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治疗肛裂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1-09-10李正赋谢冰
李正赋 谢冰
摘要:目的:对于肛裂手术治疗方案,分析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4~2021.7月收治的肛裂手术患者(n=50)。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25,肛裂切除术)和实验组(n=25,纵切横缝术)。分析观察两组手术治疗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低、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均对肛裂疾病有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但后者手术安全性高,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关键词:肛裂;肛裂切除术;纵切横缝术;应用效果
肛裂是临床肛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是一种慢性、感染性溃疡疾病,会逐渐侵袭患者的肛管皮肤,若未能及时加以治疗,会加重病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疗法和手术干预两种,但考虑药物起效慢、副作用较多、再加上创面呈纤维化,故而保守药物治疗疗效并不理想,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对于肛裂手术治疗方案,分析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的应用效果差异,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4~2021.7月收治的肛裂手术患者(n=50),根据手术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男女各有14例和11例,各占比56.00%和44.00%VS实验组男女各有15例和10例,各占比60.00%和40.00%。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7.29±5.28)岁VS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37.32±5.25)岁。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6.29±0.27)月VS实验组症状持续时间(6.34±0.32)月。所有患者的各项资料对比后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常规禁水、进食进行指标,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对肠道进行清洁和消毒,麻醉方式和体位一致,均为截石位,对肛周进行神经阻滞麻醉。
对照组:手指沿肛门齿状线顺肛裂裂口中央至肛门外缘1cm处进行扩肛,同时使用手术器械切除患者肥大肛乳头或痔疮,无菌条件下切除将溃疡组织完全清除,创口平面保持平整,使用凡士林进行纱布填塞止血。
实验组:肛门齿状线顺肛裂裂口中央至肛门外缘,将切口向左后进行牵拉,呈现倒三角形状,将三角底边与其相邻的皮肤进行横向缝合,注意保持對称,缝合由外向内缝合,切口下部作引流口,术后进行常规填塞止血。
1.3观察指标
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症状,0~1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术后疼痛越重。另外还要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统计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归纳整理,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用2,表示为(%),研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表示为( ),软件数据检验结果若显示P<0.05,表示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和价值。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治疗方案应用效果差异比较
两组术后疼痛评分比较,对照组(3.43±1.29)分VS实验组(1.25±1.16)分,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低(t=6.283,p<0.05)。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对照组(3.46±1.28)d VS(2.34±0.39)d,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低(t=4.185,p<0.05)。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术后发生创面感染2例,创面血肿、肛门狭窄、排便急迫感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5/25),实验组术后发生创面血肿1例、肛门狭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0%(2/2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实验组显著较低(x2=5.980,P<0.05)。
3.讨论
对于肛裂疾病,手术治疗主要以解除患者肛门括约肌痉挛、恢复肛管供血及降低肛管高张力为主,肛裂切除术为开放术式,术后极易导致出血情况,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而纵切横缝术能有效祛除肛管创面、皮赘等,且手术能减少缝合组织张力,有助于减少创伤,能降低术后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此外该手术创伤小,能促进术后创面恢复,缝合边缘牢固整齐,缝合效果值得肯定,能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2-3]。研究结果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疼痛评分低、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充分肯定该手术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肛裂切除术与纵切横缝术均对肛裂疾病有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但后者手术安全性高,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左志远. 比较纵切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与开放式侧位肛裂切除术治疗老年肛裂患者的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 v.26(02):104-106.
[2]陆新建. 改良纵切横缝术应用于慢性肛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73):9294.
[3]陈益家. 纵切横缝术治疗老年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研究, 2020, 028(001):P.135-136.