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质疑求证之念,觅历史教学之法
2021-09-10伊伟杰
摘 要: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心。文章通过一堂高中历史教学公开课,探索通过多方面史料,激发学生质疑、求证、推断的历史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对历史材料进行存疑、反思、求证,从而给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回归历史的本真。
关键词:史料实证;质疑;求证;推断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的实证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也得到凸显。在这一大背景之下,历史教师更应注重在教学中强化对历史的探究,引发学生质疑、求证的欲望。笔者认为,课堂应精心设计具有新意的历史场境,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并且在具体的情境中蕴涵矛盾和疑惑,造成学生对原有认知的挑战,继而以求真求实为目标,以史料为依据,最终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现将笔者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记录如下,期待同仁批评指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以下简称“师”)展示北师大2016新版七年级历史教科书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迭》一课“桀驾人车”史料(图略),让学生(以下简称“生”)观察。
师:车是什么工具?
生:代步。
师:“人车”能否代步?
生:所骑的人分两头走,显然不能代步。
师:教材编写者用“人车”命名,值得商榷。编者为了说明桀的暴虐无道,主要从画像石上的哪些细节体现?
生:手上拿武器、骑人。
师:武关公手里拿着青龙偃月刀,也是暴虐无道吗?
生:是正义的象征。
师:为什么关公拿着刀被认为是正义的,而桀拿着形似武器的物件,却被认为是暴虐无道的?这是什么思维在作怪?
生:习惯性思维。初中时,我们对夏桀的印象就是暴虐无道。
师:图中桀骑的是什么人?
生:是贵族,从穿着可以看出。
师:如果要体现桀的暴虐无道,为什么画像石上桀骑的不是平民而是贵族呢?种种迹象,让我们有理由大胆质疑,画像石原作者是否有可能想体现桀的尊贵呢?画像石中桀手上形似武器的物件有没有可能是“权杖”呢?大家可能发现权威教科书的一处错误引用了。说到这,不知同学们是否意识到,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的方式和教科书编写者一样,有太多主观的臆断。如果要证明我们刚才的质疑,我们需要搜索更多的史料依据来求证。
师总结:许多历史的是非是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只有透过某些历史细节的表象,才能把握历史迈进的步伐和节奏。[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大胆质疑——小心求证——严谨推断”的过程,更加接近了历史的真相。接下来,我们就顺着刚才的思维逻辑,针对我们正在复习的清代经济若干问题继续我们的探讨。
(二)授课主要内容
1.雍正时期人口问题。(展示材料一)
材料一
(清雍正帝认为)“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2]
师提出问题:材料反映出雍正担忧什么?
生:农业人口不足,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的问题突出。
师:雍正如此担忧农业人口转移的问题,雍正时期农业人口是否真的如此短缺?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的问题是否真的如此突出?
生:(陷入思考)
师:要求证此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史料?
生:图书馆、互联网……
师:我们应寻找有价值的史料来求证,同时注意史料辩伪。(展示材料二、材料三)
——樊树志《国史概要》[3]
材料三战国时期李惺指出人均4亩可以达到口粮自给。顺治时期农学家张履祥人均3一5亩可维持生活。乾隆末年经学家洪亮吉认为人均4亩可维持最低限度的粮食消费。
——摘编自李金铮《近代中国耕地“红线”之争》[4]
师: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雍正皇帝(公元1723-1735年在位)的担忧,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生:根据材料二、三,可以看出雍正时期人地矛盾渐趋凸显,农民多耕地少的问题是政府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材料一中,当时雍正却在担忧农业人口不足,这有些令人费解。
师:雍正时期,人口迅速增长,同时耕地面积也在增长,但是人口增长明显超过耕地增长,导致人均耕地急剧减少,接近人均耕地“红线”,政府缓和人地矛盾问题已迫在眉睫。
师(话锋一转):此时的雍正,一边面临农业人口已近饱和的事实,另一边却又担忧农业人口不足,并严格限制农民弃农经商,防止农业人口转移。难道雍正是个不了解国情的昏君吗?
生:(陷入思考)
师:我们需要更多的史料来求证历史的真相。(展示材料四、材料五)
材料四
雍正朝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人头税,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增加了大量可以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对活跃商品经济起来推动作用。
——戴辉《清代“摊丁入亩”政策研究》[5]
材料五
雍正六年(1728),实行(移民入川者)每户给定额水田三十亩、旱地五十亩的限额,继续官给牛、工具、种子、口粮,水、旱田地分别三年、五年后征税。
——魏登云、曹先东《论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情况及其影响》[6]
师:认真阅读材料四、五,同学们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生1:剛才是我们误会雍正了,他不仅非常了解当时人地矛盾渐显的国情,还采取了多项措施以期解决之。
生2:所以雍正严格限制农业人口向商业人口转移的原因,一是基于传统的农本思想,二是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
师:原来,雍正是这样一个人。一方面,传统的农本思想促使他极力保证农业人口和耕地的最佳比例。另一方面,当时人地矛盾已然显现并有加剧趋势,政府在限制工商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的政策上有所松弛,这促使雍正顺应商品经济发展趋势,主动改革(废除封建人头税、放松对户籍的控制、鼓励人口向中西部移民等),进一步松弛人身依附关系,缓解人地矛盾。这些措施对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扩大土地耕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等,都曾起到积极作用,反映出雍正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
师总结:通过质疑--求证的过程,我们对雍正的认识也更加立体和丰满了。只有用史料说话,参与史料分析、解读,内化理论知识,探究课堂问题,我们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
师过渡: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到鸦片战争后,继续我们质疑求证的步伐。
2.近代自然经济瓦解问题。(展示材料六)
材料六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引自人教版必修二(敬穆1843年奏报)
师:大家认真阅读材料六,根据所学知识,你能否对材料中的部分文字大胆质疑?
生:十室而九,太夸张了吧。
师:依据是什么?
生:自然经济顽强的抵抗力;通商口岸才刚开放不久……
师:为了求证真相,那我们该怎么办?
生:查找有价值的史料,如鸦片战争后中英相关史料,同期权威官方进出口贸易数据等。师:看来同学们已经了解了搜索史料的基本方法。老师在查找相关史料过程中,又发现了以下一则材料。(展示材料七)
材料七十分之九的中国人都穿着这种自织的土布……生产者除了原料价值外……无需其他成本。我们的制造商必须好好考虑一下这种令人钦慕的经济制度。
——摘编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一卷)[7]
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七,是否有同学发现问题?
生:材料六和材料七的表述明显对立。
师:到底谁在说谎?还是另有隐情?!(学生陷入思索)
师:历史的真相需要各种历史资料相互印证,而史料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判断其价值。在矛盾双方各执一词、史料相互冲突时,我们选择寻求更多的史料证据。这就是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孤证不立,正因为“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要想接近历史真相,就需要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搜寻有价值的来服务于求证。(展示材料八)
材料八在1845—1855年的10年中……(英国输华)棉布则由310万匹下降到200万匹,减少30%以上。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上册)
师:你能从材料八中发现有效信息吗?
生1:曾经销量不错,之后下降。
生2:老师,我突然发现材料六和材料七的内容看似对立冲突,但是材料六时间是1843年,而材料七时间是1852年,这和材料八中描述的销量可以互证。
师:不错,同学们已经通过自己的分析,发现也许敬穆和密切尔两人都没有说谎。为进一步求证,老师找到这段材料:(展示材料九)
材料九(外商)抱怨难以打入中国市场,特别是内地市场……下层中国人不穿洋布而穿土布……因为它不那么容易破,冬天暖和得多。”
——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
师:这段材料可否为我们的求证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生1:从材料可看出该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销售的艰难,传统自然经济的抵抗力是顽强的。这可以和密切尔的话互证。
生2:材料中提到下层中国人爱穿土布的原因是土布耐穿且保暖,这从侧面看出下层中国人也曾尝试购买过廉价工业织品,但后来弃之不用。这可以和材料八中反映的该时期棉布销量下降的史实互证。
师总结得出推断:首先,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阶级阶层不同、生活习惯不同,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了影响了鸦片战争后洋货在中国境内的销售表现的因素。其次,不应低估传统自然经济的抵抗力和民族手工业的生命力。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质疑和求证的过程,我们知道了仅仅从单个片面的史料轻易下结论,可能错失窥探历史真相的机会,甚至导致对历史缪断。只有全面收集史料,从纷繁的史料中抽丝剥茧,通过细致分析,审慎探究,我们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
三、课堂结语
史料实证是运用史料的基本态度,是学习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质疑求证的过程是艰难的,是一边质疑一边打破固有认知,一边求证一边接近历史真相的过程。敢于质疑,勇于求证,才能在思想的涅槃中看到最美的风景。
参考文献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69.
[2]《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57《雍正五年五月》[M].北京:中华书局,1985:866-867
[3]樊树志.国史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20.
[4]李金铮.近代中国耕地“红线”之争[J].人文杂志,2017(3):82-92.
[5]戴辉.清代“摊丁入亩”政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7(2):118-121.
[6]魏登云、曹先东.论清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情况及其影响[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12):15.
[7]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503.
[8]张迎弟.基于史學素养的学术型课堂实践策略:以人民版“追寻生命的起源”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9):61-64.
作者简介:伊伟杰(1980.01)、男、汉族、福建宁化、三明市第二中学、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高中历史教育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