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9-11洪涛尹洁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

洪涛 尹洁

文章编号:1673-9973(2021)03-0010-05

摘 要:建设高质量现代特色农业是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特色农业兼具经济变现、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的多维价值。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禀赋独特,“十三五”时期我国特色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产业主体多元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布局组团化,但是土地流转的“高速度”与“低质量”、产业融合的“大产业”与“小链条”、休闲产业的“重土味”与“轻品位”等深层矛盾依然困扰着我国特色农业的高质高效发展。新发展阶段必须要从顶层设计的系统性、土地流转的科学性、三产融合的创新性、休闲产业的高效性入手,筑牢特色农业发展的根基,最终促进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实现。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411/j.cnki.sxsx.2021.03.002

Research on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ONG Tao,YIN Jie

(School of Marxism,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modern agriculture with distinctive featur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has multi-dimensional values of economic realiza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ultural inheritance. China has a vast geographical territory and unique resource endowment.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with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industrial subjects, rationalized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prominent cluster industrial layout, but the land circulation “high speed” and “low quality”, th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of “big business” and “small chain”, the leisure industry of “heavy earthy” and “light taste” in the leisure industry still puzzles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China with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we must start with the systematization of top-level design, the scientificity of land circulati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and the efficiency of leisure industry, so as to buil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finally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the high-quality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黨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军号角[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工作指向。特色农业既是稻麦、水产、瓜果、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体”,又是红色文化、黄土文化、边塞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文化等特有文化资源的“承载体”。基于贯彻落实总书记农业发展重要论述以及“小木耳、大产业”的深度考量,2019-2020年,笔者先后深入西部六县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试图探析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之“困”并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解决之“道”,为我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高质量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特色农业的价值功能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兼具联合生产、外部经济、公共产品三大特征的特色农业,具有多维度的价值功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必须从产业变现的经济价值、绿色生产的生态价值、活化传承的文化价值三个维度深刻理解特色农业的价值功能。

(一)特色农业的产业变现推动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的内在统一

农业是维系人类财富的源泉。特色农业的产业变现是推动兴业与富民的主要支撑。第一,特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最优整合。特色农业是建立在地域独特的资源禀赋基础之上的。从内部讲,特色农业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农业生产要素(如土地、化肥、人力等)的比较优势,追求土地单位面积的更高产值;从外部看,特色农业发展不仅有利于优化包括水、土、地、光、热等在内的自然资源,也有利于发挥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同农业的共生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二,特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的竞争升级。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特色农业可以通过改变地区的生产结构(如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的转变)、经营结构(从单纯的卖农产品向农业加工业、服务业延伸),促进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转变。从产业规模提升上看,特色农业的适度经营(如小农户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转变)可以降低边际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收益;从产业竞争力培育上看,特色农业的经营主体(如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能够培育地区的竞争优势,提升整个产业的定价话语权与主动权。第三,特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助农增收。从抵御风险的角度看,特色农业的先进经营方式如金融保险、订单生产等能够提升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韧度与弹性;从农民增收上看,特色农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如龙头企业的带农益农机制、专业大户的土地承租、小农户的灵活产销能够让农户更多分享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户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二)特色农业的绿色功能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3]从中国传统的农时观、地力观、循环观到现代的新发展理念,农业的绿色生产都是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支点”。第一,特色农业的循环发展有利于守好生态底线。农业作为一种利用生物生命活动而进行生产的发展逻辑,与自然具有天生的联系。从生产端看,环境的资源约束与生产成本的经济理性能够有效降低特色农业生产对水、土、地、肥等资源的破坏性,促进经济再生产;从消费端看,优质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绿色行为正在成为社会的新风尚,反过来传导和影响特色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第二,特色农业的生态优势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鲜明标识。“山水林田湖草”不仅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生产基础,也提供了现代审美的自然资源。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等生态产业链条的拓展和延伸,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提供了广阔的经济空间。第三,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实现“生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特色农业绿色发展的生态属性在于资源的最优利用以及环境的最佳实现。追求效益最大化是特色农业的经济属性。特色农业有利于将生态属性与经济属性共融于可持续发展之中,充分释放生态红利,形成经济优势,实现生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特色农业的文化传承实现良性治理与文化红利的双重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既是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封存着乡愁记忆,又是文化振兴的承载体,蕴藏着巨大能量。第一,特色农业的文化因素促进乡村良性治理。从历史形态看,基于农耕生产的农业文化蕴含着“重农、顾家、尊祖、睦邻、勤俭”的中华美德以及“仁爱、民本、守信、正义、和合、大同”的人文精华,具有协调行为、教育乡民的多维价值;从现实意义看,农业文化是中国特色文化的有机组成,红色文化、革命文化蕴涵的德育因素成为家国认同的新鲜营养。第二,文化的经济元素可以释放产业红利。文化因其稀缺性、独特性,越来越成为生产力的一部分,兼具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具有巨大的潛在经济红利。文化艺术、乡村旅游等逐渐构成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第三,特色农业的文化传承推动乡村良治与文化振兴的实现。特色农业蕴涵的文化感召力和道德影响力能够促进乡村良性治理[4]。文化隐藏的经济元素能够释放巨大的产业红利,促进特色现代农业的效益提升。总的来说,在文化引导中能够推进乡村良治,在文化创新中能够推动产业发展,在特色农业的文化传承中推动乡村良治与文化振兴的共同实现。

二、“十三五”时期我国特色农业的建设成效

“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始终坚持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构建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为目标,特色农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产业主体多元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布局组团化。

(一)产业主体日益多元化

2017年以来,按照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我国积极实施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产业经营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一是传统“小农户”不断解构。从流量上看,“十三五”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底的56.10%提升至2020年的60%以上[5]。城市的虹吸效应吸走了部分农村年轻劳动红利,老人农业现象普遍存在。从存量上看,传统种植结构的比较收益低促使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不断转变,单纯以种植业为要、满足自身需求为主的传统“小农户”趋于解构,经济种养殖为要、获取利润为主的现代小农户比例逐渐上升[6]。二是新型“经营体”规模扩大。“十三五”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由2016年的280万个提升至2020年的320万个以上[5]。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北京首农、伊利实业等全国农业龙头企业2020年营收规模预计在千亿元以上,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日渐庞大。三是产权“大改革”步伐加快。“十三五”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由2016年的4.71亿亩提升至2019年的5.55亿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总额提升至2019年底的6.5万亿元[5]

(二)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近年来,围绕“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工程、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工程”等农业领域重大工程实施,我国大力推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一是粮食种植结构不断优化。按照调主粮、增薯类、减玉米的思路,水稻种植北扩趋势明显,水稻单产持续提高,在笔者调研的陕北地区,形成了延安南泥湾、榆林横山等水稻集中优势产区。“十三五”时期,全国大豆产量由2016年的1651万吨提升至2020年的2288万吨。玉米播种面积由2016年的44178千公顷下降到2020年的41264千公顷。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积极推进,薯类产量由2015年的2786万吨提升至2020年的2987万吨。[5]二是产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提升至2.3∶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67.5%,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5]。三是产业溢出效应带动明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溢出效应引起了农民收入的变动。2020年,我国农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营性净收入提升至6077元[5]。在笔者调研的延川、榆阳、横山等地,果业、养殖业贡献的经营性收入增速高于工资性收入,产业溢出效应进一步发挥。

(三)产业布局凸显组团化

近年来,按照《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布局,我国农业产业布局优势日渐凸显。一是主导产业格局逐步形成。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主导产业格局的迥异。如湖北形成了优质稻米、小龙虾、柑橘等10个农业主导产业链条;山东水果、蔬菜、水产品三大农产品产量稳居全国第一;陕西围绕“3+X”特色农业工程建设,苹果产业和设施产业产值双双实现千亿级目标[5]。二是产业模块发展特征明显。经济理性叠加区域气候决定了农业产业的模块化、区域化发展。如山东围绕“三区两带”,初步形成了鲁西北、鲁中南、鲁中、东部沿海、济青沿线等水果、蔬菜、水产品优势产区,2020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山西围绕“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聚力打造休闲农业,2019年各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营业收入82.1亿元。三是产业集聚关联作用凸出。规模效应的比较优势促进了各地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如河南面食深加工企业集群和南阳生猪产业航母群、内蒙乳业产业集群、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等优势进一步显现,整体营收规模和企业带动能力显著提升。笔者调研的苹果之乡——Y市苹果带动的果袋包装、果酒加工等后端产业产值已经超过10亿元。

三、“十四五”开局我国特色农业的发展之困

在奋力书写特色农业发展“十三五答卷”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十四五”时期我国特色农业建设面临的形势更加深刻复杂。特别是结合笔者的调研发现,土地流转的“高速度”与“低质量”、产业融合的“大产业”与“小链条”、休闲产业的“重土味”与“轻品位”等深层矛盾等问题依然困扰着我国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建设。

(一)土地流转“高速度”与“低质量”的深层矛盾制约着产业主体活力的释放

土地流转是规模经营、集约发展的基础,也是释放产业主体活力的推手。“十三五”期间,全国农村承包地颁证率已超过96%,承包地颁证面积达到15亿亩,专业合作社、企业等耕地流转比例达到33.07%[5]。但是当前我国土地流转总体质量不高,主要体现为“两低一散”,制约了产业主体活力的释放。一是西部土地流转率低,用地成本上升。受地理及经济影响,东西部区域土地流转差异较大,主要呈现为东高西低。如东部地区的江苏省土地流转率达60%,西部地区的陕西省承包地流转率仅为26.9%。西部省份土地流转的低比率增加了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征地成本、人力成本、基建成本。二是土地流转布局散,规模经营受限。从流转形式上看,全国承包地股份合作仅占5.96%,企业流转比例仅占10.38%;流转规模上看,西部山区、黄土高原区、丘陵沟壑区土地零星破碎,“插花地”现象较为凸出,难以连片形成规模,土地撂荒、人口变迁等加剧了人地矛盾,开展集中流转困难较大,规模经营水平受到限制。三是土地流转收益低,道德风险增加。东部河北、山东等地土地流转单价在每亩每年800-1200元之間,而西部地区承包单价大多在每亩每年800元以下。以笔者调研区域为例,从出租农民来看,2018年Y市土地流转价格在每亩每年480元左右,L市旱地流转挂价在每亩每年300-400元之间,农民土地流转收益较低。部分农民缺乏契约精神,毁约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从承包方来看,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涉及玉米、马铃薯、能繁母猪、育肥猪、公益林、苹果、设施农业、核桃、大枣、油料作物、奶牛等)涉及面窄,商业性保险覆盖空间有限。企业为追求利润,毁地、骗贷现象时有发生。

(二)产业融合“大产业”与“小链条”的深矛盾制约着特色产业结构的优化

产业融合是优化产业结构的有力支柱。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农业的产业链内循环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农产品价格市场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红利叠加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电子商务的技术赋能以及乡村旅游、文化传承、休闲体验的需求拓展,产业融合将迎来千亿产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但从整体来看,当前我国农业产业链条短小,大龙头缺少的痛点、大品牌缺乏的难点、产业链缺失的堵点,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一是西部龙头企业数量稀少,产业带动力弱。目前,我国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近10万家,呈现出地域的非均衡性和差异性。在2020中国农业500强企业榜单中,仅东部地区山东、江苏、安徽三省就合计上榜240家,占比48%。已经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数量中,西部地区仅占20%左右。而西部地区恰恰是脱贫攻坚主战场,龙头企业带动辐射能力有限。笔者调研的西部Y市,截至2020年底,规上涉及苹果企业中75%营收在5000万以下。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仅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0.3%。二是乡土品牌突围道远,产品影响力弱。本土品牌多而杂,品牌建设趋同性现象较为突出,乡土品牌创建缺乏相关人才。尤其是农业产业发展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具备全国性、国际性竞争能力的本土农业龙头企业产品品牌依然不多。三是三产融合链条短小,产业竞争力弱。瓜果蔬菜、水产产品、杂粮薯豆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呈现“单兵作战”状态,联合发展协同发展水平较低。以西部某县为例,现有红枣加工产品以包装销售初级加工为主,红枣羊、红枣酒、枣乡旅游等各类衍生产品不足以消化正常5亿斤年产量的红枣。市场滞销、附加值低等问题依然困扰产业的发展。

(三)休闲产业“重土味”与“轻品位”的深矛盾制约着产业布局效益的凸顯

休闲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引擎[7]。当前,全国各省份依托红色文化、黄土文化、边塞文化、黄河文化、游牧文化、民族文化、边疆文化等特有文化资源,发展休闲农庄等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多万家,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但是从全局看,乡村农旅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难二低三弱”的发展困境,制约着产业布局效益。一是文旅资源深度挖掘难,产业吸引力度不够。现有乡村旅游、革命旧址景区、休闲观光农业等以静态展示为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动态展示普遍缺乏,参与趣味性和体验性不高。文旅产业增加值占比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难。二是文旅产业发展阶段低,产业增收空间有限。目前,我国乡村休闲农业大都停留在1.0版本的观光、吃农家饭阶段,有少部分进入2.0版本的休闲、娱乐阶段,如采摘蔬果、体验农事活动等,但是作为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的3.0版度假模式和4.0版本全域旅游模式十分缺乏。上游农业加工企业、中游农业体验主体、下游农业服务企业等休闲产业链条结构发展不完善。三是休闲农业品牌影响弱,区域引领作用不足。全国休闲农业星级企业主要集中在四星级和三星级。一些地区极力追求乡土味道,忽略农业品牌塑造。赏花采摘等项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缺乏集主题旅游、文化演艺、健康养生等为一体的带动力强的重大文旅项目。城乡雷同、乡村同质,高质量文旅产品供给不足,缺乏富含历史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这使得乡土文化没有真正“活”起来。

四、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特色农业的推进之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补齐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短板、绘就现代农业发展新画卷、开辟新发展阶段乡村振兴新天地提供了行动指南。立足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构建农业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精准摆脱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的桎梏,做好乡村振兴后半篇文章,政府和有关部门就要从顶层设计、土地流转、三产融合、休闲农业等方面提升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注重顶层设计的系统性

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三农”重要论述,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发挥农业“压舱石”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建设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具体而言,一要建设好“中国粮仓”,稳定粮食生产。着眼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8]。充分利用卫星遥控、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信息手段,动态监测土地弃耕抛荒和非农建设等行为,积极研究破解人地矛盾,确保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二要落实好“上下统筹”,编制地方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以编制《全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引领,围绕优质粮食、果蔬产品、畜牧产品等区域特色农产品以及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在战略重点、区域布局、财税支持、人员配备、组织保障等方面给予欠发达地区强有力的支持。大力建设以“七区二十三带”为主的现代农业格局。重点打造如东北平原的大豆产业带、畜产品产业带,长江流域的水产品产业带,新疆的优质棉花带等专业功能区域。例如,在笔者调研的陕北,可以按照“两区三带”的思路,打造榆林北部羊子产业区,陕北中部优质小杂粮产业区,重点建设沿黄红枣产业带/休闲产业带,洛宜黄苹果经济带,西部设施农业经济带。三要强化政策引导,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升级。要树立“向上争取政策、向下提高价值、向内开展革命、向外拓宽市场”的理念,建议农业职能部门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区域级农业产业大数据平台,争取国家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向区域特色农产品等行业倾斜;以持续巩固拓展摘帽贫困县产业扶贫成果为机遇,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革命,加快仓储、运输、电子商务、食品包装加工等关联产业的发展,加快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注重国内巩固与国外开拓相结合,利用好“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等平台,让更多乡货农味走出国门。

(二)注重土地流转的科学性

针对土地流转的“两低一散”,要大力构建规范科学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体系。一是完善信息交流平台。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借鉴东部沿海的先进经验与典型做法,出台实施省级土地流转奖补政策,推行工商企业集中连片租赁农户承包地分级备案制度(租赁100-500亩报镇备案,500-1000亩报县农业部门备案,1000亩以上报市级农业部门备案)。二是开展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相关部门要指导省市级国土部门设计土地整治方案,开展土地平整、土地修复、灌溉与排水、村庄整治等综合治理,争取到2025年建成一批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国家试点项目。三是完善价格评估机制。聘请城乡规划设计院等专业部门,综合不同区域的特殊情况,科学划分土地等级。综合土地的等级划分标准、设施完备程度等建立指导价格。引入专业的农业资产评估机构,建立土地流转保护价制度。以财政注资或合资等形式成立专业担保公司,完善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

(三)注重三产融合的创新性

针对产业融合的难点痛点堵点,要建立上下游衔接前中后贯通的产业融合体系[9]。一要实施“5110”工程,抓住龙头企业“牛鼻子”。要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多部门共同编制《全国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实施“5110”工程,即五年内培育或辅导至少50家农业上市企业,增加10000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加工企业,消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空白县。二要着力实现从“卖资源”到“卖品牌”转变,打好品牌建设组合拳。以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为契机,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和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塑造“乡”字号、“土”字号农业品牌,用“农牌”“乡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三要延长产业链条,塑造全价值链。以专项专款专任的形式,支持建设一批百亿级、十亿级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链,推动优势资源产业化发展。鼓励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品牌加工、冷藏存储等关联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如推动红枣从简包装向干果、枣饮等深加工转变,提高本土企业消化能力,积极开拓国内国外市场。构建羊、牛、猪等畜牧全产业链条,建设从种畜繁育、肉畜加工、冷藏运输、数字追踪、末端销售为一体的畜牧全产业链条。

(四)注重休闲农业的高效性

针对农旅产业“一难二低三弱”的困境,打造高品位融合体验休闲产业。一要注重规划设计,科学布局。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全国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打造游牧文化风情区、地方民俗体验区、红色旅游精品带、沿黄沿江公路观光带等旅游板块,在乡村旅游庭院设计、环境美化、建筑风格等方面彰显自然与地方特色文化魅力。围绕“景观里的乡愁”“记忆中的乡愁”“舌尖上的乡愁”,在景观塑造、实景演出、饮食文化等方面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风情、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本土特色资源。二要注重精品制作,提升品位。要打造全域旅游模式,让游客身在民宿,吃在农家,看在实景演出,心在乡愁记忆,加快吃喝玩到研学住的转变,最终实现从1.0版本到4.0版本的品位提升。三要注重文化赋能,品牌引领。围绕江河水田等自然地理、遗址典故人物等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打造“田园牧歌”“红色寻迹”等文化旅游品牌,特别是借助庆祝建党建国等重大节日之际推出红色精品旅游路线,加快实施“地方小吃品牌创新工程”、打造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实施一批重大文旅项目,建设集“吃喝玩乐研学康养”于一体的综合工程,不断完善文旅功能。

五、结语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斷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既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的时代必然,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使然。立足新发展阶段,要准确把握特色农业的经济生态文化价值,兴特色农业产业,谋乡村全面振兴,就一定能绘好我国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就一定能谱写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Z].2021-02-21.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冶刚.“一带一路”视域下非遗类作品传承及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20(3).

[5]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6]夏柱智.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的村庄基础分析:以专业村为研究对象[J].贵州社会科学,2020(10).

[7]林亦平,陶林.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田园综合体的“综合”功能研究:基于首批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项目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09-116.

[8]蒋和平,郭超然,蒋黎.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1):5-14.

[9]杜思梦,刘涛.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问题及举措[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1(3):18-24.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

①文中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农业农村部官网。

收稿日期:2021-04-2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相对贫困治理的长效机制研究”(20BKS012)

作者简介:洪涛(1994-),男,河南三门峡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农业理论及乡村振兴;尹洁(1963-),女,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及乡村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