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开展线上互动式教学路径探究

2021-09-10杜斐烨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1年1期
关键词:互动式师生教学模式

杜斐烨

摘要:在技术进步推动教学改革的背景之下,高校线上教学模式遇到了新的挑战。在传统课堂转变为线上课堂的过程中,学习环境发生了本质改变,导致部分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足。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间开展教学互动,可以有效解决自主学习惰性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体现。本文基于地方高校的视角,阐述线上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提升教学效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地方高校;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3-0020-02

基金项目院“独立学院保险实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为例”(项目编号:Y202044342)。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得传统线下教学难以实现,因此互联网教学成为不可或缺的有效补充。然而,线上教学存在平台播放卡顿、师生间缺少互动等问题,教学效果无法保证。线上互动式教学可以开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一、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一)线上教学的概念

线上教学是依托互联网,促进通信技术与教学跨界融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突破时空限制,体现出学习自主化、学习方式交互化、教学方式个性化以及教学管理自动化等特征[1]。互联网课程应具有交互性和合作性,为学生提供选择权和控制感[2]。和传统课堂相比,网络课程不仅创造了鼓励的环境,也拓展了学生主题性学习的经验,还引发学生完成辩证性思考[3]。

(二)互动式教学提出背景与实践

目前,大学课堂沉默式教学仍是主流,课后答疑和学生评教等环节流于形式,鲜有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式交流[4]。教育学家弗莱雷曾说:“教学的本质在于交往和对话,无对话就无交流,无交流就无真正的教育”。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若干意见》,提倡各大高校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5]。教师会选择说教型还是互动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态度和理念密切相关,与学科领域、学科特性、教师教龄以及学术经历亦有关[6]。有研究表明,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更青睐引入互动环节,如案例教学和学生独立研究陈述等。

二、开展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挑战

(一)线上教学实践

线上教学须将线下传统教学过程进行数字化处理。随着地方高校“精品资源类课程”“MOOC”“金课”等推广与普及,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包括直播、视频录播和慕课等形式的在线资源也起到了示范教学作用。

目前,地方高校已经开始线上互动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例如设计多元互动混合式教学或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师生、生生间协作式、探究性、讨论式互动学习;利用“Blackboard”和“Moodle”等教育平台进行课程互动式教学设计等[7]。

(二)线上教学面临的挑战

线上教学主要面临以下挑战:1.网络故障。网络不通,无法开展在线教学,带来诸多不便。2.师生对授课平台不熟悉。授课平台众多,师生都需要提前熟悉授课平台。3.学生的自主学习惰性。从传统课堂转变为线上课堂,学习环境发生了本质改变。在线学习对于学生自主性要求更高。教师虽可通过增加考勤次数、加强监督的方式追踪学生学习动态,但无法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进度和效果。因此,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由于惰性原因难以适应自主学习,可能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完成指定教学目标。

随着教学信息化普及,网络故障的问题将不复存在;随着在线教育平台功能日趋完善以及教师线上教学经验的增长,授课平台操作不熟悉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但是,由于自主学习惰性而导致的线上教学质量不佳的问题却仍然突显。开展线上互动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三、地方高校实现线上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一)地方高校实现线上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

线上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间开展教学互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围绕学生的兴趣和特点构建学习环境,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与正反馈的过程。线上互动式教学有以下特征:一是在线性。线上互动式教学中师生均通过互联网终端设备发生联系,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平台设计教学过程、投放资源、布置任務、实现评价;学生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实现反馈。二是互动性。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线上互动式教学更加强调师生间的互动。一是因为线上教学环境下,教师未能与学生共居一室,难以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效果,需要互动来传递信息;二是因为线上教学模式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声、像等多媒体手段,聚焦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交流。三是便捷性。线上互动式教学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互动教学、作业考评、答疑互动、教学成果展示,以及全过程实况跟踪测评和数据自动统计等教学功能。因此,线上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线上教学条件下学生因自主学习惰性而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利用互联网开展互动式教学的实现路径

互动式教学的应有之义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学生不仅是知识和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向教师主动发出信息,教师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得到启发。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双向的交往和互动过程。开展互动式教学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个性和兴趣爱好的差异,及时分析和研究学情,从学生的角度安排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方法实现互动式教学。

1.课前预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

应用型本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课前可以录制微课,或通过SPOC平台选择视频资源。学生提前预习了解授课要点,课后通过视频复习总结。教师通过设计主题案例,补充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广泛参与课前讨论。为激励学生,教师应当对讨论给予即时反馈和奖励;可以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中,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线上讨论;提炼学生观点,整合成果,在传统课堂上做延伸讨论;邀请学生代表发言,以实现师生间多回合交流互动。

2.课堂管理:基于翻转课堂的互动教学设计

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时,应多鼓励、多提醒,将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应当成为引导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在线教学工具可以实现形式多样的、即时的师生互动,如投票问卷、抢答、头脑风暴、案例讨论、直播互动、点名互动、作业点评互动、学生作业互评互动等。这些新颖生动的互动方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线上互动式教学通过文字交流、语音、留言、视频、图片、甚至表情包等方式沟通。相比面对面的沟通,线上交流时学生文字输入更费时,但语句更长,思考问题相对全面,语言逻辑性也更强。因此,有些传统课堂表现并不突出的学生由于更加适应线上交流的方式,反而在线上教学中表现出色。

3.课后回顾:数字化考核与资源库共建

互联网技术将课堂表现数据化,便于教师及时监督管理,大大减少师生之间关于考核的信息不对称。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需要手动完成学生平时成绩考评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利用互联网平台,教师可以监测考勤、课堂表现等数据,进行高效便捷的教学管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和QQ等方式建立答疑群,与学生互动交流。学期结束后,同一学科的任课教师将教学课件、案例和习题等资源数字化,通过共创、共享和共建的方式搭建资源库,积累教学经验和资源。

五、结论与建议

为了解决线上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惰性的问题,地方高校可以开展互动式教学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微课等平台进行课前预热,利用案例分析、情景设计和启发式教学方法设计教学;利用翻转课堂和小组作业管理完成课堂管理;考核方式数字化,维护答疑群并实现资源库共建。

为了提升线上互动式教学的绩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互联网教育建设,全面普及教育信息化。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可以有效惠及千家万户。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互联网教育产业将会高速发展。地方高校须注重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多参加教学比赛和学术会议,接触行业前沿,学习新技术,创新教育方法。三是推动互联网教育立法。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互联网教育立法问题迫在眉睫。既要立法保护高校师生的教育信息安全,还要保护教育工作者互联网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

参考文献:

[1]陈丽.“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1):3-10.

[2]Kyong-Jee Kim,Curtis J. Bonk. The Future of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Educause Quarterly,2006(29):22-30.

[3]Keeton. Best Online Instructional Practices:Report of Phase I of an On-going Study[J]. 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2004(08):75-100.

[4]高江勇.高质量本科教学的发生———为何需要及何以实现互动式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2020(01):84-90.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2012-03-16).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2/content_2199085.htm.

[6]鲍威.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因素[J].教育学术月刊,2014(03):74-84.

[7]温秀兰,王東霞,乔贵方,等.“互联网+”环境下专业基础课多元互动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01):12-14.

(荐稿人:吕江林,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金融学专业学科带头人,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互动式师生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麻辣师生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