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策略
2021-09-10黄正明
黄正明
摘要:《三字经》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充分说明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更重要的还是家长的责任,因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近几年来,虽然家校共育在城市学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数家长文化水平比较低或外出务工等因素,缺乏对子女最基本的家庭教育,导致了家校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家校共育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本文就以广南县坝美镇八达小学为例,分析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现状;有效策略
广南县坝美镇八达小学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州东北部,广南县的北部,学校75.6%的学生为壮族,有24.4%的学生是汉族、苗族和瑶族。由于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多数家长一味让孩子有更好的物质条件,双双外出务工,加之多数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教育观念落后,因而对孩子的教育感到茫然,导致家庭教育缺失,难以巩固学校教育效果。本文从学校与家庭的双向沟通入手,寻找有效策略,从而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最终得到素质教育的提升。
一、當前我校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子女教育认识上的缺位
我校在开展家校共育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家长对子女教育认识上的缺位。很多留守儿童家长都是一些家庭条件相对落后,文化水平较低的群体,他们多数人都有这样片面的认识,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以自己不在孩子身边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为理由,没有做到家长要承担家庭教育的职责。虽有少数关心孩子学习情况的家长,但他们只是关注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问题。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读书无用,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孩子上不上大学无所谓,与其投入金钱和时间辛苦读书,不如早点出来打工为家庭减轻负担。
(二)家校共育内容单一,目的不明确
家访是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径。我校家访多以了解留守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在家的具体表现,以便开展相关的关怀工作,缺乏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问题、教育教学策略等更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也就是说,虽然家校都已经了解到学生存在德育缺失、学习习惯差、学习内驱力不足等方面的成因,但是双方都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去解决相关问题,最终导致家校合作发展为“治标不治本”的表面问题,内在问题并未有效得到改善。
(三)家校沟通有待加强
虽然学校的一切工作重心都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来开展,但是仅仅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没有家长家庭教育的配合,那对留守学生教育的效果是非常不利。当前,虽然我校家校沟通的方式很多,如学校通过调查问卷、家访、家长会、班级微信工作群等,但是由于留守儿童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意识以及文化层次等方面的因素,极不重视也不乐意和学校进行全面沟通,所以家校共育之间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可有些家长偏偏给孩子买手机,让孩子偷偷带进校园。于是,孩子背地里玩手机,没有心思上课,沉迷于手机游戏,当老师发现没收其手机时,家长却跑来学校闹了,说老师私自没收了学生的手机,侵犯了孩子的隐私。
二、我校今后家校共育的有效对策
(一)做好学校顶层设计,完善教师、学生的评价机制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修改完善学校当前以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单一的评价尺度,完善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将工作重心引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指导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素质的高低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非常大。我校留守儿童父母多数长年在外务工,和孩子聚少离多,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也错过对孩子成长过程的陪伴与教育。因此,作为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打破教师和家长的时空距离,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向留守儿童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意识,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也建议家长在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条件上,多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体谅自己的不容易,真正让孩子体会到爱,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求。
(三)家校共育的目的要明确,有针对性
改变家校共育仅仅停留在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和学生在家表现,要以学生的德育问题为导向,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策略,做到“标本兼治”,形成家校强有力的教育合力,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最完备的教育是二者的结合。”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更加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强对家校共育的认识与实践探索,同时也希望家长、社会协同配合,努力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