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效对话的策略

2021-09-10李明明

红豆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措施方法对话教学语文阅读

李明明

【摘要】在人们的平常生活中,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有效对话。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必然要与“对话”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对话教学”。本文主要探究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与对话相结合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语文阅读;对话教学;措施方法

一、引言

在人们的平常生活中,人们之间想法的交流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进行,以此在交流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实现有效对话。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必然要与“对话”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对话教学”。总结之前的教育方法,通过对话方式进行文化知识的传递一直都存在,然而,由于处在非对话教学时代,对话仅仅成了一种教学的艺术,但是并没有发展成为教学的核心方式,也没有被纳入到教学方法中。特别是在小学的语文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有文学底蕴的语文课却被抄生字替代;传递内心真情实感的作文时间,反而变成了模式化的模仿课。本身附有有趣文化内涵的的语文课变得无乏味,学生们也感觉不到语文的魅力。在语文课堂上,应该拥有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平等的对话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观点的相处方式,如何才能实现这样的教学,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对话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办法

在语文的新课标明确提出,在新教学模式下的建议:在教学的课堂上,文化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人,教学内容的传递需要在平等的探讨和讨论下展开。因此,新课标的建议也为教师采取对话式教学提供了方向,而在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开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以及改进的方向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保持师生对话的平等性。要保证在对话过程中,做到投入、参与、互惠的这三方面的内容,才能有利于平等对话的继续开展。其中,无论之前的引导着教师还是课堂内容的参与者学生,此时都是教学课堂的主体。为了实现真实的平等对话,老师就要修正自己的心态,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与在课堂对话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主动的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让学生有更多表现的机会。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所表现出的情感要真实、真诚,并且具有积极向上的引导作用,给学生做好示范,并且烘托一个良好的对话氛围。

2.营造师生互动的场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也是必须的,所以,小学语文如果采用对话的教学方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创造适合学生讨论问题的环境,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互交谈、交流。

三、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实践

1.创设氛围,激发对话诉求。在教学课堂上,通过对学生状态的了解,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课堂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同样,在期间要保护学生的尊严,从而有效的的让学生更勇于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对话中。注意面部表情,以及身体语言透露出的信息。教师这两点可以传递出教师的情绪、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学生能够敏锐的捕捉到老师的情绪,来调节自己的心情、状态。

2.找准话题,搭建对话平台。许多教师片面地把对话教学理解为师生之间的问答。因此,在学生思考时,老师迫不及待的提问,就会打乱学生的思考思路,同时还会让学生产生紧张的心理,导致学生“被迫招供”。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寻找合适的话题,建立一个良好的平台,开始与学生和文本开展对话。教师在选题时应注意选题的广泛性、科学性和争议探讨性。

3.关注评价,发挥对话实效。对话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的原因在于,它关注学生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生的观察视角上,被观察到的事物是多样的、开放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学生的评价方面应该有相对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在教学的过程中,评价的角度可以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内部互相评价和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在自我评价时,可以由老师进行指导,明确自我评价的内容和角度,之后,再由小组之间进行评价。这两项完成后,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来评价他们。

四、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实践

我们每个中中华儿女都能朗诵《锄禾》这首诗,下面我们就以这首诗作为接下来的讲解内容,来进一步阐释对话教学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整首诗内容,是在向我们传递粮食的来之不,其中包含了酷暑中,农民辛劳耕作的场景,形象的描述了粮食是辛勤劳动的成果。为了让学生在这首诗的学习中通过与老师的对话来理解这首诗的意义,他们也可以通过这首诗的学习得到思想上的启发。在这首诗的叙述中,老师设置了以下问题:“读了这首诗后,你能谈谈你对农民伯伯种粮食的理解吗?”根据学生们的讨论,老师进一步对这首诗进行了解读和总结,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不足,形成正确的理解。

紧接着,老师要说:“大脚通过这首诗,在内心最有感触的是什么呀?”先让同学们自己思考,然后空出时间,让同学们展开探讨。这样,既培养了同学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通過讨论,领略到别人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两次的思考,能够让同学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进而,可以使同学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有一个提高。在新课标的指导建议中,也明确指出了在语文课堂上要提高对平等对话的认识,目前“对话”可以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学的一种时代精神,继而取代过去的“传话”教学模式。

结束语: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感知中国语言艺术的能力,领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整个过程是一个需要用心感受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要根据新教学标准的建议,在教学对话教学是一种有效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和情感生命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角色转变,利用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王小燕.让言语和精神同构共生——浅谈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2(12):76.

猜你喜欢

措施方法对话教学语文阅读
浅谈幼儿园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对话教学使课堂更精彩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对话教学
初中物理课堂如何开展激趣教学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举措探讨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
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问题
阅读反思: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视角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阐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