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智慧课堂的地方院校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2021-09-10刘博林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智慧课堂教学创新

刘博林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和完善,教育领域中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也具备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对地方高校来讲,基于智慧课堂模式的教学工作开展需要在教学思路方法和组织模式上进行相应的转变和创新。针对智慧课堂的教学创新应用进行研究,意在为智慧课堂作用的发挥找到更好的途径,并且同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成效。研究分析指出,智慧课堂的创新应用需要教师从教学模式、先进技术的应用、教学评价的完善三方面入手,对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创新转变,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教育;智慧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051-02

智慧课堂是解决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实际需求提供更多的教学辅助措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而言,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需要一个逐步适应和转变的过程,这也是对教师教學组织和应用能力的考验。

一、智慧课堂的基本内涵

智慧课堂是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起来的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显著差异的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是基于“立德树人”的基本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提出的,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核心对象和重要力量来开展教学[1]。智慧化一方面集中体现在先进信息技术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方式与学生自主需求的契合度上,能够适应学生不同层次和深度需求的课堂构建方式才能够成为有智慧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智慧课堂作为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存在差异性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智慧课堂的教学开展中,必须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辅助工具的应用上进行创新,只有将新的教学工具和技术引入智慧课堂中,才能体现出智慧课堂的智慧性特征。从可行性的角度上来说,智慧课堂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可以依托现有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在引入应用的便捷性上也相对更高。

三、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的要点要求

(一)对客观教学条件的要求

智慧课堂的最显著特征在于,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中所应用的辅助工具和技术具有显著的先进性特点,这就意味着新的教学模式要想付诸实施,就需要在技术和资源两方面得到丰富的供应和支持。而从根本上来说,构建新型的智慧课堂,除了需要应用到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技术都可能成为构建整个智慧教育系统的辅助工具[2]。高校要想全方位实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首先从客观上创造相关的教学条件和资源,资金和环境是高校方面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对教师技术能力的要求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本身的创新性和新的教学辅助工具以及技术的应用,给教师教学工作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结合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要求,掌握相应的教育教学技术应用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组织方式,从而确保智慧课堂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切实实现提升高校教育质量的目的。但基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3]。因此,高校教师的教学技术能力也需要同步进行提升。这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一个具有积极作用的过程,也是切实发挥智慧课堂作用的重要保障。从实际教学开展的角度上来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包括了其个人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在智慧课堂模式下,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有相应的差异,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学会运用不同类型的方法,与学生达成有效沟通,才能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

四、智慧课堂教学创新的具体策略

(一)创新转变教学思路与方法

智慧课堂在宏观上的组织实施模式有很显著的创新性。教师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如果不能首先从个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上进行转变,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就无法实现。在智慧课堂背景下,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意识到新的教学模式构建在宏观上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意识到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资金和资源的全面支持。教学管理人员应当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宣传和推广工作,一方面吸引外部力量,为智慧课堂的构建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应当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和完善,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做好师资力量的培养和管理,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做好充分准备。

(二)创新转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新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

所谓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是指整体的教学组织模式的创新应用以及一些具有先进性和智慧型的课堂教学先进工具的辅助融合应用,例如微课视频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工具以及其他一些基于网络信息平台构建起来的,适合于不同高校专业的智慧化在线教育系统等[4]。例如,在建筑类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依托智慧课堂的模式,借鉴项目教学法或者校企融合模式的实践操作流程,将现阶段实践应用中具有先进性的BIM模型构建技术模拟融入建筑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尝试应用BIM模式锻炼自身建筑数据分析和计算的能力。从学生的主观教学感受上来说,这也能够让学生更为切实地体会到先进信息技术的智能性和智慧性,切实体会到智慧课堂中的优势和内涵。

2.与学生沟通方式的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智慧课堂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打破课堂教学实际环境方面的束缚,搭建线上的教育教学开展平台。例如教师可以“超星学习通”为载体,利用学习通的数据分析、统计功能为智慧教学提供支撑,实现与学生线上线下实时互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另外,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也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平台进行。在既定的教育教学系统中,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线上学习的完成度,观察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中的问题。在常规的社交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可以将教育教学工作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环节中,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社交平台,如微信、微博、公众号平台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打破传统模式下师生沟通的障碍。

(三)教学评价模式的丰富和创新

智慧课堂的引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会在教学效果上带来一定的变化。教学评价工作作为教学工作开展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动,教学评价工作也必然需要在具体执行上进行创新和完善。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平台的支持,教师与学生的实现了全方位沟通。因此,教师在针对课程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结合学校课堂教育工作开展期间的理论学习成绩和实践学习成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专业学习中的创造力提升等也要注意同步进行观察,实现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5]。另外,从客观上来说,多角度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也更利于取得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四)加大智慧课堂系统的完善和维护

智慧课堂模式的应用中,多种不同类型的新型支撑技术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要点。智慧课堂系统的完善和维护工作对维持这种创新教学技术平台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高校方面还应当聘请和培养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技术人员,对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以及影响实际教学效果的平台功能发挥问题进行观察和搜集,不僅要及时解决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中不同辅助技术和工具应用中的故障,更要针对智慧课堂实际应用中的核心技术和功能进行定制化开发,提高智慧课堂平台与高校专业教育的匹配程度和智能化程度,从而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6]。当智慧课堂在各方面支持下不断丰富,全面优化,才能真正挖掘出智慧课堂的应用价值。从技术研发的角度上来说,未来相关人员还需要针对智慧课堂实践应用中的技术支持和系统功能的相关开发定制的工作不断努力进行完善,确保智慧课堂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五、结语

综合分析可知,在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智慧课堂模式的构建对提升教学质量、体现高校专业教学的先进性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应当首先对智慧课堂的内涵以及高校客观上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充分的认知,随后再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应用上进行创新和发展,在不断摸索和完善的过程中,力求将智慧课堂创新应用的优势实现最大化的发挥,为高校教育质量和整体技术水平层次的提升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冯莉,许水清,罗翼.基于智慧课堂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45):265-266.

[2]王盾.基于智慧课堂的高校诚信教育课例设计与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9):85-90.

[3]王艳玲.智慧课堂:高职会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基于云班课平台的实践[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01):31-36,42.

[4]张瑞坤,沈春鹏.地方本科院校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与思考———以影视编导课程为例[J].美与时代(上旬刊),2019(11):116-118.

[5]陈昊.基于“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3):71-72.

[6]赵海霞,张焕明,黄雅.基于创新推广理论的高校MOOC引领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暨南大学为例[J].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技术教育,2018(07):109-112.

(荐稿人:黄根哲,长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校教学督导,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智慧课堂教学创新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