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实践
2021-09-10韦天深
韦天深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作为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教学效果越来越受到教学者的关注。尤其是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数学系统学习的初期阶段,通过实施科学有序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式;有效教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灌输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这样的教学方式运用,不仅影响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还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激发和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为此,为了改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使得教学可以更加符合遵循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率的数学课堂,要求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探索科学有序的教學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运用、实践探索,以此来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分析,深入探讨了如何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程。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形象学习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强的学科,学好数学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学习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对于很多数学知识都会感觉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为了有效的避免学生因为学习困难,而产生畏学、厌学情绪,教师就可以创新教学方式,积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具象化。通过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视听效果,将所学知识和内容制作成有趣的课件视频,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整体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中获得形象认知。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这》这门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活动,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品图片,例如教学楼、铅笔盒、橡皮等,制作幻灯片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集中起来后,教师顺势进行新课具体内容的导入。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将长方体的六个面,以分解的方式分别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从而获得不同的认知。另外,在课后练习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案,进行多题型培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解题,以此来有效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深化学习。
二、巧妙设置数学问题,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积极采用问题教学,有效创造问题情境,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要知道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如果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而是让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对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对此,为了有效的避免教学问题的出现,教师就可以运用问题教学方法,以科学的思考问题设置,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状态,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程内容时,为了深化学生的思维思考,提高学生的课程活动参与,教师就可以适时的将课程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讨论。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分别写一些小数,然后将学生进行科学地分组,引导学生分组思考:如何读小数?积极鼓励学生分组交流,形成共识,共同说明自己的观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教育进度,提出新的思考问题。如:超市商场中,其商品价格标注有怎样的特点?小数点之后数字的含义是什么?之后展示几张具体的商场价格标注图片,让学生探索小数点左侧的代表什么?右侧代表什么?积极引导学生交流,通过团队讨论分析,表达自己的意见,相互启发,加深对教育内容的理解。
三、重视教学联系生活,加深学生知识理解
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离不开生活的实际。尤其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经验不足,但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作为教学材料,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进行问题分析,将生活事例纳入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或是发掘教材内的生活因素,对学生进行趣味教学。通过这一教学方式运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教授《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实例,如引导学生到超市购物中心等,观察哪些部分显示百分比?哪些部分是应用了百分数?将自己观察所得带到教室,最后从教师将其转化成教学的素材。通过整合生活资源和书本知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教学《圆》这一课程时,为了增强课程导入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课程导入。如询问学生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而不是方形或其他形状?你见过哪些圆形家具?其设计有哪些方便之处?通过引导学生对圆形车轮的探索和分析,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圆”的特点。
总而言之,高效的数学课程建设是一步一步进行的,需要教师不断追求的探索。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认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实践,优化现有小学数学课程,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蕾蕾.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开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0):66+60.
[2]朴春玉.小学数学开展有效教学的调研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5):114-115.
广东肇庆市怀集县教师发展中心附属石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