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行业发展趋势的探索与思考
2021-09-10刘大伟王书彦陈星郑少忠
刘大伟 王书彦 陈星 郑少忠
【摘 要】 为进一步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给健身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运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从群众的消费方式、健身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向等角度探索与思考疫情对健身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疫情迫使群众消费方式发生转变,人们对线上体育消费产生极大需求;疫情加快健身行业运营模式的革新,推动健身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线上线下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疫情促使健身行业服务优化升级,从服务颗粒度、服务广度、服务深度和服务智能化四个维度为人们提供科学合理的高端健身服务订制,满足人们的体育服务需求。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健身行业发展;探索与思考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tness Industry
Liu Dawei, Wang Shuyan, Chen Xing, Zheng Shaozhong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Langfang 065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used literature analysis, interviews, field visit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and research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tness industry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eople's consumption patterns, the operation mode and service direction of the fitness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epidemic has forced people to change their consumption patterns, and people have a great demand for online sports consumption. The epidemic has accelerated the renovation of the fitness industry's operation mode, promoted the digitization and intelligentization of the fitness industry, and drove the mutual penetration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online and offline activities. The epidemic has facilitated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services in the fitness industry, provided people wit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high-end fitness services customized from four dimensions of service granularity, service breadth, service depth and service intelligence, so as to meet people's demands for sports services.
【Key words】 post-epidemic era; development of fitness industry;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 G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 3229(2021)01- 0089 - 05
0 前言
近年来,在国家全民健身政策的积极推动下,健身理念已深入人心,人们对健身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健身行业,产生了“互联网 + ”健身运动及其产业,健身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然而,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在疫情的冲击之下,群众的健身消费方式、传统健身行业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向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和革新,增加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启了健身行业的线上模式,激发了线上健身的热潮,加速了健身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那么疫情会给健身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后疫情时代健身行业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值得去探索和思考。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对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疫情对健身行业的影响,以及后疫情时代健身行业的发展趋势,重点围绕疫情后群众消费方式的转变、健身行业运营模式的革新和服务方向的升级等问题展开,为健身行业的恢复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我国健身行业发展历程
1.1 起步阶段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简·方达的健美操引入中国,以器械训练为主的健身房和以健美操为主的跳操房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健身项目只有健美器械练习和健美操,所需的投资很小、规模也很小,经营面积大多只有几百平方米。客户主要为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强调身材健美,当时人们的健康意识还较为淡薄。进入20 世纪90 年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逐步增强。这一时期,马华的“健美5 分钟”使健身操在中国迅速流行,大量面向大众消费的体育俱乐部应运而生,有氧健身运动逐渐为人们所接受。1995年6月16日,为了推进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体委发布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此同时,健身俱乐部的经营面积开始扩大,出现了1000 平方米以上的俱乐部。但是投资者资金实力有限、管理方式陈旧、设备质量低下、技術服务水平滞后等因素制约了俱乐部的发展,难以产生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1.2 飞速成长阶段
进入21 世纪,随着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健身意识的提升,2001 年北京申奥成功,更是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体育健身的热潮。这一时期,浩沙、一兆韦德、青鸟、力美健、英派斯等国内大型健身俱乐部纷纷成立,倍力、加州健身、健乐菲利斯、宝力豪等国际知名品牌也开始进驻中国市场,我国的健身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2004 年以后,健身俱乐部呈现爆发式增长,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健身俱乐部陆续开业,其中不乏大型连锁品牌俱乐部。此时健身房分布仍以一线城市为主,但逐渐开始向二线城市扩张,例如,截至2006年,英派斯健身已覆盖31个城市,共50家连锁店;宝力豪健身已覆盖23个城市,共30家连锁店。
1.3 短期调整阶段
21 世纪初,由于我国的健身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初期,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较低,市场短期和投机行为较为普遍,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模式单一,导致相当部分的会所陷入恶性低价竞争。同时,健身会所的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相当部分会所陷入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健身服务业呈停滞甚至倒退状况,行业发展遇到困难。但与此同时,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盈利模式多元化、专注主业、不追求盲目快速扩张的综合性健身会所在这一时期持续稳健成长,随着会所数量的稳步增加,健身服务产品不断丰富,营销手段不断创新。
1.4 二次发展阶段
近些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渗透健身行业,运动健身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小型健身工作室、24小时健身房等运营模式的变化使健身行业蓬勃发展起来。同时,科技的应用为健身行业的升级起到了助推作用。Keep等互联网企业带动大众运动健身生活方式的转变升级;各大品牌相继研发推广智能手环、体脂秤等智能设备;乐刻、超级理理、Keepland等新型智能健身房陆续出现;智能科技的应用开始创造更多元的服务方向。
2 新冠肺炎疫情对健身行业的影响
2.1 健身場馆关停,面临空场风险
受疫情影响,人们还无法开始密集型体育消费,很多室内体育健身场受到当地疫情防控的影响,采取停业措施[1]。而健身场馆即使不被关停,从自我防护的角度,人们外出健身的意愿和频次也大幅度减少。
2.2 客户黏性不够,专业人才流失大
门店的长时间关停将造成老会员的活跃度和黏性减弱,不利于会员后续续费,进一步增加门店的经营压力。同时健身教练、管理和销售等专业人才的收入将大幅减少。会员的流失是门店面临的首要难题,没有熟悉的专业健身指导人员,客户的满意度降低或成恶性循环[2]。
2.3 经营成本问题
健身场馆大多位于城市繁华区域,门店租金高昂,如不能减免,长时间停业将使门店承受店租和人力成本的双重资金压力,这可能导致很多中小型企业难以维持。如徐州一家本土健身俱乐部,运营8家会所,每月租金及物业费约60万元;人员每月基本工资约为75万元;每月固定还贷约为36万元,2020年2-3月损失约360万元[3]。
2.4 资金流动性危机
健身行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通过预售的方式获得,春节过后是会员开始健身并为健身卡充值的黄金时期,也是健身行业获得资金的关键时期。但疫情迫使他们错过了获得资金机会。加之人工成本和场地租赁成本非常高,现金储备又不足,导致资金链断裂,出现资金流动性危机。由于新冠疫情的陆续爆发,导致全国各地很多室内健身休闲场所到3月底依然无法开业,即使开业也难以产生营业收入,支出成本压力更大[4]。
综上所述,疫情期间健身行业的发展几乎陷入停滞,但是换个角度看,疫情也让健身行业的转变与革新按下了快进键。新科技、新理念、新方式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将陈旧的、传统的运营模式和服务方向推倒重来。疫情加速了“互联网+健身”的发展,通过科技与健身的融合,不断研发健身类APP,推出了丰富多样的居家在线健身课程。
3 后疫情时代健身行业发展趋势探索
3.1 群众消费方式的转变
疫情的发生使百姓的消费态度和行为悄然发生了变化,无论哪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对健康问题都越来越关注。在疫情缓解后,人们依然会保留少聚集、少接触的消费习惯。未来消费对卫生安全和健康的要求提高,消费模式趋向于品质化消费、非接触式消费、简单迅速消费;消费的结构会进一步从娱乐性层次向发展性层次演变,共享性消费模式会产生新的变化[5]。体育服务消费主要以群体性共享性消费为主。疫情缓解后,在体育消费方面则会体现出小群体、低密度和高标准的要求。疫情期间,居家隔离使消费者健康愿望更加高涨。尼尔森研究显示,75%的消费者表示未来将加大运动锻炼支出,60%表示未来将增加定期体检支出,59%表示将增加保险理财支出[6]。大量健身群众基于快速、有效、安全的考虑选择线上学习和居家锻炼。疫情后人们对线上体育消费产生极大需求,甚至会对线上消费产生依赖性。2020年1月,Keep在苹果手机应用商城下载量平均排名170名上下,2月初升至第70多位,3月初上升至40多位。2月14日,乐刻教育培训公司推出的“宅家运动”公益活动在全网累计参与人次达10亿多,推出的直播课程有213万人次观看[7]。
3.2 健身行业运营模式的革新
(1)健身行业新旧模式对比
健身行业的运营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传统健身房和互联网健身。传统健身房健身优势:运动氛围热烈,运动项目多,运动器械多,可提供健身指导。劣势:费用较高,营销体验差,服务能力不高,交通耗时。互联网健身优势:开店成本和入行门槛低,家庭作坊式运营模式,可以通过线上APP+线下门店的形式,完成即时咨询交流、预约课程、手机支付等,还可以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客单价低,吸引更多用户体验。劣势:二次消费产品尚末开发出来,盈利能力不强,运动氛围不足,智能化电子设备缺少交流性,场地面积小,服务尚不完善。
(2)线上和线下健身融合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正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对健身行业来说,疫情使健身房的访客数量下降,但又刺激了人们的锻炼意识和健身需求。线下教练开网课搞直播,线上平台发力健身主题产品,线上线下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正成为健身行业新态势。线下课程有教练的指导监督,线上课程内容丰富。线下和线上课程在客观条件上有场景和时间区别,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在健身时,良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是目前线下课程服务突出的优势;线上课程服务则具备丰富的课程内容,方便进行深度学习,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运动健身时间和场景,降低运动健身的综合成本。比如健身用户在线下学习新的东西时,教练可以手把手、面对面地进行教学,及时纠正用户练习时出现的错误动作,并进行科学的健身指导。而在线上用户可以通过各种健身APP,随时随地对已学内容反复复习。因此通过互联网,构建与线下健身相融合的平台,从健身课程、预约服务等各个方面,将健身用户、教练和健身房之间的需求科学优化,为用户提供不受时空限制的便利,实现健身房与健身用户间的无缝对接。
3.3 健身行业服务优化升级
疫情所带来的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健身意识的觉醒,人们对于自身健康以及健身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疫情过后,人们的健身服务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因此改善消费体验,提高健身服务质量显得越来越重要,需要从服务颗粒度、服务广度、服务深度和服务智能化四个维度对健身行业服务进行优化升级。
(1)服务颗粒度
面对数量庞大、层次不同、偏好各异的用户群体,健身行业需要进一步细分用户特征,并细化产品服务的颗粒度。一方面,挖掘不同运动偏好的用户特征,针对不同运动项目特点提供更合适的健身服务,如为不同水平的健身爱好者设计不同难度的健身课程等;另一方面,按照不同的社会需要、消费层级或其他可选维度,对用户群体类型进行再细分,推出适合该类人群的差异化服务,如帮助无运动基础的新用户入门,为中高端的健身爱好者提供订制化的训练体系等。
(2)服务广度
在不同的年龄段,用户的成长情况、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家庭环境随时间发生变化,运动健身需求也发生改变。应延展服务广度,根据不同年龄段用户特征和差异化健身需求做出相应的服务调整。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以培养兴趣爱好为主,应选择具有灵活性、协调性及速度方面的运动项目,大强度、激烈的运动要加以控制,时间不要过长;青年用户身体状况较好,偏爱较高强度的运动项目;中年用户应对工作家庭压力,增肌塑形、美容减肥、解压和产后恢复等需求增高,运动项目以中等强度的有氧和无氧运动相结合为主;老年用户身体条件下降,对保健养生、运动社交属性强的低强度活动需求较大,运动从始至终要以有氧代谢为主。
(3)服务深度
健身人群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经融入了运动健身理念。通过智能科技的应用,运动健身企业能够在用户生活中找到更多服务的切入点,挖掘服务深度,打造多种生活场景的健身服务,为用户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运动生活体系。比如在家庭场景中,可以通过家庭运动APP虚拟教练,对健身活动进行远程指导;餐饮场景中,要健康轻食,对每餐的热量摄入合理规划,制定科学健康的饮食计划;健身购物时,可以给用户推荐适合自己的健身智能设备、运动装备和健身器材等;在工作和交通场景中,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运动,阅读健身知识。在健身场景中,根据用户健身需求制定训练计划,全程监控训练,并进行专业的健身指导。
(4)服务智能化
“智能化”与大数据的开发利用是健身领域发展的大趋势。运动健身企业应当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标,加快智能科技的应用研发,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健身服务。目前,对“智能化”表示更多兴趣的并非是来自一二线大中型城市的投资人,并非是大型连锁品牌俱乐部,而是三四线城市的俱乐部经营者,他们具有单店或少店、面临竞争压力大、运营困局等诸多共通点,相信大数据共享时代的来临将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利用自身信息资源兑换智能硬件与管理软件,中小俱乐部繁荣发展将为健身行业带来真正的春天。
疫情加速了智能化和健身行业的快速融合,智能化的健身服务平台将会一跃成为快速拉动大众健身的重要“引擎”。如Keep、薄荷健康、咕咚、悦跑圈、每日瑜伽依等健身综合类健身APP可以帮助用户全方位地实现健身;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让互联网健身社交板块得以脱离PC端,方便健身爱好者随时随地预约教练、预约场馆,乃至是社区成员之间的约跑;“场馆通”APP、“滴滴网球”APP 是目前两款使用率较高的运动场馆搜索平台,用户可以一键预定运动场馆,轻松实现在线支付,不仅使场馆的运营困境得到解决,还创造了用户与体育场馆的“双赢”[8]。
4 结语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健身行业陷入危机,新冠疫情对健身行业的负面影响是短暂的、可控的,其不会改变健身行业持续向好的基本趋势,对于行业的变革和创新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受疫情的影响,健身行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转向,表现为疫情使群众消费方式发生转变,人们对线上体育消费产生极大需求,甚至会对线上消费产生依赖性;疫情加速互联网健身的发展,推动健身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疫情加快健身行业运营模式的革新,线上线下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正成为健身新业态;疫情促使健身行业服务优化升级,从服务颗粒度、服务广度、服务深度和服務智能化四个维度为人们提供科学合理的高端健身服务订制,满足人们的体育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 郭孟.北京部分体育健身场所继续停业疫情对健身行业的影响如何?[EB/OL].http://www.chinairn.com/hyzx/20200
309/152116629.shtml.
[2] 尹开宁.后疫情时期健身俱乐部的发展策略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22):54-55.
[3] 徐州市体育经 济 处.疫情之下徐州体育服务业亟需解困[EB/OL].http://sports.xz.gov.cn/tyj/zwgk/20200324/001002
_7e9d1950-0b8d-48fe-bac3-24ffc5e314e6.htm.
[4]吴香芝,张继民,侯喆,等.我国体育服务产业“新冠”疫情影响和恢复策略研究[J].体育与科学,2020,43(3):17-24.
[5] 王建明.新冠肺炎疫情对民众消费行为模式的深远影响及其对策措施 [EB/OL].www.zhonghongwang.com/show-
140-165636-1.html.
[6] 吴志伟.一篇报告读懂2020“宅经济”五大消费趋势[EB/OL]. https: //socialbeta. com/t/socialbeta-marketing-news-
weekly-2020-03-22.
[7]王玥.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EB/OL].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0-02-06.
[8] 刘国永,戴健.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9] 王烁.“互联网+”背景下健身产业的发展策略探讨[J].产业经济,2019(23):221-222.
[10] 丁淑健,程翔.全民健身视域下“互联网+体育”的社会价值及科学发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0):173-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