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2021-09-10黄贵武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养小学

黄贵武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信息技术课程进行研究,这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养;策略

前言:近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展开。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十分单一和僵化。教师习惯于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太重视。在新形势下,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各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

在小学课程教学体系中,信息技术课程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比较高。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相关知识更新迅速,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部分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性不强。他们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是半途而废的僧侣,完全依靠个人想象,不能体现其科学性和规范性。有的教师确实是从专业师范院校毕业的,但毕业后马上就去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更新知识、提高能力。久而久之,必然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是对装备技术要求较高的學科之一。这不是一门只用粉笔和黑板就能完成的课程。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很多学校在购买信息技术设备的过程中受到很大的限制。正所谓“巧妇无米不成饭”,尤其适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没有足够的信息设备支撑,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困难,整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述

当今社会,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一个人对信息的敏感反应。信息意识越强,对信息的敏感度越深。随着对信息的敏锐感知,为了捕捉、分析、判断、吸收信息的过程就显得更加容易。二是信息能力。信息能力也是信息素养的关键。利用强大的信息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选择最佳的信息处理方式。第三,信息理论的培养也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各种相应的道德问题频频发生。信息技术经常被不法分子进行利用来侵犯个人的权益。只有具备较强的信息伦理素养,这些问题才能在未来的网络世界中得到最小化和避免。信息道德对于信息社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喜欢新奇有趣的东西,他们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记忆效果。小学生的身心水平让他们往往只对有趣的东西产生兴趣。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理论知识难以理解的习题,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因为电脑游戏非常有趣,互动性和挑战性,它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合理的引入游戏环节,但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而是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从而让他们更好的学习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和优化教学场景,借助美丽事物的展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产生探究性学习的动机。我们要积极探索一些新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研究型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积极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策略

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只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对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培养都进行略过。没有进行实践操作,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就变成了空谈。每一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应该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沉浸式的教学氛围。对于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来说,信息技术课程过于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只是简单进行讲述式授课,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将会降低,信息素养的提高也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教师应讲练结合,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挖掘出生活中的元素,将抽象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转化为生动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的过程。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提不起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很不利。只有小学生对这门课程自发的感兴趣,对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培训才能落到实处,也才能让他们真正内化和吸收信息技术知识。对于感性知识大于理性知识的小学生来说,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例如,教师在讲授《画报》一章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用计算机制作黑板报。在这项任务中,老师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寻找一个主题,在这个主题下,电子黑板报成立了。大多数小学生都能创办黑板报,但有一些人他们很少接触电子黑板报,这时候教师就需要进行引导和帮助。通过这种引导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和提高信息素养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尽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将实际案例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立发现问题,尽量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显然,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精髓,也是教师不断追求的教学领域。

总结: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都应该熟悉信息素养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状态下提高信息素养。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仅是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是通过接触和理解计算机,增强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应用过程中的信息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达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成小兵. 中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J]. 新课程·下旬, 2019(8).

[2]陈宁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25):27.

[3]李虎成. 浅谈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4):239-240.

(作者单位:万宁市后安镇安坡小学,海南   万宁   571525)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养小学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