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究
2021-09-11李彦明
李彦明
摘要:课程思政是一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兴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经被诸多教育者放在教學工作的重要位置。教师要尽可能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保证各个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向同行。不仅如此,中职化工专业教师在授课时,要善于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挖掘化工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本文将针对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中职;化工专业;课程思政
一、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专业教学,政策、法律知识匮乏
化工类企业常会用到一些高压设备,在生产中会涉及到部分易燃易爆的有毒化学品,若是化工企业在生产、管理中出现问题,出现化工事故,对周围人民的财产、生命会造成巨大威胁。但是,在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教师大多会将重点放在专业知识教学上,对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条例的涉及不够,学生缺乏安全生产意识,这对他们后续步入就业岗位、参与化工生产埋下了巨大隐患。
(二)教学内容单一,思政元素发掘不够
在化工专业授课中,多数教师会以教材为主要教学依据,很少对网络资源开展整合,这就导致学生接触到的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拓宽其视野,阻碍了学生思政水平全面发展。另外,教师对化工教材内的思政元素发掘不够深入,他们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严重,过于关注化工理论、实验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思政意识的培育。
二、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实际上,单纯的化工专业知识较为枯燥,学生在理解时难以发现其中的趣味。通过课程思政,教师可以对化工教学内容实施充分拓展,将一些思政案例与化工知识结合,这样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能学到化工知识,还能品味其中蕴藏的思政内涵,发展其个人品质。
(二)提升职业素养,助力学生就业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期待的不仅是拥有化工专业能力的人才,更要求就业者具备较高水平的职业素养。通过在化工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能有效发展学生职业素养、道德品质,使其更好地满足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策略
(一)关注实验教学,培养科学精神
在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化工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渗透科学精神、团队合作等思政元素,以此助力学生专业能力、思政素养共同发展。为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可将学生分成3-5人小组,而后为其提供化工实验项目。
例如,在实沸点蒸馏实验中,学生可以自发分为两队,一队负责常压阶段的实验,另一队负责减压阶段的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对遇到的问题深入分析,用科学、系统的思考方式面对实验问题,以此不断增强自身实践操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需要相互配合,这对其团队合作能力发展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培养科学理念,树立环保意识
理念是行动的先驱,教师在化工专业授课时,要重视对学生理念的培养,通过在课堂中渗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思政教育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例如,讲授“甲醛”时,教师可以从这一物质的原料讲起,让学生明白甲醛、甲醇、浓硫酸在化工中的应用。另外,教师可结合浓硫酸的特性,让学生明白化工试剂对周围环境的损害。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在掌握化工知识时,形成科学的学习理念,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安全生产、环保化工的坚定信念。
(三)组织课堂讨论,培养新能源意识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化工企业。但是,很多化工企业的原料都为不可再生能源,传统化工模式不会支撑人类走得太远。因此,教师可从“绿色化工、持续发展、新能源”等角度寻找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展开讨论,使其结合所学化工知识对资源枯竭、新能源开发等问题深入探讨,以此在无形中帮助其养成新能源意识。学生在讨论中,思政素养会得到大幅提升,这为其之后学习更深层次的化工知识、展开更深入的学习思考打下了坚实基础。另外,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发言,对于一些优秀发言要记录下来,并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分享。借助这样的形式,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升中职化工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效果,教师可以从关注实验教学、培养科学理念、组织课堂讨论等方面入手,以此在无形中强化“课程思政”在化工课堂的渗透力度,提升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青瑞,陶旭梅,王许云,杜蕾.《现代化工导论》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12):76-77.
[2]冯亚青,陈立功,张宝,闫喜龙,徐加良.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探索——以“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09):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