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2021-09-10李云琦王秀梅

医学前沿 2021年1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李云琦 王秀梅

摘要:在医疗领域的质量管理中护理质量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有直接的联系。构建多学科协作的护理模式不仅实现了各学科间的有效合作,还进一步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有效推动护理学科的快速发展。希望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同时有效地推动护理学科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多学科协作;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护理模式更倾向于专科的护理,由于我国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的发展起步较晚,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优质的护理服务。多学科协作护理是通过有效整合医疗行业的资源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护理,为满足患者身体及心理方面的需求而制定的治疗及护理方案。多学科协作护理能够为护理工作提供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虽然优质的护理提高了医疗行业的护理水平,但由于护理人员对疾病的侧重点的不同,容易忽视除本科室以外的疾病,这就对多学科协作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大多数学者都在进行多学科协作护理的研究,但至今为止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因此,本文试图从护理质量控制的管理出发,分析构建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以期能够为全面提升医疗行业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1 构建多学科协作护理质量的管理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复杂化的疾病与治疗专业化以及治疗思路的转变,造成疾病的诊疗及后期康复不能只依靠单一学科和专业进行解决。为了全面提升护理学科的发展,通过对护理质量的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升级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水平需要构建合理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推动我国护理领域能够健康、稳定地发展。

1.1构建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

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是由护理主任、护理专家、专科护士联络护士组成。正常情况下由护理主任担任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的负责人,主要承担多学科协作护理的质量管理工作。护理专家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点,由正高级护理人员组成护理专家组,护理专家会跟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护理方案,确保护理方案的有效性。专科护士与联络护士是重要的参与人和执行人,当收到非本专科的病患时,需由联络护士对患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若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则需邀请专科护士进行会诊,并做出合理的护理指导,由专科护士与联络护士共同参与管理患者。

1.2 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的规范化培训

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的培训由护理部与科教处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共同参加。主要就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管理的必要性、管理制度、护理分工及职责以及护理考核与评价等内容的培训,其目的是使护理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多学科协作护理的优势,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要求各科室的护理人员针对不不同疾病探索出有效的、适合本科室的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通过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的培训,使每位患都都能够在住院期间得到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学术交流从而提高全院的整体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1.3 构建多学科协作护理的管理体系

多学科协作护理工作由护理部统一管理,构建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与护理运行机制有利于多学科协作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的综合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各科室之间的相互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能够充分发挥多学科协作护理诊疗的优势。另外建立多学科协作护理的行政管理制度,包括组织领导机制、分工协作机制、奖惩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以及反馈机制等,通过对相关机制的不断完善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学术与科研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多学科协作护理质量的有效提升。

1.4构建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

多学科协作护理质量管理主要由护理部进行管理和负责,确保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升。为了使多学科协作护理得到顺利的开展,结合多学科协作护理的运行情况,需要医疗机构为多学科协作护理团队制定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不同的护理岗位和角色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其中包括工作职责与专业技能的考核从而形成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护理部可以定期对多学科协作护理质量管理考核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与难题及时进行指导、协调与跟综,从而确保多学科协作护理质量和管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 讨论

2.1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意义

护理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愈后问题,构建多学科协作护理体系能够有效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也有助于护理专业人员通过学术的交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由于我国的多学科协作护理的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的过程,但是通过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开展使护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特色,不断创新护理模式,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有效促进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同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

2.2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作用

传统护理模式较为单一,但多学科协作护理能够实现多科室的共同参与为患者提供完善、全面的护理服务,不仅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产生,还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还能够为患者节约住院时期所产生的费用。多学科协作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使医疗机构的整体护理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多学科协作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方式与手段,真正实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

3 结语

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全面提升了护理质量,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的管理,使护理质量得到不断的改进和提升。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使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同時有助于多学科的共同发展,在不断提高护理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丽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295-296.

[2]应波,关欣,陈丽鸥,王娜,杨文艺,韩斌如.护理质量改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建立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07):1040-1045.

[3]刘娜,邓俊,杨宏艳,刘建欣,程海丹,丁炎明.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11):816-819.

作者简介:李云琦(1988年3月),女,山西省大同市,硕士研究生,护师,研究方向为内科护理

(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大同 037003)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效果评价
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体检中心护理质量管理应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研究
护理质量管理在健康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持续质量改进在日间手术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内涵及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之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