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剪出快乐

2021-09-10蒋萤萤

学习与科普 2021年10期
关键词:剪纸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蒋萤萤

摘要:剪纸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将剪纸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剪纸技能,还可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立足剪纸价值,在组织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探索、应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剪纸,使学生在剪纸中获得快乐,学会传承文化。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具体阐述小学美术剪纸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教学;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剪纸艺术至今已经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了开发地域资源,融传统文化于美术教学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动手,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基于此,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时候,笔者挖掘剪纸艺术资源,并应用多样的策略引导学生剪纸,使学生在体验有趣的剪纸活动的过程中,获取快乐,同时积累剪纸经验,锻炼剪纸技能,提升动手能力。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具体阐述引导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剪纸的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课堂

在美术课堂上有效融入剪纸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剪纸兴趣。课堂导入环节是学生产生剪纸兴趣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延续剪纸兴趣的基础环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随处看到剪纸艺术的踪迹。尤其,学生们在体验生活的时候,早已通过多样的途径与各地的独具艺术性的剪纸艺术进行了互动。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开展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笔者直接利用学生们熟悉的生活中的剪纸艺术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为自主、有效地体验剪纸,享受剪纸快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校位于广西桂林。广西剪纸具有南方剪纸艺术的显著特征,尤其桂林地区的剪纸艺术,深受桂林山水风光的影响,具有“山水风光风情刀剪剪纸”的特点。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学生们早已与桂林的剪纸艺术进行了互动。立足桂林剪纸艺术的特点和学生们的生活经验,在组织课堂导入活动的时候,笔者直接向学生们熟悉的桂林山水风光剪纸。美丽的剪纸一经展现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把握时机,笔者对学生们进行引导:“这些剪纸好不好看呀?我们都知道,这些剪纸作品是艺术家们用自己的巧手剪出来的,将我们桂林美丽的山水推广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你们想不想也像这些艺术家一样,用自己双手剪出美丽的山水作品呢?”在笔者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踊跃地参与剪纸活动。

二、多媒体辅助,初步认知

各地区的剪纸艺术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特点。把握剪纸艺术的特点,是学生们有效地进行剪纸的关键。所以,引导学生们认知当地的剪纸艺术特点,是教师开展剪纸教学活动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剪纸艺术特点是对剪纸艺术内容的高度概括,如“阴阳结合”是桂林剪纸艺术的特点之一,这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驱动着教师应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活动。立足于此,在开展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时候,笔者挖掘具有典型性的桂林剪纸资源,以信息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们,鼓励学生们认真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内容进行点拨,使他们在多种感官的作用下,了解桂林剪纸艺术的特点,为接下来有效地进行剪纸,剪出快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地,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们直观地展现了广西非物质文化传承人59岁的唐爱春的剪纸作品。精彩的剪纸艺术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球。在学生们观看的同时,笔者提出问题:“从唐爱春的剪纸作品中你可以看出桂林剪纸有怎样的特点呢?”为了使学生们有效地感知到桂林剪纸的特点,笔者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广西其他地区的剪纸作品,驱动他们对比。在自主性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会发现,山水的大轮廓很突出,局部很细致。对学生们的发现笔者给予肯定,使他们在教师的赏识下获得满足感。同时,笔者还立足他们的发现,对“阴阳结合”进行解释。在解释的同时,笔者借助之前展示的课件,从整体到局部地进行详细说明。通过观察、比较和倾听,学生们自然而然地认知到了桂林剪纸艺术特点,为后续进行剪纸做好了准备。

三、教师亲身示范,学习方法

同样地,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剪纸艺术有不同的方法。剪纸方法是学生们快乐剪纸,有效剪纸的保障。教学实践证明,在缺乏正确的剪纸方法的情况下,学生们是难以剪出美丽的图案的,由此受到打击,使其剪纸快乐。美术课程标准中早已明文地要求教师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使他们通过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主体,并利用学习到的方法,自由创作,潜移默化地发展实践力和创造力。对此,在开展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教给学生剪纸方法。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能力不强,倘若教师机械地应用讲解法,讲述剪纸方法,很容易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教師是美术教学的引导者,所以,笔者会在课堂上采用亲身示范法,教给学生们剪纸方法。

具体地,立足学生们的剪纸艺术学习情况,笔者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教给学生们方法。以简单剪纸剪法为例,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直接向学生们展示了需要使用的工具:彩纸、剪刀、铅笔等。之后,笔者将彩纸对折,以折痕为局限,将一侧纸面上画出简单的图案,之后,沿着画线进行剪切。在此过程中,笔者边操作边讲解,使学生们在视觉和听觉的作用下,掌握剪纸方法。同时,大部分学生将视线集中在笔者的手上,认真观看,不仅学习了简单的剪纸方法,还产生了强烈的操作欲望。立足学生们的学习所得,笔者给予学生们花剪机会,鼓励他们自主地想象、绘画图案,利用剪刀进行剪切。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观看和操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简单的剪纸方法,还通过应用方法动手操作,获得了剪纸快乐。

之后,立足学生们的剪纸水平的发展情况,笔者提高教学难度,逐步地教给他们其他剪纸方法。在学生们掌握剪纸方法的同时,笔者创设了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使他们学用结合地掌握剪纸方法,提高剪纸水平。

四、融入赏识教育,积极评价

剪纸教学是一项具有过程性的活动,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剪纸特点、剪纸方法等。尤其,当学习到桂林剪纸特色剪法的时候,不少学生会出现畏难情绪。使学生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剪纸态度,是有效开展剪纸教学的保证。美术课程标准中对此提出了教学评一致的要求。同时要求教师利用教学评价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对此,在组织美术剪纸教学活动的时候,笔者立足学生们渴望得到教师或他人肯定的特点,融入了赏识教育,使他们受到激励,建构积极的剪纸情感,尤其在此情感的作用下,坚持不懈地参与剪纸活动,日积月累地提升剪纸技能水平。

以桂林剪纸的“连接性”为例,在引导学生们学习了此特点,掌握了具体剪法之后,笔者创设了具有开放性的剪纸活动,要求学生们以山、水、白云为对象剪切山水作品。在剪切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为了保证“连接性”,小心翼翼,但还是无法实现。有的学生则积极动脑,将山、水、白云各部分剪切下来之后,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拼凑、贴裱,实现了“连接性”。对于这些学生积极动脑,敢于操作的行为,笔者大加鼓励,同时将他们完成的作品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引导其他学生学习。在笔者和其他学生的赏识下,这些学生深受鼓舞,剪纸欲望大增,有利于今后快乐剪纸。

总而言之,将地方剪纸艺术融入美术课堂是必要的。在开展小学美术剪纸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开发地方剪纸艺术资源,并应用多样的策略,激发学生剪纸兴趣,引导学生认知特点,教给学生多样方法,同时善于赏识学生,使学生通过体验多样的剪纸教学活动,获取快乐,锻炼技能,提升剪纸学习效果,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桂平.浅谈小学剪纸校本的开发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160-161.

[2]王蕾.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剪纸课程开发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

[3]张宁,鲍小健.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5):93.

猜你喜欢

剪纸教学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论幼儿师范专业的剪纸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如何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