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2021-09-11刘蓉黄志启
刘蓉 黄志启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了人们追捧的一大热潮。社会中旅游行业用人企业在不断扩招有足够职业能力的人才,使得中职院校旅游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中职学校作为为国家输送专业、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与其他院校教育形式相比,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实际工作能力。因此,中职院校应紧跟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旅游专业人才。本文分析了中职旅游专业学生需具备各方面的职业能力,结合此结论,阐述了中职院校旅游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旅游专业;培养职业能力
中职院校担当着为国家输送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的责任,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然而,当前大多中职院校对旅游专业的学生存在重职业技能培养、轻职业素质培养的问题,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社会用人企业的要求,严重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本文认为中职院校旅游专业教学应着重分析当下社会对旅游专业学生的需求,采用针对性改善、全面性培养的教育方针,以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需具备的职业能力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包含心理抗压能力、积极的向上的心理追求。在面对工作上的困难能够沉着稳重地处理。再加上,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产业,更需旅游专业学生拥有耐心待人、真诚待人的优秀品质。
(二)专业的知识素养
与其他专业不同,旅游专业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如旅游地点的背景故事、人文文化等知识。此类专业知识属于旅游专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学生需准确掌握旅游地点相关信息,才能做好本职工作。
(三)较强的表达能力
旅游工作者的工作范围非常广,不仅需要通过与旅游者相互沟通,以帮其解决问题,还需要整理制作与填写旅游公文等文案报告等与语言组织相关的工作。再加上,导游在工作期间,还需担任气氛活跃者、关心问候者等需与人沟通的角色。因此,较强的表达力是旅游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工作技能。
(四)灵活的应变能力
旅游人员各具特色,由于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各自的习惯也有所差异,旅行过程中,避免不了冲突。针对此情况,旅游工作者需及时调和冲突双方的关系。另外,在旅游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各种突发事故或是意外,对此旅游工作者需冷静分析、果断解决问题,为旅游人员提供良好的服务。
(五)基本的行业认知
每一个行业的员工都需具备基本的行业认知,如旅游专业的学生需了解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旅游管理工作内容及对职业的理解与服务意识。
二、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探究
(一)课程设置方面——课程优化
根据现代社会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的主要课程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传统的旅游教材内容主体围绕培养学生的主业技术能力,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容较少。因此,本文建议应设置合适的课程教材,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以积极响应国家旅游行业最新条款为前提,全面优化旅游专业的课程内容。
第一,考虑到旅游专业学生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应添设一门《就业前的入职引导教育课和心理辅导课》,目的是帮助学生消除就业前紧张的情绪。在一般的中职教育中,学生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就业前焦虑,出现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不足,导致心理上产生对工作的恐惧感,另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忽略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业前的入职引导教育课和心理辅导课》针对以上情况专业性的培养,有效地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自身的未来职业方向,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学习课程内容,学生可以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对自己的未来职业道路有特定的规划。课程其中包含的心理辅导,目的是为了培训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其学会抗压和面对挫折。对于培养学生职业素养,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言,开好《礼仪/社交礼仪课》也是必不可少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基本的待人礼仪,如各种场合上的社交基本礼仪及面部表情管理。旅游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人群,在不同场合也需要注重自己的着装搭配。
第二,从学生的学情入手,中职学校应引进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实践课程。考虑到旅游行业涉及一定的地理和历史知识,需要学生会带路、会识路,也需要其通过讲解景点等旅游地点的历史故事等相关知识来活跃旅游的氛围。对于专业实践课程而言,学校应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如开设《导游才艺课》《导游实务-带团技能实训课》等模拟工作场景类型的实践课程。建议开设此两项课程,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及培养学生工作所需的才艺,从而使学生具备胜任到有这份职业的能力。例如,旅游行业工作人员需要多才多艺、具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在《导游才艺课》课程教学中,可以构建模拟真实旅游现场,让学生接近真实的学习导游所需具备的才艺。在《导游实务-带团技能实训课》,让学生把学习重心放到实践练习中,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带团能力。
(二)教学方式方面——生本理念
中职学生的年龄尚小,学习经验不足,对教师做出的引导需求较大。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教育应秉承着生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全面围绕学生开展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文建议,教学期间教师应起到恰当的引导作用,开展“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自我领悟学习能力。另外,对于旅游服务专业的课程而言,学生需通过实际动手、动口、动脑等综合性学习能力,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属于自己的学习规律模式。例如,在旅游专业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中开展项目教学法、情景模拟法。项目教学法坚持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学习路径,主张先做后学。将教材中所阐述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操作项目,具体分为三到五部分,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地分布任务。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动脑思考项目中理论知识的作用,以保证学生能够积累足够的学习经验。进而达到“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课堂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模式非常重要,其主要的核心价值就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又能身临其境的感受。通过设定與真实旅游场景相似的场景,使学生能够自主结合现有的知识储备量及个人应变能力,将此能力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在此教学环境下,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教材中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以此两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授课,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三)人才培养方面——校企合作
社会旅游用人企业,是旅游行业发展的缩影,其需求对象就是旅游行业未来的主力发展目标,同时也是中职院校教育的方向。中职院校要想积极改革,跟进社会发展的进度,可以实行与社会企业合作的革新方式。如在学校实施学生实习制度,通过“月实习制度、寒暑假实习制度”,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地引用到实际工作上,以锻炼其实践能力及知识应用能力,强化其实操水平。除此之外,培养专业的人才,中职院校还应与社会企业合作管理,充分利用企业中富有经验的人才来学校做教育指导,也可定期开展工作讲座,让学生接触真实的旅游专业人员。与此同时,旅游专业的教师也应积极的“走出学校,参与企业工作”,从而使自身的教学内容更具真实性和先进性,以保障教学质量。除了常规的专业讲座及实习制度之外,中职院校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旅游管理实习路径(如学校餐厅、学校超市等微型企业),让学生自行监管与运营,教师及企业人员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使学生能够从中获取真实有用的实战经验,以为未来职业奠定基础。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内容与现实工作需求相关联,进而达到真正落实现代化教育的核心理念,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更是为推动国家中职教育、旅游行业发展做出巨大的努力。例如,在实行“月实习制度和寒暑假实习制度”期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的学况,如让学生做好实习笔记,记录自己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从而有效巩固学生日常所学到的技能与知识。再如,学校和企业合作期间,应利用企业中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及一定领导能力的公司人员,在校内开展讲座,使其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经验。与此同时,教师在外出企业调查期间,应根据教材内容难易程度,结合现实企业发展的规律,合理制定教案,以确保自身引导的准确性。又如,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可以自行挑选学生参与到自身的管理中,对其进行真正工作意义上的培养。在让其亲身体会旅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保证给其一定理论的指导前提下,让学生参加实战项目,进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实战经验。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中职旅游专业教育需针对性地做出改革。随着当代社会不断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也随之变化,再加上,目前社会企业对服务行业的要求非常之高,对学生的需求不再拘束于职业能力,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另外,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表达能力、专业的知识素养、灵活的应变能力及对行业的基本认知与分析,是现代旅游专业学生所必备的技能。对此现状,本文建议中职院校应从课程设置方面、教学方式方面及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素养、行业规划认知等素养。从而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进而为社会培养文明、素质、有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青.中职旅游专业职业能力提升的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职业,2020(10):84-85.
[2]侯玉洁.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优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9.
[3]包艳姣.职业能力导向下中职导游类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4]刘盛.能力本位视角下的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河北師范大学,2018.
[5]田一涵.全域旅游背景下中职学校民宿服务管理专业建设探索与构想[D].广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