由于工作人员的粗心大意等问题,可能会将有害物质间接转移至食品中,人们食用后,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3 黑龙江省食品安全建议
近年来,随着人们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绿色消费观念已深入人心[7]。人们选购食品不仅局限于价格与包装,更加注重的是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健康、无污染、无添加的安全、绿色食品。在未来,绿色食品无论国内国外,都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所以黑龙江省相关食品安全部门应不断地开发新环保的绿色食品[8]。
绿色食品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国家多次召开绿色食品工作研讨会议,努力推进绿色食品的研发。近年来,绿色食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各国之间也在不断交流经验,使得相关产品的成交量和贸易量越来越大,消费者的消费数量也逐年增加,购买绿色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发展理念,已渐渐深入人心。发展绿色食品,扩大生产加工,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农业技术发展,进一步发挥可持续发展战略[9]。而开发绿色食品必将结合科技力量的支撑。科技引导一切,研发新产品,开发新思路,必将带动整个绿色食品行业的发展。21世纪伊始,新的科技,新的理念,新的研发必将推动绿色食品的加速步伐,所以绿色健康食品的开发对于未来整个食品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4 展望
绿色食品产业的研发是黑龙江省近几年来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成长周期虽长,但潜力巨大。为推动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步伐,省政府加大财政力量,确立实施綱要,增加宣传力度,增大业务骨干的专业培训,因地制宜,实施求是,已收到良好的收益。全省大规模的食品加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参与到研发绿色食品的工作中,不断提升产出量,食品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在同行业全国排名第三的成绩。黑龙江省内自然资源丰富,煤炭,森林等都为绿色食品的生产提供了天然资源。全省有世界公认的黄金养牛地带,这为养奶牛,生产牛奶奠定了良好基础。绿色食品的质量管控基本达标,食品企业标准逐步与国际化接轨,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食品风险监测体系,从而为开发绿色食品保驾护航[10]。
黑龙江省依托自然资源的丰厚,产品布局涉及多个项目,如水稻、玉米、大豆、乳品和山特产品加工业。全省上下积极合作,逐步构建食品加工产业园区,开展具有黑龙江省独特优势的农林产品交易中心,建立长期合约交易。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国率先开展技术研讨班,并做企业宣传和品牌介绍,将黑龙江省特有的产品推向全国。省政府多次提出加大资金支出,确保绿色食品企业的开创有资金保障。同时加强科技信息支撑,扩大食品行业相关的专家梯队建设,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任娜娜,徐冬冬,杨玲玲.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完善[J].中国科技博览,2012(20):595-596.
[2]王凤平.我国食品安全质量问题及对策[J].食品科技,2005(9):7-9.
[3]张远.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9):15-18.
[4]李建科,陈锦屏.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入世后的形势与对策[J].食品科学,2003(8):272-276.
[5]赵井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6]夏玮屿.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制度的完善[D].南京:南京大学,2014.
[7]谢方琴.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8]刘宏.浅谈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2):56-58.
[9]陈达.绿色食品的发展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5):60-63.
[10]方军.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培育绿色食品产业[J].中国农垦经济,2003(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