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短视频新闻破围策略探析

2021-09-10李袅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主流媒体短视频融合发展

摘要:融媒体时代,短视频为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带来新的机遇,但其碎片化、裂变传播的特性也给主流媒体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以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分析短视频在新闻传播中的优势,以及新时期下主流媒体在短视频领域存在的短板。同时,以华龙网近年来推送的部分短视频策划为例,分享其在打造作品过程中的一些路径探索,并基于短视频发展现状对如何弥补短板提出思考和建议,以助力主流媒体抓住转型机遇,生产更多短视频精品。

关键词:短视频;策划;主流媒体;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0-0122-03

一、短视频发展概况

(一)起源于社交应用,成为新闻报道的新选择

“短视频”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国外。2011年,美国正式推出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Viddy,以移动智能终端为传播载体,依托于移动社交平台播放和传播视频内容。此后,国内的短视频社交应用接续起步。在4G网络技术的加持下,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应用平台为代表,凭借操作简单、双向互动的传播优势,逐渐实现了用户基数的裂变[1]。

在媒体深度融合不断发展的当下,主流媒体借助自身优势进军短视频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大。短视频不再仅仅是社交应用和自媒体群雄逐鹿的阵地,更成了主流媒体新闻传播的重要“风口”[2]。据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占网民整体的93.7%[3]。其中,短视频已成为新闻报道的新选择,电商平台的新标配。此外,网络新闻借助社交、短视频等平台,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大大提升了传播效能。

2018年,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了包括短视频新闻在内的六个媒体融合方面的奖项。这既顺应了短视频在主流媒体中的飞速发展趋势,也更激发主流媒体做好短视频,为自身赋能[4]。比如,斩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一等奖的融媒体作品《柳州融水突围记》,便是主流媒体在突发新闻报道中应用短视频方式进行传播的一次实践。事件为广西柳州融水杆洞乡突发山洪,遭遇了通信、水电中断。在灾区,广西日报记者不惧危险穿越40处塌方,在失联数十小时后,发回了现场的第一手画面。这则时长9分1秒的作品,一改以往电视视频中精良包装、播音字正腔圆等标配,甚至无法保证画面基本平稳,却凭借一手的现场感、代入感,仅靠一部手机实现了突围。

(二)短视频用于新闻传播的优势

1.操作简单——丰富新闻来源。与使用大块头的专业摄像机拍摄,以及进行一连串配音剪辑、后期包装等标准流程不同,短视频的生产门槛大大降低,一部智能手机和一个视频剪辑软件即可完成个性化的内容生产。对于新闻媒体而言,除了常规的现场拍摄和专业制作,在突发事件中,路人甲拍摄的第一现场等新闻视频,为自身拓展了新闻信息来源。用户生产内容(UGC)打破了专业壁垒[5],演变成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变革。

2.突破时效——降低传播延迟。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受众对新闻的即时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突破了文字和图片的限制,视频内容几乎与热点事件同步发酵。在文字尚在草拟、编辑仍在提炼观点时,短视频已快速呈现事件过程。受众能够在最短时间获取事件信息,且整个过程变得更加透明,有效降低了谣言的发生率,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网络暴力的发生。

3.短快精——符合碎片化阅读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读屏”模式下,用户获取信息的時间越来越碎片化。短视频新闻契合了碎片化的传播情境,方便人们快速地获取新闻资讯[6]。然而,由于视频时长短,这些作品不一定能完全展现事件的前因后果和逻辑联系,需在主流媒体专业采编人员的加工制作下二次传播,突出主题,并通过裂变式的分享、点赞、评论,扩大传播效果。

(三)主流媒体原创短视频的主要类别

1.新闻类短视频。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迅速跟进、准确权威、时效性强、制作简单、快速发布,是这类短视频的生命线。

2.主题传播类短视频。这类短视频更多比拼的是提前策划和独特创意,常常需要“大题小做”或“小题大做”。正如原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要求的“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站在田埂上找感觉”[7],这在主题传播类短视频的生产中同样适用。

二、主流媒体探索短视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具有贴近性的表达方式

在过去传播的既有定式中,新闻报道以文图为主,不少主流媒体只是将短视频作为报道的一种附加元素,或简单地将传统视频切分后制作成短视频。由于在生产初期缺乏互联网意识和具有贴近性的表达方式,导致作品缺乏现场感和冲击力,且互动性不足,最终直接影响作品的传播效果。

(二)内容缺乏媒体“个性”

在以流量为导向的当下,容易吸粉、跟风网络热点的短视频选题成为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方向。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缺少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新闻视角和选题内容。如某汽车品牌车主维权等事件发生后,不少媒体聚焦方向雷同,短视频传播内容陷入同质化的窘境。

(三)缺乏守正创新的优质策划

由于短视频时长较短、传播渠道多样,娱乐化倾向的比重加大,主流媒体入局短视频生产,在传播主流社会价值、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还未完全释放。相较那些容易吸引眼球的奇人逸事等素材,能体现媒体责任担当、有深度高度、能震撼人心的重磅优质策划尤为鲜见。

(四)复合型人才匮乏

短视频新闻在国内兴起仅几年时间,传统媒体的人才结构还不能满足这一新兴领域的人才需求。在短视频的策划、拍摄、制作、发布、运营等各个流程上都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尤其缺乏精通多个环节、能整体把控和提升作品质量的复合型人才。

三、华龙网短视频策划的生产与传播

华龙网作为全国首批省级重点新闻网站,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媒体融合发展战略转型平台,近年来,在媒体融合方面不断发力[8]。2018年,随着短视频兴起,华龙网加快运用短视频的步伐,生产了一批具有新闻第二落点,传播正能量且不乏创新和贴近性的流量作品。

(一)凭借新闻追踪闯入赛道

主流媒体最擅长的是发现新闻,具备专业的采编团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新闻类短视频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对于即时新闻的延伸性报道,短视频如何策划和突围?2019年7月,华龙网开设即时短视频新闻栏目《追光》,立足重庆的同时追踪全国范围内的社会新闻热点,第一时间采访,并保持持续关注,及时发布新闻短视频。比如,2019年11月25日,美妆博主宇芽在微博上发布了短视频,控诉遭到前男友家暴。很快,这条短视频在网络上形成裂变式传播,这一事件也因此迅速成为当日新闻的热点和爆点。可最初这一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发酵时,新闻要素并不完整。情况是否属实?当地警方是否曾经接到报案?栏目记者迅速跟进,去往事发现场求证,采访了宇芽与家暴男子的朋友,全方位还原事件,接连发布了《美妆博主宇芽控诉前男友家暴 当地警方:正在核查相关情况》等短视频报道。报道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数十家媒体转载,引发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在全国热点事件前及时发声,彰显了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实践证明,即时短视频新闻也是可以策划的。离现场更近,追求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依然是主流媒体从业者不可放弃的职业追求。

(二)将“四力”融入作品生产的全过程

深入在一线,创作在一线。入局短视频赛道,能否运用全媒体手段生产第一手的鲜活素材,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主流媒体在这次竞争激勵的角逐中能跑多远。

2019年9月12日,华龙网发布的《微纪录|永不消逝的深谷热线 》,就是采访团队深入采访拍摄,提炼人物精神,所打造的原创短视频作品。为给贫困户检修水管,开州区关面乡泉秀村党支部书记周康云跌入山谷发生意外。如何迅速通过资料完成采访,将这个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形象在仅有几分钟的短视频中“立”起来,是这个作品最体现“脑力”的难点。最终,报道巧妙地使用了明、暗两条线,明线围绕周康云的电话曾是群众的求助“热线”,出事当天他恰巧接到贫困户的电话,在赶往修水管的路上不幸坠下山崖;暗线则是他做村干部37年来的口头禅——“我不干谁来干?”两条线穿插,延伸了故事的时间、空间维度,展现了人物的大情怀。

采访过程中,为了获取一手素材,采访团队驱车近7个小时赶到泉秀村,在大山里蹚溪流、爬山坡,采访了当年跟周康云一起修扶贫路的人、村干部、贫困户等多个对象,挖掘了故事以及受访者细微的心绪变化,走访了八处周康云生前工作、生活的地方,还去了他出事的悬崖底……采制了近400分钟的素材。经过前期扎实采访,后期精心打磨剪辑,报道结构层层递进。通过点滴细节和质朴话语,在几分钟的短视频里浓缩了一心为民的党支部书记的一生,用生动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的人物典型。

从实际效果来看,短视频以周书记的“热线”为小切口,展现了初心和脱贫攻坚的大主题,并用融媒体手段激发强劲的传播力。报道发出后,不少网友被这位老书记的事迹所打动,评价道,“这是一名好干部的口碑、丰碑”。此后,周康云被评为2019年度重庆市扶贫攻坚奖先进个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从这则短视频的生产全过程可见,新时期,新闻工作者不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并将其融入短视频新闻的生产中。

(三)注重严肃内容的贴近性表达

目前,主题传播类短视频在主流媒体中占比较大。对于主题严肃、叙事宏大的正能量题材的传播,小切口的故事,接地气的创意更能吸引受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受众。

以华龙网《两会微剧|“向”幸福奔跑》为例,作为重庆两会的收官作品,记者一改常规报道,将镜头对准石柱县中益乡坪坝村村民向大忠。短视频围绕主人公脱贫奔小康的故事逐渐展开,突出了主人公一家从起初的迷茫、徘徊,到后来找到思路、奋力奔跑的过程。1月的中益乡气温只有-1℃,采访团队深入脱贫户向大忠的家中,跟拍其种植中药材、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等,通过镜头记录下老向如何脱贫奔小康、有新房居住、有新产业致富、子女就学有保障……这些,都是两会热议的话题。采访团队找准角度,从小切口出发,呈现的正是2020年重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除此之外,为了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生动性,除了进行实景拍摄,采访团队还在后期制作中加入了MG动画辅助,最终呈现出的作品在两会闭幕的众多报道中让人眼前一亮。

通过扎实的采访和精心的后期制作,将脱贫户的变化和期待娓娓道来。该短视频发布的同时,还推出了微电影海报。采访团队力求精益求精,用充满烟火气和幸福感的视频呈现方式,引发受众共鸣。短视频发出后,仅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的访问量就超过500万+,在朋友圈引起刷屏之势,成为重庆两会期间的爆款作品。

由此可见,短视频作为一种新方式,能让时政新闻换副面孔,增强与受众的贴近性,让“硬”新闻落地,实现流量和正能量传播的双赢。

(四)不断创新,抢占新的舆论场

短视频可为主流媒体赋能已成为一种共识,要保持影响力,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是重要手段之一。

1.形式创新。2018年12月30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短视频《这份答卷我写了许久只为你回眸一“效”》,用3分30秒将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等关键点,通过小切口,以“答卷”为线索,让受众回眸看效果,以此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答题人”为之所作的努力。该作品实现了形式创新,以办公桌为背景,铁路轨道在书本间穿行、果园港“拔地而起”、人体3D打印等智能化成果在电脑键盘上炫酷呈现。主创团队运用实拍结合ae插件element3d、c4d建模、MG动画、mocha跟踪等影视后期包装技术,模拟还原场景,并通过模拟实拍场景,准备素材道具,利用虚拟与实景结合,打造AR体验。同时配以数据、音效等,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趣味性和亲和力。

2.内容创新。除了技术为作品赋能,实现形式创新外,在主打温情牌的作品中,内容创新同样让人出其不意,在感慨之余有所思、有所得。五四青年节,既是一个属于青年们的节日,也是回望青春时代的情感节点。华龙网在五四青年节重点策划中,推出《微视频丨来跟青年时的自己聊一聊》,该视频策划之初就颇具创意:如果踏上时光机,你想对年轻的自己说点什么?短视频呈现了矍铄老人、创业青年、患癌学生的故事,深度挖掘他们青春故事的闪光点和情感代入点,透过三位人物在青年时期的坚持、收获、遗憾,展现出奋斗路上的不易与闪闪发光的梦想。作品发布后,被腾讯、大众网、齐鲁网等多家媒体转载,并在朋友圈引起大量转发评论。可见,内容创新对于短视频传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隐藏着短视频从浅表到深度的发展机会。

四、主流媒体如何弥补在短视频领域的不足

(一)注重培养“网感”,提升传播质效

“网感” 是指使用互联网语言营造出与网友平等交流的氛围。以往,主流媒体长期给人严肃的刻板印象,想要实现在短视频平台的良好传播,必须主动探索出适应短视频语境、调动新闻短视频“网感”的路径[9]。同时,主流媒体在进行短视频内容生产时,必须遵循新的传播规律。比如借助平台的互动功能,技术的创新玩法,打造有“网感”的作品,将高大上的“硬”内容“软”着陆。

(二)坚持内容为王,打造媒体品牌

网络时代,虽信息海量,但优质内容依然稀缺。打造内容精品仍是主流媒体不断增强媒体影响力的重要一环,是其能否在短视频市场竞争中成功突围的关键。具体来说,短视频作品在价值取向上应把握“内容+主流价值”趋势,避免一味满足受众的娱乐化需求;表达形式上,应注重利用小而美的形式,適当发布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作品;打造精品短视频专栏,塑造媒体自身品牌,避免内容同质化;相关从业者应不断践行“四力”,多走多听多问,挖掘优质线索,在报道的广度、深度上下功夫。

(三)不断拓展平台,打造正能量传播阵地

主流媒体具有很好的平台优势,以及长期积累的受众基础和公信力,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使命担当不曾改变。小屏时代,应积极打造自身平台,拓展传播矩阵;借助已经成熟的短视频平台扩大影响力;在传播形态方面,借助AI、VR 等新技术为内容赋能,在生产模式上实现“PGC+UGC”双向发力。

(四)结合实际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主流媒体有从事内容生产的人才储备,应加快已有人才的转型,在日常工作中为人才提供跨界发展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其参与全媒体创作,培养复合型融媒体人才。同时,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制定符合新媒体实际发展的人才引进标准,注重对高技术专业人才的引进。

五、结语

5G时代,短视频新闻将是大多数主流媒体耕耘的重要方向。过去以文字和深度报道见长的主流媒体,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自身优势创新新闻生产,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扬长避短,抢占主流舆论场,是亟须发力和突破的关键。主流媒体应不断加强对传播新趋势的洞察,摒弃严肃的宣教式口吻,培养作品的“网感”,同时担当起守正创新的使命。这既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也是其迎接新挑战的应对之策。

参考文献:

[1] 王晓红,包圆圆,吕强.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观察[J].中国编辑,2015(03):7-12.

[2] 赵昱,王勇泽.短视频的传播现状分析[J].数字传媒研究,2015,32(05):54-58.

[3]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 OL].CNNIC,http://www.cac.gov.cn/2021-02/03/ c_1613923423079314.htm,2021-02-03.

[4] 张易昔.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政治传播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新闻爱好者,2021(04):43-45.

[5] 胡泳,张月朦.互联网内容走向何方?——从UGC、PGC到业余的专业化[J].新闻记者,2016(08):21-25.

[6] 刘倩.传统媒体短视频新闻发展探析[J].视听,2017(10):13-14.

[7] “站在天安门上想问题,站在田间地头找感觉”277名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进京“充电”记[EB/OL].法制日报,http://www.npc.gov.cn/zgrdw/npc/xinwen/ dbgz/2018-05/15/content_2054695.htm,2018-05-15.

[8]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EB/OL].中国记协网,http://www.zgjx.cn/2020-10/13/c_138975277_6.htm,2020-10-13.

[9] 王卫明,嵇健.融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的短视频传播策略[J].现代视听,2019(12):14-17.

作者简介:李袅(1985—),女,安徽巢湖人,本科,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主流媒体短视频融合发展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做好涉恐报道:媒体如何设置议程
主流媒体互联网思维的现状与实现路径探讨
打造医院里的“主流媒体”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主流媒体如何在“反转新闻”中当好定音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