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的妙用
2021-09-10林月春
林月春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本文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出发,探讨了情境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妙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以“境”生情;妙用图像资源,创设图像情境,以“景”激情;妙用音乐渲染,创设音乐情境,以“声”动情;妙用角色模仿,创设表演情境,以“演”悟情等,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法;妙用
情境教学法是本人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特定的“情与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活动与情境有机结合起来,在情感中交流学习、在学习中升华情感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妙用情境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的做法是:
一、妙用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以“境”生情
这种方法就妙在,重现原来的生活情境,达到以境生情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生活记录着每个人的生存轨迹。在教学中,我总是精心借助生活素材,并把它创设成生活情境,运用到讲解中,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用生活素材,为学生建构学习的桥梁,达到创境生情的教学目的。如讲授一年级《快乐过春节》时,我的教学过程是:课前,按我国春节的风俗习惯,与学生一起作课前准备,布置“新春”教室,如挂春灯、贴春联、粘福字、剪窗花等,在课室营造浓浓的春节喜庆氛围。课中,我充分利用春联、福字、窗花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互相赠送新年礼物、新年祝福、分享家乡新年习俗,让学生感受新春的寓意。在组织学生探究时,我让学生了解读春联顺序应先读右联后读左联、体会倒贴“福”字寓意福气降临、挂红灯笼代表日子红红火火等。教学后,我深深体会到,在情境教学法的运用中,这样设计情境,能促进学生对新春的情感。借用生活素材,創设了生活情境,以境生成了学生情,收到了妙不可言的教学效果。
二、妙用图像资源,创设图像情境,以“景”激情
这种方法就妙在,在教学中借助某一典型的图片、图示、图像等,创设图像
情境,达到以景激情的教学效果。我们知道,小学生感性知识较强,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的知识更有兴趣、更乐于接受、更易于理解,这是他们一个较为突出的身心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利用感性的、直观的东西,进行教学,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图像资源,更为直观、更为具体、更为形象,让抽象难懂的道德学习变得快乐起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会水到渠成。在讲授五年级《自力更生,扬眉吐气》之“川藏公路和青藏公路建成通车”时,我播放多媒体图像片——《走进318川藏线》,展现实景,学生动情地看着,直观地感受到该项工程的艰难,感受到中国人自力更生的精神,他们的情感一下子被感化了。又如讲授五年级《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之“改革创新谋发展”时,我准备了20余幅图片,包括城建、教育、经济等,把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实景,利用多媒体图像呈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对比,感受深圳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巨大变化,对国家改革开放这一创举的赞叹之情油然而生。妙用图像资源,创设了图像情境,以“景”激发了学生感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妙用音乐渲染,创设音乐情境,以“声”动情
这种方法就妙在,借助美妙的音乐渲染课堂气氛,达到以声动情的教学效果。
音乐是一门艺术,给人以享受。它的特质是通过起伏的旋律节奏等,使学生心驰神往,在感受到音乐美的同时,加深知识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借助音乐来渲染情境,把学生带到特指的音乐意境中,产生情感体验,激起丰富的联想、想象,从而对道德知识观念产生认同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讲授三年级《我是家乡小导游》中之阅读角——“神女峰的传说”时,我就妙用了音乐渲染。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我提出学习要求,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收集“神女峰”的相关资料。第二环,课堂上首先学生介绍 “神女峰”。第三环,我播放李娜演唱的经典歌曲——《珠穆朗玛》,并要求学生一起唱。党高亢、嘹亮的歌声伴着悠扬、空灵的旋律在教室响起时,学生激动、神情高昂,仿佛来到了珠穆朗玛峰上,看到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加深了学生对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又如讲授三年级《爸爸妈妈在我心中》之“我们了解父母吗”时,我先用《论语》语导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一喜,一则以惧”,并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背诵。之后,我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用音乐帮助学生体会父母的关爱、付出,渲染了岁月流逝的伤感情绪,引起学生对父母逐渐老去的关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妙用音乐渲染,创设了音乐情境,以“声”触动了学生感情,收到了在乐中学、学中乐的教学效果。
四、妙用角色模仿,创设表演情境,以“演”悟情
这种方法就妙在,在教学中,学生模仿、扮演某一角色,达到以演悟情的教学效果。好动是小学生的一个典型的生理特质。角色模仿不愧是一个好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以学生为主体;二是开放式教学。因此,角色模仿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学生好动的欲望,得到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总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爱好,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模仿某一特定角色,采用角色模仿,创设表演情境,给学生提供角色扮演的施展空间,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如讲授六年级《知法守法,依法维权》之“守法不违法”时,我就运用了角色模仿法。我首先用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让学生明确,不遵守法律的违法犯罪行为违反了不侵害他人权利这一义务,需要承担责任。法律针对不同年龄设置了不同规定,但不意味着未成年人不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由于法律知识枯燥,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太薄弱,只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上述知识点。为此,我由借助活动园“悔恨的泪水”的案例,开展了模拟庭审教学活动。在这个环节,我把全班学生分成五组:分别是法官组、原告组、被告组、律师组和证人组,每组排一名学生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律师和证人等。模拟庭审过程基本按法院庭审要求进行。由于学生参与表演,教学进入高潮。角色扮演,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新鲜感,他们兴奋之余,感悟到法律的庄严与公正,他们对法律有了敬畏之心,在表演中掌握了枯燥的法律条文。妙用角色模仿,创设了表演情境,以“演”领悟了真情,收到了体验升华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车志勇)
惠州市惠南学校,广东 惠州 5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