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提高高等教育中非英语专业学生‘读写能力’的研究
2021-09-10丁浩君
【摘要】在现代社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很重要。因此语言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占很大的比重,作为外语教育中的英语教育也是如此。英语的读写能力在学生长期的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例如,在高等教育中学生面临论文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英文论文的书写等,都要求有着专业的英语书面表达。但是,与投入到英语教育的整体时间和努力相比,用英语进行书写教育的部分相对较少。基础性的写作教育在整体英语教育中依旧欠缺,更不用说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进行创造性的写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
一.中国大学生英语读写能力薄弱的原因
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相对于阅读和听力较差,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在被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初端(大学)中,对于除英语专业的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很少进行写作训练,大班型英语课堂的形式很难进行这种活动,因此教育主体没有感觉到对此进行教育和学习的必要性。第二,英語教师自身也缺少系统的写作教育,所以要想教授写作需要接受适当的培训,但目前大部分英语教师的进修主要集中在会话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因此教师增进写作教育的力量是非常困难的。第三,部分教师切实感受到实施“读写教育”的必要性,即使具备一定的能力,也没有充分开发出接近和利用起来容易的计划,因此,个人角度的“写作教育”只能导致一线教师的业务过重。
但现代社会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多,英语教育也有必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学生用英语形式进行创造性的写作,这反而会给几乎没有用英语写文章经验的学习者带来挫折感。因此,在现有英语教育的框架内寻找“读写教育”的线索将成为现实。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课堂活动中最中心的是阅读教育,所以将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学习者的阅读能力用于提高技能能力的同时,谋求阅读与写作这两种能力的相互强化效果是有必要的。基于这一点,本研究希望将目前高等教育中的阅读教育与写作教育联系起来,用能够实现两个领域相互强化效果的方法,实施英文读物概要活动课程,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二.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阅读和写作的相关性越来越关注,并进行了很多研究。其中Ferris和Hedgcock,以此为基础,主张读写的高度关联性。他们认为按照外语教育的基本原理,即充分而有意义的输入能让学习者有效地学习很多知识,因此在写作教育中充分的阅读经验,尤其对于早期的写作学习者是有帮助的。另外,Shanahan和Lomax研究了在阅读和写作领域中,一个领域的知识具有怎样的方向性,对阅读和写作关系的三个模型,也就是在阅读中使用(reading-to-writing)模型,在写作中提出了阅读(writing-to-reading)模型、相互作用(interactive)模型,三个模型的前提是,根据学习者的水平及学习情况,虽然方向性有所差异,但阅读与写作分别会产生相互影响。
三.对于提高‘读写能力’的策略
1.进行英文读物概括能力训练
在外语学习情况下,让学习者进行识字、概括活动是一种以主要内容为中心,在理解文章的同时增进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摘要”的书写,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这是优秀阅读能力提高的战略方式。Brown和他的同事们曾把概括说成是促进理解(comprehension fostering)的活动,也是理解监控(comprehension monitoring)的活动。作为促进理解的活动的概括,以文章的主要信息为中心,创造出理解文章的框架,作为理解监控的活动概括,则提供评价正在进行的理解过程的机会。另外,为了寻找特定的信息,即使是已经读过的文章,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重新阅读,在此过程中,读者将尝试多样的阅读战略。这是通过概括,揭示了“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同时得到提高。
2.阅读资料的选择
在进行英语读物的选择上是开展接下来英语教学工作的第一步,读物选择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在学生的心里,认为写作是很枯燥的学习部分。所以,语言难易程度要达到学习对象的水平,不易过于容易或困难,可以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内容中,用容易理解的语言解释学生关心的问题的文章。此外,在资料中需要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照片资料,用彩色印刷起来,不仅丰富内容的表现形式,还吸引了学生们的关注。依据现代多媒体中电子读物的迅速发展,建议选择的资料有经营网上主页,为订阅中的读者提供免费的登陆资源,可随时随地查阅下载资料,方便整理与反复学习。
总结
对于文章的概要活动可以成为提高学习者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很好的手段,特别是在以阅读为主的英语教育蔓延的我国英语教育状况下,可以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高两个领域,同时也可以成为一个方案。因此,今后在开发英语和教育课程时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同时也应研究一线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容易适用的方案。
作者简介:丁浩君(1962.6一),女,汉族,籍贯: 辽宁沈阳,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英语教学。
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