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

2021-09-10胡勤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德育中职

胡勤

摘要:德育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重点内容,良好的德育教育质量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德育教育实际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难以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影响德育教育质量的主要障碍。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如果能将其较好的应用到德育教育实践中,将大大提升德育教育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中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

在教育实践中,德育教育是应该予以重点关注的内容,良好的德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对提升德育教育质量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深入分析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对于促进德育教育质量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阶段,多数学生的心理健康处于中等水平,虽然相对乐观,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德育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重要意义。将两者进行有效整合,能够使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与生活观念,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传播正确的观念

院校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质的过程中,可以运用以下方式。

第一,榜样激励法。学生由于学业方面的压力,内心可能有一些焦虑和不自信。这样的心理状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科学方法加以疏导。例如,结合前辈的学习经历,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或者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人物传记,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第二,科学引导。院校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目标,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心理健康讲座、咨询等不同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问题,缓解其焦虑不安的状态,从而使其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上,正确认识自我,保持良好的心态。

二、培养韧性

心理学家发现,韧性能够通过后天进行培养与增强,它能够帮助人们迅速摆脱消极的心理状态。因此,院校应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韧性。

首先,通过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加强心理素质。同时,让学生加强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其次,增强团队辅导力量。例如,院校可以聘请专业素质较强的心理教师,开展团队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后,积极开展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竞赛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即使失败,也能从中获取经验,从而不断提升心理承受能力。

三、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文化作为创造的根本,能够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建立合理的文化氛围,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创造力。院校还要将文化育人作为教育的重点,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确保文化的先进性以及多样性不受影响。同时,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营造富有创新意蕴的学习氛围。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逐渐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另外,教师不能一味传授教材知识,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通过有效的启发以及小组探讨,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加大德育培养力度

加强德育培养力度可以通过两方面实现。

一方面,教育机构要健全德育课程体系。当前,多数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德育更是十分模糊。因此,需要根据教育部门的相关制度与标准完善教学体系。例如,将不同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在日常教学中提升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同时,教育组织可以设置相关课程,并将其划入到学分管理范围之中,从而建立严格的德育教学体系。

另一方面,院校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设立人生情商、创造力思维等课程,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另外,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投入较多的关心和耐心,需要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

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情况下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但这不利于学生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通过适当的引导,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结合实际生活,将知识应用于实际,从而提升心理素质

教师还可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给学生安排课后任务,使其理解家长的艰辛,养成良好的品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家庭观念及生活习惯,对其进行积极引导,培养与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可见,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并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自信心,并从实践中对生活与社会产生深刻的认识。

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研究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学校大家庭,才会有和谐的班集体。同时要充分借助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专职心理老师力量建立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联动机制,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生命教育与校园文化教育相结合。通过构建心理干预体系,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度过心理难关,增强其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降低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率,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多利,张仕辉.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年20期

[2]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年30期

[3]蒋奖.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德育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