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策略探究

2021-09-10宁月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国学教育策略小学语文

宁月婷

摘要:“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央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作为传统中华文化与学术的代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国学经典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熟知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精神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学生良好的成长与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以及树立文化自信也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教育;策略

国学是传统文化的经典,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其精神滋润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和灵魂。小学语文对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国学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对于培养民族文化自信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植国学兴趣,积累语言储备

国学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兴趣被激活,有助于丰富学生语言储备,提升国学教育实效性。教师培养学生国学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很多,首先,教师应创设国学教育情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国学氛围的推动下,学生逐步产生对国学的兴趣。其次,教师应创新示范形式,优化示范教学设计,以激情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再次,教师要创新国学经典的学习形式以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国学经典,除诵读的形式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演唱经典、演绎经典,以此来巩固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国学经典熏陶。教师培植国学兴趣,做国学教育的引路人,对于学生积累经典、丰富语言具有积极作用。以国学教育提升语文教学情趣,以经典感悟使语文课堂更精彩。

古诗词经过岁月沉淀成为国学经典的结晶,学生诵读古诗词无疑会陶冶性情,丰富语言积累。如教学小学语文第五册《赠刘景文》,教师课件出示汉字“赠”的演变过程以吸引学生兴趣。学生通过“赠”字从甲骨文到篆文的演化,体会到汉字蕴含的美。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这首投赠诗的意境,经过学习,学生对该诗歌已有了初步理解。教师适时组织“古诗新唱”活动,将《赠刘景文》改编成歌曲。教师多媒体播放配乐,学生表现积极,认真聆听音乐,许多学生跟随教师一同哼唱,课堂气氛热烈。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情感再次演绎。学生积极投入练习,在演唱练习时,部分学生已能熟读成诵。教师为学生提供演绎诗歌的平台,学生表现不俗,课堂气氛达到高点。教师以汉字入手,激活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为后续的国学教育奠定基础。

教师以汉字的演变激活学生兴趣,增加课堂容量,帮助学生丰富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汉字的博大精深,对学生积累语言储备、感悟诗歌意蕴具有积极意义。教师创新经典演绎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再次感受国学之美。

二、诵读国学经典,丰富文化感知

国学经典是古代先贤智慧的浓缩,对于小学国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诵读经典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助于丰富学生文化感知,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一方面,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均得到发展。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国学经典为学生的人格发展注入传统文化的底蕴,这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国学经典集多种知识于一体,通过诵读经典,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文化感知具有积极作用。

如教学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教师带领学生品读描绘祖国壮美河山的三首经典作品,学生对诗中描绘的天门山、西湖、洞庭湖充满向往,诗人描绘的画面引发学生的无限畅想。教师开展“山水佳作交流会”,围绕“山水名胜”这一主题,鼓励学生积极搜寻资料进行交流。交流会正式开始,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各小组积极踊跃发言,引领大家跟随诗句走进山水自然中。学生搜集到许多经典作品,有的小组利用多媒体着重介绍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的小组分享了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山水佳作……学生徜徉在山水之美中。在经典作品的熏陶下,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丰富了对国学经典的感知。

教師明确主题,组织开展诗词交流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空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诗词交流中传承传统文化,在交流中丰富对经典的感知。

三、品悟国学内涵,提升人文素养

教师重视诵读国学经典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国学内涵的品悟。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展品悟国学内涵的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将脍炙人口的国学经典故事引入课堂教学。小学生普遍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优秀经典故事,促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其次,教师应增强学生对国学的认识,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融合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通过传统文化氛围的感染,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再次,国学教育可以打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开展家校合作,组织学生去游览名胜古迹,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比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由来已久,学生可以从这个历史故事中学到处事沉着冷静的道理。教师在教学“司马光”时,使用多媒体重现故事情节,学生的注意力被故事吸引,教师顺势组织教学。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认识,教师结合文本内容,运用多媒体播放“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学生观看得极为认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故事中涉及到的传统美德,体会故事中呈现的道理。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品悟故事内涵。借助多媒体呈现传统经典故事,学生对国学故事兴趣浓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国学教育势在必行。国学教育的影响是深刻而久远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略国学魅力,提升人文素养。教师要潜心钻研,坚持不懈,在探索中不断进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底蕴、有内涵、有修养的人。

参考文献

[1]许志兰.刍议小学语文国学小古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要点[J].中国高新区,2018(11).

[2]孙万福.小学语文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7).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四小学校

猜你喜欢

国学教育策略小学语文
在民族预科融入国学教育的意义与途径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