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创新实践研究

2021-09-10牟鹏飞

红豆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党员发展工作创新高职院校

牟鹏飞

【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工作也需要新的方法和途径,明确党员发展工作基础建设的急需性和迫切性,寻找工作的切入点,强化队伍建设,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创新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创新

引言: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形式上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工作流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今的党建需要,要求院校要不断的创新与优化,以良好的制度建立為党筛选优秀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以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工作的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展开阐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创新实践进行探讨。

一、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工作的现状分析

1.对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部分高职院校中,院校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上,以此形成独特的办学风格,提升招生率和学生毕业就业率。但是对于党建工作认识却始终重视不起来,对于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更是缺少规划。另外,高职院校在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时,发展形式上表现出形式化和表面化的现象,对于党员工作的指标要求过于随意,缺乏量化指标。在发展党员工作的流程上有时不能很好的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出现盲目性的工作弊端,这一系列的表现都体现出了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发展学生党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在具体的发展党员工作落实上大打折扣。

2.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中存在问题。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程序中仍然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当前一些学生党支部的工作缺少严格的规划和组织构建,缺乏执行力,组织推优和考察过程缺乏监督,缺乏工作记录。另外,党支部对于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培养不到位,导致学生党员意识不到工作的严肃性。通过党员发展工作的支部大会组织也难以体现严谨、认真的态度,甚至出现必要发展程序丢失的严重现象。在高职院校的党员工作实践中,党建工作过于重视发展,而忽视了对党员的培养,出现党员工作上的倾向性问题,尤其是针对党员的后期教育和培养,缺乏基本的重视,对预备党员和正在实习阶段的学生党员、毕业生流动党员没有进一步的跟踪考察,导致部分学生党员出现入党后党性和修养倒退的现象[1]。

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队伍力量较为薄弱,未形成党员发展和培养的合力随着高职院校发展党员数量的逐年增加,党务工作队伍的薄弱成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创新的阻碍之一。很多院校在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方面不到位,一些关键的党员职位存在空缺,尤其是学生党支部书记的职位,大多数由职业院校的辅导员来担任,导致其不仅要担任起教学任务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还要将精力投入到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和创新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学生党员的日常教育和指导。

3.学生本身和学制的特点限制。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在文化素养方面就存在一定的欠缺,对于文化理论或者思想理论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反而更加趋向于实践性知识学习,学生的实用性观念较强,学生的这一主观意识和高职院校的学制特点严重限制了学生党员管理教育工作的发展的空间。在学生党员中,通常的表现为入党前的积极,入党后的懈怠,党员组织纪律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巩固,对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缺乏深刻的理解。再加上高职院校的学制限制,很多学生大二后就开始进入有校外实习阶段,学生在校时间紧张,导致院校对学生党员的预备期教育、培养存在表象化现象,[2]。学生党员后续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出现脱节的情况,急需建立创新型的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机制。

构建高职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证机制的重要性在高职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不管是校方还是相关党务工作者,要切实增强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参与到党员自我建设和发展工作中,来充分保障党员工作质量。努力将个人品德素养和专业知识学习优秀的学生吸引、凝聚到党组织当中,部分承担起高校党组织建设和优化的责任与使命。不管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高等院校,都是为社会以及国家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优秀人才的主要阵地。

二、确保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创新实践研究

1.优化高职学生党员的培养路径。高职院校学生的党员发展要强调工作的重心,以低年级的学生作为党员工作建设的关键主体,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的工作落实机制,对学生进行择优选择、做到积极发现、积极培养、积极使用的工作原则,促进高职学生党员工作迈入新的阶段。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实践,让学生在保障党员工作展开的前提下,始终保持党性修养的先进性。另外,学生党支部要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开展党员公示制度,在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上多反面的做好管理工作,促使学生党员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广大学生群众利益的践行者[4]。

2.提升高职院校对发展党员工作的认知。在学生党员工作发展实践中,学校和相关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加大对党员工作的宣传力度,发挥出院校的党建模范、示范等带头作用,意识到高职院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的积极意义,将党建工作的推动进程,纳入到教学评比中,改善传统的只重视教学效率和学校发展的做法和理念,带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积极性。

3.加强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在学生党员工作的开展中,院校首先要强化教师党员的工作能力建设,提升其基本的党史理论知识和对学生的指导能力,对党建工作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激励和保障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党员学生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参与党建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学生的素质提升,实现校园党建文化建设,塑造以党性为核心的学生精神[5]。

结束语:总而言之,学生党员发展和创新工作是高职院校中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院校现代化人才培养的有力保证。因此,高职院校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拓宽新时期加强学生党员工作的方向和思路,促进学生党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建霞.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创新探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2):35-37.

[2]朱其志,董亚青,尤明珍.基于素质测评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发展创新实践[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7(11):39-40.

猜你喜欢

党员发展工作创新高职院校
关于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
用“积分制”党员发展模式严把党员“入口关”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实践
媒体融合下广播电台编辑工作创新研究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党员发展工作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